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湖北恩施州现在归哪里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首府恩施市。面积24111平方千米,人口394万,其中汉族约占45%,土家族约占46%,苗族约占6.5%。春秋时期为古巴国地,1949年设恩施专区,1970年改恩施地区,1983年置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年轻的自治州。1993年4月改现名。属鄂西南山地,有“山原”之称。是湖北省唯一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地区。现在仍然归湖北省管辖啊。
这个我也不清楚啊,你去问别人嘛
属于湖北省啊…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湖北

湖北恩施州现在归哪里

2,利川红椿沟至沙溪的公路改建工程什么时候开工

湖北省S366利川市红椿沟至沙溪段改建工程开工时间 2013-09-01 工程名称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S366利川市红椿沟至沙溪段改建工程 工程地区 : 湖北 状 态 : 立项 工程类别 : 道路桥梁 工程简介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S366利川市红椿沟至沙溪段改建工程项目为全长62.368Km双向双车道二级公路 新增路线长29.374Km 含弯道改善 全线设计速度40km/h 路基宽度8.5m 起于红椿沟 经过洛阳村、管家槽、黄泥塘、马路槽、石门、高源村、观音桥、新阳村、玉河村 终点在沙溪。
其实我也在关心这条路
据说开工了啊
开工了吗?动作也太慢了
你好!开工日期:2013-10-17竣工日期:2014-12-25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利川红椿沟至沙溪的公路改建工程什么时候开工

3,襄阳到利川苏马荡多远

恩施去年就通火车啦。先到襄阳(就是以前的襄樊市,改名字了)随州到襄阳的火车很多,20多列。襄阳到恩施的火车每天只有两列,襄阳到恩施的火车出发时间是凌晨1点15,和早上9点11分。所以在乘坐到襄阳的火车时,必须要赶在这两趟火车开车之前,到襄阳后马上买票到恩施。总共路程596公里,随州到襄樊大概1个半小时,襄阳到恩施大概6小时。
驾车路线:全程约52.0公里起点:利川火车站1.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80米,左转进入南环大道2.沿南环大道行驶280米,右转进入龙船大道3.沿龙船大道行驶1.8公里,过左侧的德克士利川餐厅约22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利北路4.沿利北路行驶3.8公里,进入g3185.沿g318行驶19.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竹园大道6.沿竹园大道行驶970米,过右侧的陈家湾约280米后,直行进入g3187.沿g318行驶16.0公里,直行进入杉王大道8.沿杉王大道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g3189.沿g318行驶10米,右前方转弯10.行驶1.9公里,稍向右转进入谋兴路11.沿谋兴路行驶3.0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苏马荡风景区

襄阳到利川苏马荡多远

4,恩施是属于湖北管吗

湖北利川解放前不属于四川管辖!!!湖北恩施,利川只有在在春秋时属巴国恩施历史沿革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在春秋时属巴国,战国时属楚巫郡。从唐代至宋代,鄂西实行羁縻州县制,从元代至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十三年,鄂西实行“改土归流”,改土司制为流官制,设立施南府,辖六县。民国成立后,废除施南府,各县直属于省。民国4年,属荆州道。民国15年,改为施鹤道,辖七县。民国17年,改为鄂西行政区。民国21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下辖八县。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湖北省政府迁入恩施。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恩施专署,辖八县。1983年12月1日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改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49年设恩施专区,专署驻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巴东、鹤峰、宣恩、来凤、咸丰、利川等8县。 1970年恩施专区改称恩施地区,地区驻恩施县。辖恩施、建始、巴东、鹤峰、宣恩、来凤、咸丰、利川等8县。 1979年撤销来凤县,设立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恩施地区辖7县、1自治县。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利川历史沿革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利川县。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6年废县置利川市,为县级市。
是的。望采纳
就是屯堡乡镇府的哦
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西面和北面邻接重庆市,东临宜昌市,南邻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北接神农架林区。辖恩施、利川两个县级市和巴东、来凤、咸丰、建始、鹤峰、宣恩6个县。

5,利川是哪里

利川在湖北的最西部,属于边陲的一个县级市,我是土生土长的利川人。利川最大的特色就是空气好,温度适宜,有凉城之称。但是在开通高速之前,利川的经济受制于交通的闭塞,大部分人都选择外出打工,现在利川的旅游也发展前景很好
利川市位于湖北省最西部,南邻潇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峡。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平川大坝与山地丘陵镶嵌两岸,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全市平均海拔1100米,总人口84万人,在4602平方公里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以土家、苗族为主体的18个民族。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利川气候独特,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烟叶、草场、水能、风能、天然气、矿产和旅游资源,素有“坝漆之乡”、“黄连之乡”、“水杉之乡”、“纯菜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的美誉。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3种,其中,天然气储量达98.67亿立方米,石膏矿藏量144亿吨,生物礁藏量200万立方米,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31.3万千瓦,风能资源80万千瓦。境内有一个洞——世界容积量最大的溶洞腾龙洞;一座寨——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美的土家古寨鱼木寨;一棵树——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水杉王”;一口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落大水井;一首歌——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并传唱全球登上世界艺术殿堂维也纳大厅的“龙船调”。这里群山叠障,林海莽莽,生态优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最适合人类生存,让人留连忘返。是上天恩赐的宝地,也是急待开发的热土! 利川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建市近二十年来,全市人民以勤劳和智慧改天换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稳步提高,形成了烟叶、能源、医药、建材、食品工业体系,获得了“我最喜爱的中国西部名城”殊荣。如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正在抢抓宜万铁路、利涪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等契机,实施以民营经济为主,推进以工业兴市、项目立市、旅游强市的追赶型发展战略,打造实力利川、活力利川、魅力利川,铸就一个大而强、富而美的中国西部名城。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隅,东接恩施市,南界咸丰县,西南与重庆市黔江、彭水两县相邻,由西至北与重庆市石柱县、万州、云阳、奉节交界。地跨东经108°21′至109°18′,北纬29°42′至30°39′。东西宽92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602平方公里。

6,汶川地震后区域恢复重建的思考

恢复重建要抓“六保” 一是农业生产保面积。坚持“夏粮损失秋粮补、粮油损失经济作物补、种植业损失畜牧业补”的思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确保种植面积。二是畜牧生产保补栏,大力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培植畜牧产品加工企业,提升畜禽产品附加值。三是林业生产保补植补造,积极争取雪折木采伐计划,做好受灾林木采伐、清理和收购工作,挽回经济损失,搞好林业恢复生产的种苗组织。四是基础设施恢复保进度。充实抢修专班力量,分轻重缓急,抓时间,抢进度,城乡基础设施恢复工作有序进行。及时组织抢修专班开赴施工第一线,全力开展抢险恢复。五是受灾群众生活安排保落实。妥善安排因灾转移人员生活,全面落实救助受灾群众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缺粮农民的粮油供应,统筹组织大米、猪肉和油及时发放到城乡灾民和低保对象。六是灾后服务保到位,制定实施方案,抓好农用物资储备、供应和配送,搞好各类科技服务,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保障措施抓“三力” 一是发动群众,保障人力投入。组织动员农民对损毁的坡改梯、农田排灌渠、渡槽、田埂等农业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在加大向上争取力度的同时,不等不靠,广泛动员干部职工投身灾后恢复重建。二是集中物力,保障农资供应。组织水稻、玉米、蔬菜种子;肥料、农膜、塑钢大棚、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保证了春耕生产物资供应。三是集中财力,保障资金供给。面对灾后重建的巨大压力,要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全面调查核实农业冰雪灾情,多渠道争取和筹集救灾和灾后重建资金。市财政主要用于倒房户恢复重建、种子种苗购进、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农贷资金用于农业、畜牧业生产恢复。各单位自筹资金用于行业系统灾后恢复,也要组织发动群众投入恢复重建。 发展后劲抓“三调” 一是结构调优。真正做到“当年损失当年补”,确保当前,立足长远,变受灾为受益,变受灾为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必须不断调优农业产业结构,突出抓好特色农产品板块建设,大力发展具有规模优势的农产品基地,开发优势产业带。 二是效益调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利川市要把积极引进和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加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中之重。抢抓沿海产业转移、“两路”即将开通的机遇,把农业招商引资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相结合,大力引进一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农产品增值增收。大力培植一批有竞争力、有科技含量、有财税贡献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提高“三个比重”的思路,即提高优质农产品在农产品中的比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重,提高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把重点放在农产品加工项目上,大力扶强现有龙头企业。加大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力度,大胆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产品加工做精做细,以新取胜,以特取胜,以质取胜。 三是功能调强。紧紧围绕“农”字搞开发、跳出“农业”搞经营,不断拓展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屏障功能、生活功能和科技示范功能。在产业链中,继续加强标准化生产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为市场提供更多的名、特、优、鲜活的农副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大力提升农业的经济功能。在生态屏障功能方面,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净化、美化、绿化的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城镇与农村和谐的生态环境。在富民方面,加快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使广大农民从一产中转移出来,在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获得新的就业岗位,增加收入,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着力强化农业的社会功能。

7,湖北省恩施市

湖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更新时间:2005年11月25日) 2005年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武汉市 辖13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 江岸区 武昌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 汉南区(纱帽街道) 蔡甸区(蔡甸街道) 江夏区(纸坊街道) 黄陂区(前川街道) 新洲区(邾城街道) 黄石市 辖4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黄石港区。 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 下陆区 铁山区 大冶市(东岳路街道) 阳新县(兴国镇) 十堰市 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张湾区。 张湾区 茅箭区 丹江口市 郧 县(城关镇) 竹山县(城关镇) 房 县(城关镇) 郧西县(城关镇) 竹溪县(城关镇) 荆州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沙市区。 沙市区 荆州区 洪湖市 石首市 松滋市(新江口镇) 监利县(容城镇) 公安县(斗湖堤镇) 江陵县(郝穴镇) 宜昌市 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西陵区。 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小溪塔镇) 宜都市(陆城街道) 当阳市 枝江市 秭归县(茅坪镇) 远安县(鸣凤镇) 兴山县(古夫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 襄樊市 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襄城区。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张湾镇) 老河口市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城关镇) 谷城县(城关镇) 保康县(城关镇) 鄂州市 辖3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鄂城区。 鄂城区 华容区(华容镇) 梁子湖区(太和镇) 荆门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东宝区。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郢中街道) 京山县(新市镇) 沙洋县(沙洋镇) 孝感市 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孝南区广场街。 孝南区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云梦县(城关镇) 大悟县(城关镇) 孝昌县(花园镇) 黄冈市 辖1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黄州区七一路。 黄州区 麻城市(龙池桥街道) 武穴市 红安县(城关镇) 罗田县(凤山镇) 浠水县(清泉镇) 蕲春县(漕河镇) 黄梅县(黄梅镇) 英山县(温泉镇) 团风县(团风镇) 咸宁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咸安区。 咸安区 赤壁市 嘉鱼县(鱼岳镇) 通山县(通羊镇) 崇阳县(天城镇) 通城县(隽水镇) 随州市 辖1个市辖区、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曾都区。 曾都区 广水市(应山街道) 省直辖行政单位 直辖3个县级市、1个林区。 仙桃市(沙嘴街道) 天门市(竟陵街道) 潜江市(园林街道) 神农架林区(松柏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辖2个县级市、6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恩施市。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业州镇) 来凤县(翔凤镇) 巴东县(信陵镇) 鹤峰县(容美镇) 宣恩县(珠山镇) 咸丰县(高乐山镇)
中国硒都----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居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恩施州首府城市,国土面积397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7万,以土家、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49%。
湖北省恩施市是地级市的,正厅级。恩施下面的利川市这些才是县级的,正处级,但也许你是指的地级恩施市里面那个县级的恩施市,那个就是县级的,书记是副厅级吧。
一直就是县级市,建市的时候就是的了,

文章TAG:利川什么时候建市的利川  什么  什么时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