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心电图各波形和间期总是规律出现

这是心脏自身自律性的所出现的情况。
因为心脏规律性跳动,心脏的心室,心房收缩和舒张是规律的,心脏的供血也是规律的。

为什么心电图各波形和间期总是规律出现

2,心电图异常波形是什么

心律失常 .心室心房肥大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节律、频率、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种类较多。 心电图的各个波形的形态、时限、振幅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心电图异常。

心电图异常波形是什么

3,心电图当中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呈QS波 我疑

QS波是指两个向下的波合并成一个大的向下波的意思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具体不一样,在心梗的后期和恢复期会出现坏死性q波,就是高耸的r波左边有个明显向下波形,而在心电图上判断心梗的部位时就是看v1到v9哪些波形出现大而深的qs波。

心电图当中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呈QS波 我疑

4,请问心电图的那张单子上波形是什么意思

心率不齐
波形的话只要有且稳定的话就没什么事的、如果你波形没了你也就挂了、你只要事事都保持平衡的心态、切记不要太过于情绪化、负面情绪最好降到最低。就神马都是浮云了。嘿嘿、加油
要看图的。。这样说不行啊。。把心电图发上来吗。。
没事哈,别担心。

5,问一下心电图心电图中的PQRST为22832是什么原因

您好!首先P/QRS/T电轴是P/QRS/T波的平均电轴,是全自动心电图机在为您做心电图时自动报出的结果。您的这个结果是正常的。具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体型、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的。根据您的叙述和上述情况,这些数值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什么疾病的。若是想知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其他心电图波形和症状及相关检查的。祝安康!
病情分析:您好,我是网站的健康顾问,根据您的叙述和情况,P/QRS/T电轴是P/QRS/T波的平均电轴,间接表明是否存在心肌肥大,具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体型、病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的。而您说的P/QRS/T电轴30/9/36度,还是正常的。指导意见:您好,根据您的叙述和上述情况,还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什么疾病的。若是想知道临床意义需要结合其他心电图波形和症状及相关检查的。希望我的回答会给您带来帮助!如有疑问,请追问。

6,心电图 V3呈R形代表什么情况

心电最多有十二个导联,这个时候需要贴上十个电极,包括四个肢体电极ll,la,rl,ra,六个胸电极v1,v2,v3,v4,v5,v6,一般的监护说明书在心电那一章会有详细的图描述的,不过我们一般很少用到十二导。一般贴在十二导中v4电极所贴的位置,不过,一般您贴在胸部的任何一个部位都是有信号的,得到的心电信号在监护仪上显示是v导。一般科室,为了方便起见,贴三个电极便可ll,la,ra,选择导联方式三导联,可以得到1,2,3导中的任意一条波形。其实那么多波形,不是专业人士也看不明白,一般三导就够了,省钱的同时也能达到监护的效果。所以很多便携家用的心电监测仪都是三导联的
首先,我不知道你是专业人员,还是患者。心电图的符号是很繁复的,所以也要求很准确。情况一:V3R是临床怀疑有右心室肥大时加作的导联,就叫做V3R导联。正常范围应与V3导联相反。正常的V3导联:1)P波直立2)QRS波群呈rS型3)T波:如果V1导联T波直立,那么V3导联的T波就不应该倒置。情况二:就像你说的,在V3导联,大S波消失,那么还应该看其他的胸导联。因为,胸导联是渐进性的,如果其他导联与V3呈比例变化,那么有可能是心脏逆钟向转位。心电图只能从电生理方面提供一个心脏的大概状态,如果想要确诊,还要依据有针对性的查体来确诊,心电图只能做参考。还有,由于你提供的数据很模糊,心电图又很复杂,所以,不能完全了解你的心电图具体的情况。或者可以传在网上,全面的看图之后,比较容易写出报告。只是听你简短的描述,很难确诊。
有关心电图: V3呈R形要了解这个问题,你得先知道一些心脏的解剖知识。用通俗的话说:心脏在胸腔内就是一个倒挂的“梨”,呈悬垂状态、心尖朝向左前下。它随着人的体形胖瘦的不同就有可能稍偏位,如太矮胖或太高瘦的人心尖部位就有可能是偏横上抬一点或垂直向下一些。心电图V3胸导联的QRS波在正常体形是上、下大致相等的,如果心电图 V3呈R形就是表明上述的悬着的心尖位置稍有偏动。医学上称“逆转或顺转”一般来说,仅此一项改变不属病态。说了这多,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我留消息。

7,求一些关于心电图的基本知识

心电图: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从体表引出多种形式的电位变化的图形(简称ECG)。心电图是心脏兴奋的发生、传播及恢复过程的客观指标。1 、电图记录纸。心电图是被记录在布满大小方格的纸上,每一条细竖线相隔 1mm ,每一条细横线也是相隔 1mm ,它们围成了 1mm 见方的小格。粗线是每五个小格一条,每条粗线之间相隔就是 5mm ,横竖粗线又构成了大方格。心电图记录纸是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速度移动的,移动速度为 25mm/s ,也就是说横向的每个小细格代表 0.04s ;每两条粗线之间的距离就是代表 0.2s 。国际上对记录心电图时的外加电压也是有规定的,即外加 1mV 电压时,基线就应该准确地抬高 10 个小格,也就是说,每个小横格表示 0.1mV ,而每个大格就表示 0.5mV ,每两个大格就代表了这 1mV 。 2 、心电图上的各种波形。一次心动周期就会在新电图上记录出一系列地高低宽窄不同地波形。包括 P 波、 QRS 波群、 T 波和(无) u 波。 P 波,最先出现的一个振幅不高的圆钝波形,它记录的是窦房结激动的右、左心房的激动。因为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心房的激动先由它开始,所以 P 波的前半部分记录的是右心房的激动,中间部分记录的是左、右心房的共同激动而后部则代表左心房的激动。除了 aVR 导联外, P 波基本都是直立的,肢体导联中 P 波的高度多不超过 0.25mV ,胸前导联中直立的 P 波高度不应超过 0.15mV 。正常的 P 波的宽度也不应超过 0.11s 。 QRS 波群,继 P 波之后出现的一个狭窄但振幅高的波群。由 q 波(有或无)、 R 波和 S 波组成。它代表着兴奋从房室结发出先后通过房室束、左右束支和纤细的浦肯野纤维进入心肌细胞,刺激心室的收缩,因此可以将其看作是心室收缩的开始的心电图表现。 Q 波,是在出现向上的波之前出现的明确的向下的波形。如果它很小,宽度不到 0.04s ,深度不足 0.15mV ,我们将它记做 q 波;若它高且宽,才被称作 Q 波;当然有时它是缺无的。无论有无 Q 波,第一个出现的向上的高尖的波就是 R 波;紧随其后的向下的波就是 S 波,它也可以根据深度分别命名为 S 波和 s 波。之后出现的向上的波被称作 R ( r )波,向下的波则称作 S ( s )波。因为波的高低不同,所以可以组合成很多形态,但它也是有限制的,最主要的就是时间限制,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 QRS 波群的时间 0.08s ,可以在 0.06 ~ 0.10s 范围内波动。只要超过这个时限,就应引起注意,特别是超过 0.12s 便有病理意义了。 T 波,上个波群暂停之后出现的波,代表着心室的复极(心室的舒张),以备下一次心室的除极。观测 T 波我们要注意它的方向、形态和(高度)深度。( 1 )方向,正常情况下,在 Ⅰ 、 Ⅱ 导联中 T 波是直立的; Ⅲ 导联中则可以出现直立、平坦、双向甚至是倒置的 T 波; T 波在 aVR 导联中是肯定倒置的,而在 aVL 和 aVF 导联中则是和 QRS 也会波群的主方向一致的。胸前导联的 T 波通常是直立的,当然, V1 和 V3 有时也会出现 T 波倒置的情况,但它们的深度通常都不会超过 0.25mV ,当 V3 导联中出现倒置的 T 波时,前面两个导连的 T 波也应该是倒置的,否则就是不正常的表现。( 2 )形态,通常 T 波的是园滑而有个很自然的顶端。 T 波一般是不对称的,缓和的上升而略显陡峭地下降至等位线。( 3 )高度(深度),各个导联并不完全相同,不过综合看来,在肢体导联中很少超过 0.5mV ,而在胸前导联中也很少会超过 1.0mV 。异常高尖的 T 波往往出现在心肌梗死的早期或高钾血症。 u 波, T 波后的一个很微小的波,正常的 u 波并不是在每一个导联中都显而易见,它究竟代表什么尚无定论。 3 、各个波形之间的等电位线。每个波形之间都有一定时间的记录是在等电位线上的,分别被称作 P-R 间期、 S-T 段和 Q-T 间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存在的意义。 P-R 间期,笼统的可以表示为 P 波开始至下一组 QRS 波群开始的时间。它包括了心房内、房室结以及希氏束-浦肯野纤维的传导时间。正常的窦性心律时,它的范围是在 0.12s~0.20s ,当然在心率加快时,它也可以相应地略为缩短。不过如果传导系统出了问题,它的时间就会延长或缩短。 ST 段,指的是 QRS 波群终止到 T 波开始之间的一段时间。正常的 ST 段是与 T 波相连的基本位于等位线上的微微上扬的线。观察 ST 段主要是看它是抬高还是压低,以及他的形态是上斜、水平还是下斜。正常情况下,肢体导联中的 ST 段可以较等位线抬高 0.1mV ,也可以略压低不超过 0.05mV ;在胸前导联 V1~V3 中 ST 段也可以抬高最多达 0.3mV ,在 V4 、 V5 导联中 ST 段的抬高不超过 0.1mV ,但所有的胸前导联的 ST 段压低都不应超过 0.05mV 。 ST 段抬高或压低超过上述范围,应该引起大家地注意。正常地 ST 段是上斜型的;如果出现水平或下斜型的 ST 段,也是异常的。 Q-T 间期,测定的是 QRS 波群的起始至 T 波的终结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除极和复极的时间。它的长短是随心率的快慢而变化的,我们常用 Bazett 氏来进行校正,即 Q-Tc=k? ( k 为一常数), Q-Tc 的上限男性为 0.39s ,女性为 0.44s 。 掌握了上述指标,也就对心电图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文章TAG:心电图波形为什么有大小写心电图  波形  为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