本文目录一览

1,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的收费标准

根据项目投资大小,和编制难易程度收费。
要看项目大小还有难易程度,像公路带这种上百万都有的

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的收费标准

2,什么项目的洪评报告需要水下地形测量

涉水桥梁项目的洪评报告需要水下地形测量。在工程可行研究阶段,建议组成专家小组审定桥梁通航及布跨尺度要求。这个专门小组可由7人组成,其中分别由航道海事防洪等涉水主管部门委派2人,桥梁工程设计建设等单位委派2人,发改部门再聘请与项目无利益关系的不同行业专家3人,共同根据通航标准论证结果和桥梁设计初步研究方案进行专项论证,广泛听取双方意见并表决形成结论,以此作为桥梁通航布跨合理尺度要求,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方案设计研究的依据。  在初步设计方案评审论证完成后,再交由交通运输部对桥梁通航问题进行批复,对初步设计推荐的实施方案作出最终的审查和备案。这样,既为方案设计优化预留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又有效控制了最终结果,将矛盾的双方转化为协调统一。  综上所述,涉水通航的江河湖海,桥梁跨度的合理选择与布置,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技术问题。跨度过大,不仅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为桥梁结构本身增加技术难度和使用风险;跨度过小,不仅会制约航道运输业的长远发展,还会使船桥相撞事故频发和水上管理困难,并且危及大桥的自身安全。

什么项目的洪评报告需要水下地形测量

3,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什么资质

需要,这个有个河道管理的规范(试行)只要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都需要评价,河道管理有个范围,河堤外多少米是管理范围根据河道规模定 ...需要! ...

编制防洪影响评价报告需要什么资质

4,防洪评价报告

涉河建设方案及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资质要求《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由《涉河建设方案》和《防洪评价报告》两大部分组成。1. 涉河建设方案《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 中的涉河建设方案原文引用项目设计单位的设计报告,无实质性修改或者补充的,可在《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 中只署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单位名, 不署设计单位名,但须注明涉河建设方案从何单位何著作中引用。 如果主体工程设计报告对涉河部分的建设方案标注不清、 情况不明,防洪评价单位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细化涉河建设方案, 从而在《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中对设计报告中的涉河建设方案有补充或者有修改的,应当由原设计单位对涉河建设方案进行补充或者修改, 在《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报告》 中应当署设计单位和防洪评价单位两家单位的名字。2. 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资格和等级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试行)》(办建管 [2004]109 号)规定:“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重庆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的通知(渝府发 [2003]23) 规定:“建设项目的行洪与河势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其中,长江、嘉陵江、乌江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市级审批权限以上的建设项目, 其行洪与河势影响评价报告应由乙级以上水利水电勘察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 ”由于国家目前尚无明确规定, 根据我市具体情况, 在国家和市政府未对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资格作出明确规定前, 在我市辖区内防洪评价报告编制资格暂按以下规定执行:市级审批权限的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其防洪评价报告由乙级以上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或者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乙级以上资质单位编制。参考资料:防洪评价

5,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编制阶段下面哪些条件是应该具备的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图编制阶段,应该具备的以下4个条件:1.初步设计批复2.地勘报告(详勘)3.跨河桥(如有)洪评报告(通过审查)4.会签后的管线设计综合图

6,防洪评价报告审查要点共篇

防洪评价报告审批要点:一、法律依据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七条 建设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道路、渡口、管道、缆线、取水、排水等工程设施,应当符合防洪标准、岸线规划、航运要求和其他技术要求,不得危害堤防安全、影响河势稳定、妨碍行洪畅通;其工程建设方案未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前述防洪要求审查同意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第三十三条在洪泛区、蓄滞洪区内建设非防洪建设项目,应当就洪水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建设项目对防洪可能产生的影响作出评价,编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提出防御措施。洪水影响评价报告未经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在蓄滞洪区内建设的油田、铁路、公路、矿山、电厂、电信设施和管道,其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建设单位自行安排的防洪避洪方案。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其防洪工程设施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验收。  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平顶式结构。 2.【部门规章】《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 》(1992年4月3日,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国家计委发布)第五条 建设单位编制立项文件时必须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以下文件:  (1)申请书;  (2)建设项目所依据的文件;  (3)建设项目涉及河道与防洪部分的初步方案;  (4)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情况及该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  (5)说明建设项目对河势变化、堤防安全,河道行洪、河水水质的影响以及拟采取的补救措施。  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还应编制更详尽的防洪评价报告。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未列入国家基建计划的各种建筑物,应在申办建设许可证前向河道主管机关提出申请。3.【水利部规范性文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办建管[2004]109号)二、许可条件(一)符合相关区域防洪规划、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规划、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河流治理规划等规划要求;(二)符合洪水调度安排,满足防御洪水方案、洪水调度方案和相关防洪应急预案等要求;(三)符合建设项目防洪安全等级等与防洪有关的技术标准等要求;(四)对河流岸线、河势稳定、水流形态、冲刷淤积、行洪排涝等无不利影响,或者虽有影响但采取措施后可以达到防洪要求;(五)对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整体布局、防洪工程的安全、蓄滞洪区的运用以及防汛抢险等无不利影响,或者虽有影响但采取措施后可以达到防洪要求;(六)建设项目应对洪水的淹没、冲刷等影响以及长期维修养护的措施能够满足自身防洪安全要求;(七)洪水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评价方法正确,消除或者减轻洪水影响的措施合理可行;(八)满足当地具体条件的防洪减灾其他规定和要求。三、申办资料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查申请书(原件3份加纸质版)《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原件6份)四、办理程序受理:审核受理材料是否齐全审查:对受理事项进行审查审批:对通过审查的事项进行审批办结:校对批文,通知领取参考资料来源:防洪影响评价

7,市政工程桥梁工程关键工序有哪些

流程:第一,项目前期手续。前期包括设计方案、环评、、交评、水保、洪评、地灾评估等,根据项目内容的不同前期手续不尽相同,但最后项目落地就是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得到发改委批复。一般情况下首先做设计方案,如果觉得设计方案肯定获得批复就可同时开始做水保、环评、洪评报告。设计方案没通过就要开专家会,开完会修改方案。一次不行两次,次数貌似不限。可研如果着急批复,就写“项目建设必要性及紧迫性的说明材料”报到市长办公会。第二,工程招标。流程:招文编制;发标;回标;开标;定标;合同签订开完会开专家评审会。第三,招监理。负责工程监督和安全什么的,工程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找监理。这个也是开会、评审。第四,进地开工。建设过程中监督检查,乙方有责任日报进度什么的。第五,竣工验收。
公路工程中的桥梁荷载较大,桥梁的强度要求往往更高,施工技术难度更大工艺要求高,而作为市政工程它往往更多的追求的是美观,由于市政道路桥梁的荷载相对较小,行驶的都是轻型车辆,施工工艺并没有公路那么高,但并不是说市政工程强度不高不结实,而是没必要,荷载不大而已

8,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写要求

原发布者:09nike23洪水影响评价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36238301本篇主要内容参照洪水影响评价的相关要求编写,并补充雨水排除相关内容。2“总则”章节:“评价范围”部分,铁路、公路干线、卫星城、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住宅区、小城镇、大型骨干企业、重大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涉及的区域,主要由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流域、雨水排除区域和洪水可能影响的建设项目区域确定,评价时段包括施工期和运行期。3“洪水影响分析计算”章节:“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分析计算”部分补充完善以下内容。(1)开展“雨水排除影响分析计算”。雨水排除接入区域雨水管网的建设项目,说明雨水管网的分布情况、排水能力和排水去向,计算建设项目对径流系数、产汇流及区域排水的影响。并附相关管网企业证明材料。(2)开展“流域行洪影响分析计算”。改变区域产汇流特性的建设项目,计算建设项目对区域入河排水总量、洪峰流量、排水过程及河道行洪过程的影响。(3)“灌溉(供水)与排涝影响分析计算”部分,计算范围在原有“影响洪泛区、蓄滞洪区内排涝、灌溉(供水)水(渠)系的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扩大到“项目建设可能引起现有排涝设施附近内、外水位较大变化的建设项目”。(4)开展“内涝分析计算”。受内涝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开展设计暴雨条件下,建设项目的受影响范围、水深、历时和损失等。4“建设项目对防洪的影响评价”章节:(1)“法规规划适应性评价”部分,评价建设项目对相关规划实施的影响时,重点分析项目建设对有关水利规划的实施是否
保监22号文 采纳我的答案吧。。

9,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原发布者:h_wulin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最新)1总则1.1依据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下简称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洪评价,编制防洪评价报告。为适应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工作的需要,规范编制方法,保证编制质量,特制订本导则。1.2本导则适用于全国河道管理范围内大、中型及对防洪有较大影响的小型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1.3防洪评价报告应在建设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后、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批准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编制单位进行编制。1.4评价报告内容应能满足《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审查内容的要求,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概述  2基本情况  3河道演变  4防洪评价计算  5防洪综合评价  6防治与补救措施 1.5防洪评价报告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应使用最新数据,并具有可靠性、合理性和一致性,水文资料要经相关水文部门认可。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缺乏基础资料时,建设单位应根据防洪评价需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水文等部门进行基础资料的测量和收集。1.6在编制防洪评价报告时,应根据流域或所在地区的河道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手段和技术路线。对防洪可能有较大影响、所在河段有重要防洪任务或重要防洪工程的建设项目,应进行专题研究(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或其它试验等)。1.7在防洪评价工作中除执行本导则外涉及其它专业
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参考目录1 概述1.1项目背景1.2评价依据1.3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2 基本情况2.1 建设项目概况2.2 河道基本情况2.3 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2.4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3 河道演变3.1 河道历史演变概况3.2 河道近期演变分析3.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4 防洪评价计算4.1 水文分析计算4.2 壅水分析计算4.3 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4.4 河势影响分析计算4.5 排涝影响计算(如有)4.6 其它有关计算(如有)(专题研究如有可另附)5 防洪综合评价5.1 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5.2 与现有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5.3 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5.4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5.5 对现有防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及其它水利工程与设施影响分析5.6 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5.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5.8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6 工程影响防治措施与工程量估算7 结论与建议

10,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的综合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所在河段的防洪任务与防洪要求、防洪工程与河道整治工程布局及其它国民经济设施的分布情况等,以及河道演变分析成果、防洪评价计算或试验研究结果,对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进行综合评价。防洪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有:1 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2 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的影响分析;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及其它水利工程和设施的影响分析;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8 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6.1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项目建设与有关规划的关系及影响分析应包括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有关水利规划关系分析和项目建设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6. 1. 1 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有关水利规划关系分析简述建设项目与所在河段的综合规划及防洪规划、治导线规划、岸线规划、河道(口)整治规划等水利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有关水利规划的总体要求与整治目标。6. 1. 2 项目建设对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分析项目建设对有关水利规划的实施是否产生不利的影响,是否会增加规划实施的难度。6.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防洪防凌标准、有关技术和管理要求根据建设项目设计所采用的洪水标准、结构型式及工程布置,分析项目的建设是否符合所在河段的防洪防凌标准及有关技术要求,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水利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6.3 项目建设对河道泄洪影响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壅水计算或试验结果,分析工程对河道行洪安全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对施工方案占用河道过水断面的建设项目,还需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及工期的安排,分析工程施工对河道泄洪能力的影响。6.4 项目建设对河势稳定影响分析6. 4. 1根据数学模型计算和(或)物理模型试验结果,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综合分析工程对河势稳定的影响。主要内容应包括:1 分析项目实施后总体流态和工程影响区域局部流态的变化趋势;2 对分汊河段,应分析项目建设是否会引起各汊道分流比、分沙比的变化;3 通过各代表断面和代表垂线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的统计分析成果,分析项目建设对总体河势和局部河势稳定有无明显的不利影响;4 结合河道冲淤变化的计算或试验成果,评价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河势的稳定;5 对工程施工临时建筑物可能影响河势稳定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有关计算或试验成果,分析工程施工期对河势稳定的影响;6. 4. 2 对河势稳定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可结合河道演变分析成果或采用类比分析的方法,做定性分析。6.5 项目建设对堤防、护岸和其它水利工程及设施的影响分析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对其影响范围内的各类水利工程与设施的安全和运行所带来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1 根据工程影响范围内堤防近岸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堤脚或岸坡冲刷的影响;2 根据护岸工程近岸流速、流向的变化情况,分析项目建设对已建护岸工程稳定的影响;3 对可能影响现有防洪工程安全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渗透稳定复核、结构安全复核、抗滑稳定安全复核等计算结果,进行影响分析;4 对临近水文观测断面和观测设施的建设项目,应分析对测报、水文资料的连续性和代表性的影响,以及对观测设施的安全运行影响;5 对可能影响现有引水、排涝设施引排能力的建设项目,应根据有关计算结果,分析项目建设对引水、排涝的影响;6 对其它水利设施的影响分析。6.6 项目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对跨堤、临堤以及需临时占用防汛抢险道路或与防汛抢险道路交叉的建设项目,应进行防汛抢险影响分析。其主要内容应包括:1 根据建设项目跨堤、临堤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断面结构及主要设计尺寸,分析是否会影响汛期的防汛抢险车辆、物资及人员的正常通行;2 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平面布置、施工交通组织及工期安排情况,分析工程施工期对防汛抢险带来的影响;3 分析项目建设是否会影响其它防汛设施(如通讯设施、汛期临时水尺等)的安全运行。6.7 建设项目防御洪涝的设防标准与措施是否适当分析建设项目运行期和施工期的设防标准是否满足现状及规划要求,并对其所采用的防洪、排涝措施是否适当进行分析评价。6.8项目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根据建设项目的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分析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是否影响附近取水口的正常取水、临近码头的正常靠泊等第三人的合法水事权益。

文章TAG:什么洪评报告什么  报告  编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