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淋洗 淋洗液发生器怎么设置,安捷伦1100梯度洗脱怎么设置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5-05 01:07:18
本文目录一览
1,安捷伦1100梯度洗脱怎么设置
你设计的15分钟到25分钟的梯度部分实际上可以合并在一起。如果是自动进样的话,建议你在每个梯度的最后加上纯甲醇冲柱5分钟再20%水5分钟,或者只加20%水5分钟。单看你的梯度是可以用的,如果仪器不能运行,可以先看下是否是工作站设置有漏掉的。如果没问题,可以用等度或者单元流动相试试,看是否问题出现在硬件上
2,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淋洗中溶剂极性顺序如何
对于反相的HPLC,梯度洗脱的流动相是有机相比例从小到大,水从大到小。作为方法建立,可选择如下步骤:1. 乙腈-水(0:100)-(100:0),没有选甲醇的原因是甲醇-水粘度大(尤其在与水大概55:45时),这样如果可以换等度的时候柱压较高,又有背压调节的问题;2. 根据若干目标物出峰的时间,可以大致推算当时的流动相比例范围,找到1个比较精确的梯度表,注意,因为有柱前体积,出峰时刻显示的流动相比例与实际的柱上比例是有滞后的;3. 进一步的调整,以达到满意的分离效果,和尽量短的分析时间;4. 目标物如果是可解离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水相中可以加入酸(和或三乙胺),或用buffer,如果是蛋白质、肽类,一般可加入三氟乙酸;5. 能够进一步调整的还有柱温和流速。就我个人的意见,如果能用等度,还是尽量用等度洗脱。
3,岛津10AT梯度洗脱如何设置
在联机状态下在机器上设施没有用的哦 只有在系统里面设
但是那个压力你先要在系统上设置20以后,还要在脱机的状态下在机器上设一下才行
比列问题,貌似10ATVP那套貌似是单泵吧 你设置了要要保存用的时候要点下载方法哦 在仪器上设也是要点pump那个键哦
走梯度完了都是要回到起始梯度的,要不然你怎么进下一针 ,就算你不设完了也要等上十多分钟才可以进样,设不设看你了。至于是反映多少时间回到初始比,就看你的样品了,要是没有杂质了你就可以设0.01了 有的话你就可以看你的情况设了。还有就是有机相太高了突然回到原始,有可能出现基线难看,你就实际操作了看吧。ustc2000(站内联系TA)其实就是两个问题:一是梯度洗脱的压力如何设置,如何选择。在我设置的时候只有 当我设为近20了才不报警,原因是什么。二是程序设定好 后不管我如何修改程序总是提示最后一步时间程序无效。我增加时间 步骤或者减少都是如此提示。具体见附件图片。我是在软件里操作的。
4,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最基本组件和梯度洗脱的含义种类是什么
一、参考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71281.htm 在所有色谱技术中,液相色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LC)是最早(1903年)发明的,但其初期发展比较慢,在液相色谱普及之前,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法的主流。到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将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气相色谱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到液相色谱上来,使液相色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填料制备技术、检测技术和高压输液泵性能的不断改进,使液相色谱分析实现了高效化和高速化。具有这些优良性能的液相色谱仪于1969年商品化。从此,这种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液相色谱就被称为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也称高压液相色谱法或高速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只适合分析较易挥发、且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化合物,而HPLC则适合于分析那些用气相色谱难以分析的物质,如挥发性差、极性强、具有生物活性、热稳定性差的物质。现在,HPLC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气相色谱,位居色谱法之首。 高效液相色谱的类型 广义地讲,固定相为平面状的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也是以液体为流动相,也应归于液相色谱法。不过通常所说的液相色谱法仅指所用固定相为柱型的柱液相色谱法。 通常将液相色谱法按分离机理分成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和凝胶色谱法四大类。其实,有些液相色谱方法并不能简单地归于这四类。按分离机理,有的相同或部分重叠。但这些方法或是在应用对象上有独特之处,或是在分离过程上有所不同,通常被赋予了比较固定的名称。 现在的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做成一个个单元组件,然后根据分析要求将各所需单元组件组合起来。最基本的组件是高压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系统(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工作站)。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配置流动相在线脱气装置、梯度洗脱装置、自动进样系统、柱后反应系统和全自动控制系统等。 液相色谱仪的工作过程:输液泵将流动相以稳定的流速(或压力)输送至分析体系,在色谱柱之前通过进样器将样品导入,流动相将样品带入色谱柱,在色谱柱中各组分因在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或吸附力大小的不同而被分离,并依次随流动相流至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送至数据系统记录、处理或保存。二、梯度洗脱(gradient elution)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 梯度洗脱(gradient elution)又称为梯度淋洗或程序洗脱。 在气相色谱中,为了改善对宽沸程样品的分离和缩短分析周期,广泛采用程序升温的方法。而在液相色谱中则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在同一个分析周期中,按一定程度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称为梯度洗脱。从而可以使一个复杂样品中的性质差异较大的组分能按各自适宜的容量因子k达到良好的分离目的。 梯度洗脱的优点:1.缩短分析周期;2.提高分离能力;3.峰型得到改善,很少拖尾;4.增加灵敏度。但有时引起基线漂移。 梯度洗脱的原理: 流动相由几种不同极性的溶剂组成,通过改变流动相中各溶剂组成的比例改变流动相的极性,使每个流出的组分都有合适的容量因子k,并使样品种的所有组分可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最佳分离。 梯度洗脱特点: 提高柱效,改善检测器的灵敏度。当样品中的一个峰的k值和最后一个峰的k值相差几十倍至几百倍时,使用梯度洗脱效果特别好。梯度洗脱中为保证流速的稳定,必须使用恒流泵,否则难获重复结果。梯度洗脱常用一个弱极性的溶剂A和一个强极性的溶剂B。 梯度洗脱装置示意图2 梯度洗脱示意图1(梯度洗脱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1311799.htm)如图(两个图一种原理,前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封闭,适用于配备压力泵的色谱柱,后者为洗脱装置和柱子之间隔离开来,是梯度洗脱的简易装置。):两个容器放于同一水平上,两容器连通,B与柱相连,当溶液由B流入柱时,A中的溶液就会自动来补充,经搅拌与第一容器的溶液相混合,这样流入柱中的缓冲液的洗脱能力即成梯度变化。 洗脱时应满足以下要求:①洗脱液体积应足够大,一般要几十倍于床体积,从而使分离的各峰不致于太拥挤。②梯度的上限要足够高,使紧密吸附的物质能被洗脱下来。③梯度不要上升太快,要恰好使移动的区带在快到柱末端时达到解吸状态。目的物的过早解吸,会引起区带扩散;而目的物的过晚解吸会使峰形过宽。 梯度洗脱可分为低压梯度(又称为外梯度)和高压梯度(又称为内梯度)。 (1)低压梯度装置。低压梯度是采用比例调节阀,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的程序将溶剂混 合后,再用泵输入色谱柱系统,也称为泵前混合。 (2)高压梯度装置。由两台(或多台)高压输液泵、梯度程序控制器(或计算机及接口板控 制)、混合器等部件所组成。两台(或多台)泵分别将两种(或多种)极性不同的溶剂输入混合 器,经充分混合后进入色谱柱系统。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最基本组件:1、泵 2、检测器 3、进样阀 4、色谱柱 梯度洗脱的含义通俗的讲,就是讲待测样品中过早出峰的物质延迟保留时间,过晚出峰的物质提前保留时间,比如有个混合物,组分1在0.5分钟的时候出峰,而组分2却在50多分钟出峰,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梯度,将组分1的出峰时间延后,组分2的出峰时间提前,当然梯度洗脱对于杂质分析来说绝不是这么简单的问题。种类有高压梯度(岛津的仪器常用)低压梯度(安捷伦常用)你说的俩流动相分别为15%和60%我不太了解,我暂时以我的方法来描述一下,比如说a相是100%乙腈 ,b 是水。在参数设置栏里找到平时用的等梯度洗脱,有个下拉箭头,选择另一个选项,就是双泵洗脱模式然后下面有选择a泵b泵分别是多少的,这是初始状态下的流动相比例,比如开始是a相15% 你就填上a 15% 同时b就是85% ,因为总量一定是100%的,这时候流动相就相当于15%的乙腈。然后在标签上找到时间程序设置,下面有个表格,最左边是时间,横向第二格是控制栏, 选择pump也就是泵,你可以选择pumpa或者pumpb,然后第三格就是选择pumpa的流动相比例,你可以自己填写需要多少比例比如: 时间 泵选择 流动相比例0.01 pumpa 1510.00 pumpa 6010.01 event stop这就是说a泵的流动相比例从开始到10分钟从15%匀速增长为60%在10.01时间 操作完成 ,具体命令好像是这个,我有点记不清了设置完成后要在后面选择加载曲线按钮,并且保存方法,然后再开始。
文章TAG:
梯度 洗液 发生 发生器 梯度淋洗 安捷伦1100梯度洗脱怎么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