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孝义市到榆次北田镇张胡村高速怎么走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驾车路线:全程约138.8公里起点:孝义市1.吕梁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府前大街行驶420米,调头进入府前大街2) 沿府前大街行驶280米,过右侧的同至人·孝义百货北门约280米后,左转进入大众路3) 沿大众路行驶2.4公里,直行进入大众路4) 沿大众路行驶180米,在第2个出口,左前方转弯进入大众路5) 沿大众路行驶3.2公里,直行上匝道2.沿匝道行驶590米,过汾孝互通约300米后,直行进入和汾高速公路3.沿和汾高速公路行驶31.6公里,朝太原/临汾/G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平遥枢纽4.沿平遥枢纽行驶1.5公里,过平遥枢纽约720米后,直行进入大运高速公路5.沿大运高速公路行驶4.9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6.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28.0公里,直行进入大运高速公路7.沿大运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公路8.沿京昆高速公路行驶120米,朝晋中/石家庄/S60/晋城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9.沿匝道行驶940米,直行进入榆祁高速公路10.沿榆祁高速公路行驶40.9公里,朝太原/长治/G5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11.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12.晋中市内驾车方案1) 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7.2公里,在太谷东/S10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2) 沿匝道行驶48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范白线3) 沿范白线行驶1.1公里,左转进入S1024) 沿S102行驶9.2公里,右转5) 行驶790米,右前方转弯6) 行驶9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榆次北田镇张胡村
那你姓什么?你也是那个村的吗?

孝义市到榆次北田镇张胡村高速怎么走

2,山西晋中太古县到横店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435.5公里起点:太谷县1.晋中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箕城西街辅路行驶170米,调头进入箕城西街2) 沿箕城西街行驶780米,过左侧的百货大楼,稍向左转进入箕城东街3) 沿箕城东街行驶520米,过右侧的海尔(旗舰店)约160米后,左前方转弯进入太洛路4) 沿太洛路行驶340米,左转5) 行驶430米,过左侧的天利百货商店约60米后,右前方转弯6) 行驶60米,直行进入东海南路7) 沿东海南路行驶5.6公里,直行进入范白线8) 沿范白线行驶2.1公里,朝晋中/北京/长治/大同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9) 沿匝道行驶400米,直行进入榆祁高速10) 沿榆祁高速行驶13.7公里,朝太原/长治/G5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2.沿匝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二广高速3.沿二广高速行驶248.5公里,朝晋城东/新乡/焦作/郑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4.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晋新高速5.沿晋新高速行驶1.3公里,在晋城南/G207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东上庄立交桥6.沿东上庄立交桥行驶34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锡海线7.沿锡海线行驶120米,朝焦作/新乡/太原/洛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上庄立交桥8.沿东上庄立交桥行驶32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晋新高速9.沿晋新高速行驶58.1公里,朝焦作/郑州/S8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郑焦晋高速10.沿郑焦晋高速行驶39.7公里,直行进入原焦高速11.沿原焦高速行驶19.0公里,朝武汉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12.沿匝道行驶800米,直行进入京港澳高速13.沿京港澳高速行驶15.9公里,朝开封/连云港/G3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刘江枢纽14.沿刘江枢纽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连霍高速15.沿连霍高速行驶196.8公里,朝亳州/阜阳/G3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16.沿匝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17.沿济广高速行驶40.4公里,朝永城/泗县/宿州/宿迁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亳州枢纽18.沿亳州枢纽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宿登高速19.沿宿登高速行驶10.5公里,直行进入宿登高速20.沿宿登高速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永登高速21.沿永登高速行驶44.0公里,直行进入宿登高速22.沿宿登高速行驶52.7公里,朝合肥/徐州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宿州枢纽23.沿宿州枢纽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24.沿京台高速行驶84.9公里,朝南京/洛阳/滁州/阜阳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大刘郢枢纽25.沿大刘郢枢纽行驶2.0公里,直行进入宁洛高速26.沿宁洛高速行驶200.7公里,直行进入沪蓉高速27.沿沪蓉高速行驶8.2公里,过运粮河大桥,朝杭州/S87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高桥门枢纽28.沿高桥门枢纽行驶410米,过秦淮河大桥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宁杭高速29.沿宁杭高速行驶5.4公里,直行进入宁杭高速30.沿宁杭高速行驶290米,直行进入宁杭高速31.沿宁杭高速行驶720米,稍向右转进入长深高速32.沿长深高速行驶10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33.沿长深高速行驶237.7公里,朝宁波/黄山/千岛湖/G2501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庄兜枢纽34.沿南庄兜枢纽行驶98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35.沿长深高速行驶34.9公里,直行进入杭州绕城高速36.沿杭州绕城高速行驶18.8公里,朝金华/温州/G6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张家畈枢纽37.沿张家畈枢纽行驶930米,直行进入沪昆高速38.沿沪昆高速行驶56.9公里,在牌头/安华/S103出口,稍向右转进入牌头互通39.沿牌头互通行驶710米,直行40.金华市内驾车方案1) 行驶290米,朝安华/金华方向,右转进入S1032) 沿S103行驶7.4公里,朝诸暨/牌头方向,左后方转弯进入锦事达路3) 沿锦事达路行驶6.1公里,直行进入义燕线4) 沿义燕线行驶1.1公里,左转5) 行驶80米,左前方转弯6) 行驶850米,右前方转弯7) 行驶380米,右前方转弯8) 行驶3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终点:横店
没看懂什么意思?

山西晋中太古县到横店多少公里

3,济南到平遥古城自驾走南线还是北线

驾车路线:全程约498.0公里起点:济南站1.济南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行驶130米,稍向左转进入车站街2) 沿车站街行驶200米,过右侧的天龙集团办公楼约200米后,右后方转弯进入经一路3) 沿经一路行驶2.0公里,进入纬十二路4) 沿纬十二路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济齐路5) 沿济齐路行驶1.8公里,稍向左转进入无影山中路6) 沿无影山中路行驶90米,朝二环西高架路/潍坊路/二环北路方向,直行上匝道7) 沿匝道行驶480米,直行进入匡山立交8) 沿匡山立交行驶800米,直行进入二环西路高架9) 沿二环西路高架行驶2.8公里,过右侧的山东饮马大厦,朝G3/G3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天桥立交10) 沿天桥立交行驶1.7公里,过济南天桥立交约410米后,直行进入济广高速11) 沿济广高速行驶4.6公里,朝北京/聊城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南槐荫枢纽立交12) 沿济南槐荫枢纽立交行驶430米,过槐荫枢纽立交约420米后,直行进入济南绕城高速13) 沿济南绕城高速行驶7.7公里,直行进入京台高速14) 沿京台高速行驶9.8公里,朝夏津/高唐/石家庄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齐河北立交2.沿齐河北立交行驶1.7公里,过齐河北立交,右前方转弯进入青银高速3.沿青银高速行驶50.5公里,朝临清/邢台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4.沿匝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高邢高速5.沿高邢高速行驶149.3公里,直行进入东吕高速6.沿东吕高速行驶121.4公里,直行进入和汾高速7.沿和汾高速行驶125.0公里,朝太原/临汾/G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平遥枢纽8.沿平遥枢纽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京昆高速9.晋中市内驾车方案1) 沿京昆高速行驶4.9公里,在平遥/平遥世界文化遗产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2) 沿匝道行驶820米,直行3) 行驶210米,直行进入高速引道4) 沿高速引道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南外环路5) 沿南外环路行驶830米,右转进入顺城南路6) 沿顺城南路行驶1000米,直行进入顺城北路7) 沿顺城北路行驶10米,直行进入顺城北路8) 沿顺城北路行驶370米,在第2个出口,直行进入顺城北路9) 沿顺城北路行驶1.1公里,右转进入中都中街10) 沿中都中街行驶570米,稍向右转进入环城北路11) 沿环城北路行驶730米,到达终点终点:平遥古城
建议路线437 公里,5 小时 52 分钟g22青兰高速和g55二广高速河南省安阳1. 从文峰大道向西方向,前往中华路 290 米2. 在第一路口向右转,朝中华路行进 1.7 公里3. 在第三路口向右转,朝人民大道行进 2.5 公里4. 向右转上匝道,前往g4京港澳高速部分收费路段300 米5.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4京港澳高速收费路段36.8 公里6. 下 邯郸绕城/g22/兰州 出口走邯郸绕城高速收费路段23.5 公里7. 下 g22/邯郸市/兰州/南环 出口,前往g22青兰高速收费路段400 米8.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22青兰高速收费路段145 公里9. 下 g55/屯留/太原 出口走g55二广高速收费路段158 公里10. 下 g108/榆次/太谷 出口,前往108国道部分收费路段1.6 公里11. 向右转,进入108国道部分收费路段65.3 公里12. 向左转,进入373县道 1.6 公里13. 向右转目的地在左侧51 米平遥古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大街全程共429.5公里,4小时49分钟,收费135元1从起点出发,在文峰区城区行驶3.6公里,右转进入人民大道详细路段2沿人民大道一直向前行驶1.2公里,右转走匝道(经安阳收费站),朝邯郸/北京方向,进入京港澳高速/g4详细路段3沿京港澳高速/g4行驶36.2公里(经豫冀界收费站),从兰州/g22出口离开,进入邯郸绕城高速收费5元>>4沿邯郸绕城高速行驶22.4公里,从兰州/西环出口离开,朝兰州方向,进入青兰高速/g22/长邯高速5沿青兰高速/g22/长邯高速行驶143.5公里(经收费站,东阳关收费站),从屯留/太原/g55出口离开,进入二广高速/g55/太长高速收费55元>>6沿二广高速/g55/太长高速行驶145公里,从太谷/s102出口离开(经太谷收费站),进入范白线收费75元>>7沿范白线行驶10.4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1088沿g108行驶58.2公里(经收费站,收费站),稍向左转进入x392/东外环9进入平遥县城区行驶4.4公里,到达终点详细路段9.1沿x392/东外环行驶1.8公里,右转进入s221/中都东路9.2沿s221/中都东路行驶1.3公里,左转9.3行驶0.6公里,左转进入古城东路9.4沿古城东路行驶367米,右转进入古城东路9.5继续沿古城东路行驶397米,过亲翰门约50米后右转9.6行驶27米,到达终点上google或搜狗,按地图选项搜索

济南到平遥古城自驾走南线还是北线

4,安阳到平遥古城自驾怎么走

楼主你好:驾车路线:全程约436.7公里起点:安阳市1.安阳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文峰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文峰东路2) 沿文峰东路行驶1.7公里,左转进入光明路3) 沿光明路行驶1.6公里,右转进入人民大道4) 沿人民大道行驶170米,直行进入S3015) 沿S301行驶90米,右转6) 行驶300米,朝邯郸/北京方向,稍向左转2.行驶680米,在入口,进入G43.沿G4行驶36.1公里,朝兰州/G22方向,稍向右转4.行驶1.1公里,在入口,进入邯郸绕城高速公路5.沿邯郸绕城高速公路行驶22.3公里,朝兰州/西环方向,稍向右转6.行驶380米,朝兰州方向,稍向左转7.行驶320米,左前方转弯8.行驶510米,在入口,进入G229.沿G22行驶144.2公里,朝屯留/太原/G55方向,稍向右转10.行驶260米,右前方转弯11.行驶240米,在入口,进入G5512.沿G55行驶157.6公里,在榆次/太谷/G108出口,13.行驶880米,左前方转弯14.行驶230米,直行15.行驶510米,朝榆次方向,稍向右转16.行驶60米,右转进入G10817.沿G108行驶65.3公里,过惠济河桥,左转18.晋中市内驾车方案1) 行驶10米,直行进入北关大街2) 沿北关大街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3) 行驶4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平遥古城
建议路线437 公里,5 小时 52 分钟G22青兰高速和G55二广高速河南省安阳1. 从文峰大道向西方向,前往中华路 290 米2. 在第一路口向右转,朝中华路行进 1.7 公里3. 在第三路口向右转,朝人民大道行进 2.5 公里4. 向右转上匝道,前往G4京港澳高速部分收费路段300 米5.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4京港澳高速收费路段36.8 公里6. 下 邯郸绕城/G22/兰州 出口走邯郸绕城高速收费路段23.5 公里7. 下 G22/邯郸市/兰州/南环 出口,前往G22青兰高速收费路段400 米8. 在交岔路口继续向左走G22青兰高速收费路段145 公里9. 下 G55/屯留/太原 出口走G55二广高速收费路段158 公里10. 下 G108/榆次/太谷 出口,前往108国道部分收费路段1.6 公里11. 向右转,进入108国道部分收费路段65.3 公里12. 向左转,进入373县道 1.6 公里13. 向右转目的地在左侧51 米平遥古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北大街全程共429.5公里,4小时49分钟,收费135元1从起点出发,在文峰区城区行驶3.6公里,右转进入人民大道详细路段2沿人民大道一直向前行驶1.2公里,右转走匝道(经安阳收费站),朝邯郸/北京方向,进入京港澳高速/G4详细路段3沿京港澳高速/G4行驶36.2公里(经豫冀界收费站),从兰州/G22出口离开,进入邯郸绕城高速收费5元>>4沿邯郸绕城高速行驶22.4公里,从兰州/西环出口离开,朝兰州方向,进入青兰高速/G22/长邯高速5沿青兰高速/G22/长邯高速行驶143.5公里(经收费站,东阳关收费站),从屯留/太原/G55出口离开,进入二广高速/G55/太长高速收费55元>>6沿二广高速/G55/太长高速行驶145公里,从太谷/S102出口离开(经太谷收费站),进入范白线收费75元>>7沿范白线行驶10.4公里,稍向左转进入G1088沿G108行驶58.2公里(经收费站,收费站),稍向左转进入X392/东外环9进入平遥县城区行驶4.4公里,到达终点详细路段9.1沿X392/东外环行驶1.8公里,右转进入S221/中都东路9.2沿S221/中都东路行驶1.3公里,左转9.3行驶0.6公里,左转进入古城东路9.4沿古城东路行驶367米,右转进入古城东路9.5继续沿古城东路行驶397米,过亲翰门约50米后右转9.6行驶27米,到达终点上GOOGLE或搜狗,按地图选项搜索
火车驾车路线:全程约186.9公里起点:忻州市1.忻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长征东街行驶520米,调头进入长征东街2) 沿长征东街行驶640米,右转进入七一南路3) 沿七一南路行驶1.4公里,左转4) 行驶10米,直行进入和平西街5) 沿和平西街行驶2.7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岛6) 沿环岛行驶130米,过右侧的加油站,在第2个出口,右前方转弯7) 行驶560米,稍向右转8) 行驶400米,直行9) 行驶160米,过忻州收费站约110米后,朝太原方向,稍向左转2.行驶810米,在入口,进入g553.沿g55行驶51.6公里,朝阳曲镇/太原(北)绕城/临汾/吕梁方向,稍向右转4.行驶520米,朝太原(北)绕城/临汾/吕梁方向,稍向右转5.行驶360米,在入口,进入g20016.沿g2001行驶42.3公里,朝吕梁/运城方向,稍向左转7.行驶230米,朝运城/离石方向,稍向右转8.行驶400米,在入口,进入g209.沿g20行驶32.2公里,朝平遥/临汾/g5方向,稍向右转进入g510.沿g5行驶48.7公里,在平遥出口,11.行驶420米,直行12.平遥县内驾车方案1) 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加油站约290米后,左转进入s2222) 沿s222行驶340米,稍向右转3) 行驶70米,右转4) 行驶420米,左转进入曙光路5) 沿曙光路行驶1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平遥县鐧惧害鍦板浘
从安阳到平遥古城,如果不熟悉周边路况,选择自驾游比较麻烦。山西友谊国际旅行社旗舰店经理建议您,最好找家规模大、信誉好的太原旅行社跟团旅游,那样可以不必为问路而烦恼。山西平遥古城、乔家大院一日游230元

5,浙江古代瓷器有哪些

浙江古代瓷器:在今浙江温州一带,至唐宋时期成为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青瓷 瓷窑。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瓷胎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白。三国西晋时胎质较粗,坯体没有完全烧结,到了东晋,胎质细腻,有很大提高。唐至宋瓷胎呈灰白或淡灰白。(2)三国两晋时釉色淡青,透明度较高,亦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胎釉结合不好,易剥落。唐代早、中期釉色呈现黄或淡黄色。晚唐至宋出现纯粹的青色或青黄色,胎釉结合紧密,少有剥釉现象。(3)产品品种和造型大多与越窑相同,但也有特色产品,例如,东晋时期的牛形灯、褐彩盖罐和五联罐等,而三足洗、槅 、狮形烛台、蛙形水盂及随葬的明器极少生产。唐代撇品璧形底碗,腹壁作45度倾斜,较越窑为高。五代北宋的印盒,造型趋于宽和扁。(4)装饰比较简单,常见的有弦纹、莲瓣纹和褐彩,其中褐彩颇有特色,普遍使用于东晋至南朝的瓷器上,特别是那种绘长条形的纹饰,起笔细,收笔粗,为其它瓷窑所不见。唐宋时期纹饰简朴,不见繁缛的刻划花,这与北宋时的越窑不同。余杭窑:在今浙江余杭,故名。是继德清窑之后发现的又一处早期黑瓷产地。窑址共发现两处,所烧器皿与德清窑近似;黑釉鸡头壶地面遗留较多,有大中小三种形式,当时产量较大。婺州窑:在今浙江金华地区,唐属婺州,故名。是唐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始烧于三国,唐宋时窑场扩大,成为著名的青瓷生产地区。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三国时期的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西晋以后,一部分产品改用含铁量较高的红色粘土作坯,胎色较深,多呈深灰或紫色。唐至宋胎色呈深灰或紫色。(2)三国时期釉色一般呈淡青色,也有呈青灰或青中泛黄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冰裂纹,在胎釉结合不紧密和釉面开裂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西晋晚期釉色青灰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和晶体析出更多。南朝时釉色普遍呈青黄色,易剥落。唐至宋釉色青黄,带灰或泛紫,釉面开裂处仍可见星星点点的奶白色晶体析出。宋代的精致产品中,也出现过色泽青翠的色调,并具有较强光泽感。(3)婺州窑的历代制品均属一般民间用瓷,品种比越窑少,主要生产盘口壶、罐、碗、盆、碟、水盂、盏托、瓶等日用器皿。三国西晋时曾生产猪圈、鸡笼、谷仓、水井等明器。产品的种类和造型多数与越窑、瓯窑类似,独特的造型有三国时的人形五联罐、三圆柱形足水盂,西晋时堆贴龙纹盘口瓶,唐代的蟠龙瓶、多角瓶,五代至宋的堆纹盖瓶、粮罂瓶等。其中多角瓶为直口圆腹,腹部一般呈三级葫芦形,上小下大,每级装圆锥形角个,至宋代演变成堆纹瓶,肩腹部堆塑人物、飞鸟及禽兽等,均为明器。德清窑:因地在浙江德清县,故名。窑址在德清县境内已发现几十处之多,是以黑瓷与青瓷兼烧,以青瓷为主而以黑瓷闻名的古窑场。是浙江地区最早发现黑瓷产地之一。烧造历史较长,上溯商周,历经汉、六朝直至唐宋,影响很大。朝初100多年间。其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黑瓷胎中铁、钛含量较高,普遍呈砖红、紫色或浅褐色。青瓷胎一般呈深浅不一的灰色或紫红色。(2) 黑瓷釉层较厚,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佳者釉面滋润,色黑如漆。青瓷普遍在胎外上化妆土,釉色一般呈豆青、青绿或青黄色、釉色比较深,具有较好的光泽。(3) 所烧黑瓷和青瓷,造型大体相同。产品有碗、碟、盘、耳杯、盘口壶、鸡头壶、唾壶、虎子、香炉、罐、盒、灯和盏托等,造型风格与婺州窑、越窑相似。特色产品有直筒形小盖罐、扁圆形盖盒和茶盏、浅盘形盏托配套的新型茶具等。为其它同期瓷窑少见。(4) 装饰十分简单,通常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几道弦纹,或在青瓷上饰几点褐色点彩。鄞县窑:在今浙江鄞县,故名。已发现小白市、沙叶河及郭家峙三处, 以小白市窑历史为早,烧瓷在东晋、南朝时期;另两处均为五代、 北宋时期。造型、纹饰及支烧方法与余姚上林湖越窑极其近似, 所烧瓷器多供吴越王钱氏进贡之用。龙泉窑:在今浙江龙泉县,故名。创烧于北宋早期,南宋晚期进入鼎盛阶段,到明代中叶以后渐趋衰落,以烧青瓷闻名于世。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1) 北宋时施石灰釉,釉层薄而透明,光泽较强。早期产品胎薄而较白,施淡青釉,器物以盘、碗、壶为主、盆、罐等少见。中期以后胎呈灰或浅灰色,釉色青黄;装饰普遍使用刻花,辅以篦点或篦划纹,此外还有团花、波浪、蕉叶纹等纹饰。盘、碗内常刻团花和波浪纹,内填篦纹,外壁常划篦纹和直条纹。瓶、执壶腹部常见刻牡丹纹。图案花纹一般对称。(2) 南宋以后施石灰碱釉,釉层厚,柔和淡雅。南宋胎色白,深中泛灰。除继续生产北宋原有器物,出现了鼎式炉、八卦炉、奁式炉、渣斗、盆、塑象、胆式瓶,龙虎纹瓶、五管瓶等等,五管瓶腹部呈多节葫芦状,瓶上部的竖管, 三至七管都有,以五管多见。碗、盘器底较厚,挖足一般很浅,圈足宽矮,外底露胎。装饰以刻划花为主,线条花口五出,花口下碗壁凸起五条直线,碗内刻云纹的较多,也有内划“S”形纹饰的,碗心印阴文“金玉满堂”或“河滨遗范”四字的也较多见。北宋末期浮雕莲瓣纹开始流行,在盘、碗的外壁较多使用,至南宋晚期,莲瓣纹变得短而宽,互相紧靠 ,瓣中脉线突起。(3) 南宋晚期产品可分白胎厚釉青瓷和黑胎厚釉青瓷两大类。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白中泛青,釉层丰厚柔和,以粉青、梅子青釉最佳,足底露胎处呈紫色,俗称"朱砂底"。器物造型除碗 、盘、碟、水盂、香炉等,还出现不少仿古器物,如鬲、觚、琮等器。纹饰以莲瓣、弦纹为主,南宋末出现双鱼、龙纹和贴花牡丹纹等。黑胎青瓷胎薄釉厚,胎色灰黑,俗称"铁骨".釉色青,多纹片,部分器物的口沿隐露胎色,呈紫褐,圈足底端则呈铁黑色,俗称"紫口铁足"。器形以瓶、炉、尊、洗、笔筒、灯为主,纹饰少见,与南宋郊坛下官窑瓷器有许多共同之处。(4) 元代器物特点造型高大,胎体厚重。胎色与南宋基本相同,釉色青中泛黄。仿古器物少见,新创器型 有高足杯、菱口盘、环耳瓶、凤尾尊、荷 叶盖罐等等,高足杯足较短,上下大小基本一致,元竹节装饰,足内空心且较深。装饰采用划、刻、印、贴、镂、堆等多种方法,以划花为主,划花纹粗略,线条奔放,并出现了褐色点彩。器物普遍饰有花纹,纹饰题材以云龙、飞凤、双鱼、八仙、八卦、梅、菊、马上封侯等多见。此外,还大量出汉文和八思巴文字款铭。盘、碗外壁的莲瓣纹长而窄,排列较疏,瓣中间一般无脉线突起,不同于南宋。盘、碗底足一般挖足较深,有的深过外墙壁,外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露胎泛红 ,中心有釉。到元代晚期有的底足内全无釉,中心有乳丁状凸起。(5) 明代制作工艺与元代基本相同,但趋于粗糙。胎较粗,釉色青灰,釉薄而 透明,光泽较强,盘、碗器底一般不施釉,也有如元代底足中间刮去一圈釉的。器物以高足杯、菊瓣纹碗、玉壶春瓶、执壶、盖罐多见,高足杯的足较高,有竹节装饰,一节或多节,挖足粗率且较浅。纹饰有人物故事及花托吉字、福、寿、金玉满堂等字。(6)从装烧方法认识各时期器底特点: 1北宋早期用托珠垫烧,器底留有托珠痕. 2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足端无釉.碗、盘底较厚,与此装烧方法有关。3南宋晚期至元中期采用垫饼托住整个器足垫烧,足端无釉,普遍为"朱砂底"。4元代中期以后采用盂形垫具,器物外底中间一圈刮釉,中心有釉,似涩圈。5明代又恢复圈足内放垫饼垫烧,外底无釉。官窑:宋室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官窑,先置修内司官窑,后立郊坛下官窑,修内司窑址迄今尚未发现,现已确认的只有杭州乌龟山郊坛下官窑一处,专烧青瓷。其特征和坚定要领是:(1) 产品有薄胎薄釉和薄胎厚釉青瓷两种,胎质较松,呈紫灰色。(2) 薄胎薄釉青瓷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外底留有3至4个或更多支钉痕。(3) 薄胎薄釉青瓷采用垫饼垫烧,釉多开片不透明,釉色以粉青为主,也有淡黄和青灰色,纹饰少见,有紫口铁足现象。(4) 器形有碗、盘、洗和各式瓶、炉等,仿古铜、造型较多见。
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6,淄博市哪里能识别古代瓷器

淄博市哪里能识别古代瓷器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瓷器,是中国对于人类文明的一项特殊贡献。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科技智慧和独特的审美意趣,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文化结晶的典型代表。瓷器既是一种生活日用器皿,同时又是根据各时代人们审美意识创作出的工艺品。自瓷器产生之后,在早期和发展阶段,每一件成功的瓷器制品,都可以说是实 用性与艺术美和谐统一的产物。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的奇葩,精美的中国古代瓷器理所当然地成为海内外的收藏热点,吸引着全世界收藏界的目光。中国瓷器的美,是全方位的:既体现在器表所饰瓷釉的晶莹剔透和瓷胎的细腻让人们倾倒和痴迷的中国古代瓷器,自然是有着极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价值。致密上,又呈现出器物制作工艺的精细和造型的优美多姿上,还展现在装饰手法的技巧和纹样图案的华美上。当然,不同时代的瓷器,会有各自不同的时代风貌,因而也会展现出不同的审美侧重——中国古代瓷器制作中力求表现出的艺术性和美感,无不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古代上层社会——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以及文人墨客更多地决定着社会的时尚和社会审美取向。在东汉瓷器创烧以迄唐代,由于瓷泥难以纯净,胎质难以大幅度提高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社会特别看重的是瓷釉和釉质所具有的特征。这一审美侧重,决定了中国瓷器在初创时期和发展时期的演变途径——立足于开掘出瓷器釉色和釉质所带来的美感。早在东汉我国就成功地烧制出青釉和黑釉瓷,北朝至隋唐又创烧出黄釉和白釉瓷。对这些单色瓷釉的制作和使用,反映出当时人们审美意识所追求的意境——获得与自然界的各色玉石相仿的效果。重视美玉的传统观念在这里很自然地与瓷器审美侧重相融合起来。于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烧造出的青、黑、黄、白色的单色瓷釉可否达到玉质美感,不仅是对其进行观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而且成为众多窑场努力的方向。毫无疑义,这种以玉喻人的审美意识——对瓷器单色釉的评价以是否有玉质感为标准,决定了中国制瓷业两千年来的主导思想;即使在中国制瓷史上的后期阶段,釉上彩、釉下彩、釉上彩和釉下彩相结合的彩瓷鼎盛时期,仍然对瓷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原始瓷器自商周时期发端,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东汉,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既有艺术装饰而有具有实用价值的原始瓷器,成为浙江、江苏等地主产区的外销产品。东汉原始瓷器,胎质坚硬致密,器物大半部上釉,只是近底处无釉;由于改刷釉法为浸釉法,釉层增厚,胎釉结合的状况大为改进,脱釉现象少见。器型比较规整,多用快轮拉坯成器身,再粘接器底而成。器身为素面,有简单的弦纹和水波纹。到东汉晚期,由专烧原始瓷器的原始瓷窑烧制出成熟青瓷和黑瓷——真正意义上的瓷器产生了。这种刚从原始瓷器演变而来的青瓷,无论在造型和装饰风格等方面,都与原始瓷器有相似之处,但它已经是脱胎换骨了——通过原料粉碎和成型工具的改革,胎釉配制方法的改进,窑炉结构的进步,烧成温度的提高等技术进步,它具有胎质吸水性低、透光性好,胎釉结合紧密,釉层具有较强的光泽度,已达到了真正瓷器的标准。东汉晚期出现的新兴制瓷业,为魏晋南北朝的瓷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原料陶器的原料主要是用易熔黏土(经过淘洗或未淘洗的陶土),掺砂或炭末烧制;原料中所含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的成分控制不严,尤其是三氧化二铁的比例较高。 瓷器的原料主要是含熔剂较少的黏土(如高岭土、瓷土),即三氧化二铝含量高,三氧化二铁含量低的黏土,这样烧出的胎质才白。 烧成温度陶土因含三氧化二铁成分较高,所以烧成温度不能超过摄氏1000度,否则就会造成陶器变形熔融。在1000度以下火候中烧成的陶器,扣之,声音低沉。 瓷土中的三氧化二铁成分较低,三氧化二铝的成分较高,故可承受摄氏1200度以上的高温烧造,这样使得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敲击发出清越的金石之声。 釉质 陶器开始不施釉,后来出现釉陶,由于是低温烧造,所采用的是低温釉或铁质釉,烧造出的成品胎釉结合不够好。 瓷器一般都施釉,釉的品种多,胎釉结合紧密、牢固,釉质厚薄均匀。 在上述几个区别中,制胎原料是最重要的方面,烧成温度和施釉是次于原料的另两个方面。可以肯定地说,瓷器生产是基于陶器生产而又高于陶器制造的一个门类。其工艺价值、审美价值都在陶器品类之上(唐三彩、明清紫砂陶等特种工艺陶除外)。 三国时期的瓷器 三国的制瓷业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都相继建造瓷窑,分别烧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尤其是江南的浙江地区,窑场广布,瓷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三国时期的南方青瓷瓷器(主要是江南地区)普遍采用龙窑烧造,龙窑具有容积大,热效率高,燃料省,造价低等优点,使当时的瓷器产量、质量都有提高。瓷器的成型采用了轮制拉坯技术,并辅以拍、印、堆、雕和模制等技术,使器物不仅造型规整而且美观。瓷器的瓷胎原料都用当地瓷土,胎色呈浅灰色,与东汉晚期相似。釉料使用石灰釉,釉色呈淡青色,透明度较高,富有光泽。施釉用浸釉法。釉层厚而均匀;烧成温度掌控得当,无流釉或剥落现象。瓷器的器型在造型和装饰上承袭了汉代特征,常见的器型有碗、盘、洗、碟、钵、盆、罐、耳杯、格、香薰、虎子、水盂、水注、唾壶、盘口壶、鸡头壶、羊形器等,还有房屋、谷仓、灶、鸡笼、狗圈等随葬冥器。瓷器纹饰较多吸取了汉代陶器、铜器、漆器的图案花纹,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及兽足。 断代提示三国时期的瓷器罐、壶类等琢器器体不断加高,上腹收小,下腹和底相应扩大,重心向下。碗等圆器都是拉坯成型,胎壁厚薄一致。 三国时期南方青瓷主要窑口 越窑 越窑是浙江境内著名的古代窑址,位于浙江绍兴、上虞等地。自东汉晚期烧制成青瓷,以迄宋朝,一千多年,其青瓷烧造,从未间断。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茶经》中说:“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越瓷类玉……越州瓷、岳州瓷皆青,青则益茶。” 越窑自东汉创烧青瓷以来,三国时期主要烧造青瓷,其鉴定特征是:胎质:坚硬细腻,胎呈淡灰色,少数烧成温度不足的,呈淡淡的土黄色。釉汁:釉色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极少有流釉或釉层剥落现象。器型:与前代相比,品种繁多,样式新颖。常见器物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等日用瓷器,以及谯斗、火盆、鬼灶、鸡笼、狗圈、谷仓、碓、磨、米筛等明器。纹饰:主要是弦纹、水波纹、耳面印叶脉纹、铺首等;拍印、模印、雕刻等传统装饰继续保留;晚期出现了方格网纹,并在器身上堆塑人物、飞鸟、亭阙、走兽、佛像等,装饰逐渐繁复。 瓯窑 瓯窑在浙江温州,自汉代就开始烧造原始青瓷。三国时期烧造青瓷,其鉴定特征是:胎质:呈色较白,白中略带灰色,胎质较粗,坯体没能完全烧结。釉色:颜色大多淡青,透明度较高,也有少量青黄色和青绿色。器型:与越窑大致相同。但基本不生产三足洗、狮形烛台、蛙形水盂、格等一类日用器和文具,也基本不生产用于随葬的明器。纹饰:多为弦纹。 婺州窑 婺州窑位于浙江的金华地区,是浙江境内仅次于越窑的著名古窑。由于其地在隋唐时属于婺州,故名婺州窑。该窑址三国时期烧造的青瓷,具有以下特征:胎质:普遍呈浅灰色,断面较粗,没有完全烧结。釉色:一般为淡青色,少许为青灰色或青中泛黄;釉层厚薄不匀,常凝聚成芝麻点状;釉面开冰裂纹,在釉层开裂处和胎釉结合不紧密处,往往有奶白色的结晶体析出(这是婺州窑青瓷特有的一种现象)。器型:以盘口壶、碗、碟、罐、水盂等日用器物为主,有少量猪圈、鸡笼、水井、谷仓等明器。独具特色的器物是人形五联罐、三圆柱形足水盂。 西晋时期的瓷器 西晋时期的青瓷,较之三国时期的青瓷,在烧造技术上又有了提高:依然使用石灰釉,但已掌握了釉中氧化铁的恰当比例,并基本控制了还原焰的烧成气氛。其鉴定特征是:胎质的质地比较细腻,胎色较深。釉色多为青色,色调稳定,而且有透视感。器型增加很多,除三国时的器型之外,新出了不少器型,如鸡头、羊头、虎头双耳罐,鹰形盘口壶,人形、熊形、兔形水注,辟邪水注,方形或圆形扁壶、三足盘、水盂,盥盆、瓷俑等。纹饰装饰普遍使用各种印、划或堆贴花纹,通常在器物的口沿或肩腹部划弦纹和压印斜方格网纹、连珠纹、禽兽纹等。器物上还常常堆贴铺首等立体纹饰,常与网纹、连珠纹带结合在一起,使之具有多层次的艺术效果。 断代提示西晋时期的青瓷,已受到佛教东传的影响,出现了佛造像、忍冬纹等佛教艺术的因子。 西晋时期的主要窑址 越窑 西晋时期的越窑青瓷,较之东汉晚期和三国时期青瓷区别较大。其鉴定特征如下:胎质:胎骨较以前稍厚,胎色较深,呈灰色或深灰色。釉色:普遍为青灰色,釉层厚而均匀。器型:此时的器型矮胖,端庄稳重。品种较多,除日常生活用瓷和文具、卫生用瓷之外,还有许多随葬的明器。主要有盘口壶、扁壶、鸡头壶、尊、罐、洗、盆、格、盒、灯、砚、水盂、唾壶、熏炉、虎子、猪栏、狗圈等。装饰:器身多以铺首、弦纹、斜方格网纹、连珠纹或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为装饰;器足多以刻画细腻的龙头、虎首、熊形来装饰。 瓯窑 胎质:较粗,胎色呈白色。釉色:青色,色淡,胎釉结合欠佳,常有剥釉现象。纹饰:较为简单,有弦纹、水波纹。器型:与同期越窑相同。 婺州窑 西晋前期青瓷类似三国时期的青瓷,西晋后期有较大变化,其特征是:胎质:用红色黏土作坯料,烧成后的胎呈深紫色或深灰色。釉面:在胎上使用化妆土,因此釉层滋润柔和,釉色青灰或青中泛黄。其釉面开裂和析晶的情况比以前使用瓷土做胎的瓷器还严重。器型:主要有盘口壶、罐、盆、碗、碟、簋、水盂、唾壶、虎子等日用器物;明器有谷仓、水井、谯斗、鸡笼、猪圈等。罐壶等肩部近平,上腹向下斜出,下腹向内聚敛,有别于其它瓷窑。 东晋时期的瓷器 东晋时期瓷器的最大特点是,青瓷与黑瓷共存,单一的青釉传统被突破。青瓷在西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造型更加丰富,装饰更加美观。其具有以下特征:青瓷生产开始普及,器型和装饰由繁复趋向简朴,注重经济使用。黑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青瓷与黑瓷的呈色剂都是铁元素,在工艺上设法加重铁釉着色,便能烧造成漆黑闪亮的黑瓷。早期的黑瓷呈色多为黑褐色,玻璃质感差,到东晋时期,浙江的德清窑才烧制成功真正的黑瓷。黑瓷的出现,丰富了釉装饰的内容。 东晋时期的主要窑址 越窑 东晋时期初期,越窑青瓷与西晋时期的风格相类;东晋中后期,越窑青瓷生产有扩大的趋势。其鉴定特征是:器型:偏重于日常用器,如餐饮具、文具、卫生用瓷,停烧以前曾大量烧造的随葬用明器。新出的器形有莲花尊、牛形灯、圆形格盘等。器形演变由西晋时的矮胖逐渐向高瘦发展,变得更为秀气。装饰:趋于简便,大多通体光素,仅在肩、颈、口沿等部位装饰一二道弦纹,少数器物上使用水波纹和莲瓣纹。西晋后期出现褐斑装饰,此时盛行。普遍在器物口沿、肩腹部醒目处和盖面上点彩,变幻出多姿多彩的优美图案。为以后的釉下彩绘瓷的烧造成功创造了条件。 瓯窑 东晋时期的瓯窑,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其鉴定特征如下:胎质:胎子细腻,呈白色。釉色:釉层厚而均匀;釉面大多呈淡青色,部分为青绿色,青黄釉少见;胎釉结合牢固。器型:以牛形灯、五联罐、褐彩盖罐等器为特色。纹饰:普遍使用褐彩,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器物口沿及肩腹部加几点褐彩,或者在器物的肩腹部褐色点彩组成各种图案;二是绘长条形褐彩,用毛笔绘彩,起笔细,收笔粗;线条的粗细长短视画面大小而定,盖面小条形褐彩就细小,器腹部大,条形褐彩就粗大。 断代提示用毛笔绘的条褐彩这种装饰手法是瓯窑独有的,为当时其它瓷窑所不见。 婺州窑 胎质:仍沿用西晋后期的红色黏土作坯,胎色较深,多呈深灰色或紫色。釉色:青黄色或青黄中泛一点褐色,釉面开裂,析出晶体较多。器型:主要有罐、壶、碗、碟、水盂、鸡头壶等器,不见明器。盘口壶腹部瘦长,肩腹采用柔和的圆弧形廓线,有别于其它瓷窑。 德清窑 德清窑位于浙江德清县的焦山、丁山、戴家山、陈家山等地,是浙江境内最早的黑瓷产地之一。虽然烧造历史很短,从东晋至南朝初年,仅一百多年时间。但由于它的产品青瓷黑瓷覆盖面较广,所以,在历史上仍很有影响。胎质:多为黑褐色,少数是灰色或白色的。釉面:青瓷釉色较深,一般呈青绿、豆青或青黄色,釉层均匀,具有较好的光泽。 黑瓷釉层厚,呈黑褐色或黄褐色,佳者釉面滋润,色黑如漆,釉光闪闪。器型:有碗、碟、盘、钵、盆、耳杯、盏托、罐、盘口壶、鸡头壶、唾壶、虎子、香炉、灯等器物。所产茶盏再配上浅盘形的盏托,成为时尚茶具。直筒形小盖罐和扁圆形的盖盒,也是独具特色的产品。纹饰:比较简单,通常是在器物的口沿和肩腹部划几道弦纹,或在青釉器上点上几点褐彩。 断代提示德清窑瓷器造型简朴实用,轮廓线柔和,风格与婺州窑相似,不像越窑瓷器那样挺拔。 南朝瓷器 南朝瓷器在两晋时期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创造出不同于前代的新风格。南方瓷业出现了闸钵烧造,青瓷已发展到很成熟阶段:在器形上,品种更加多样化;在器物造型上,趋于高大规整;在装饰上,改变了东晋时期的简单质朴,纹饰繁缛华丽,工艺细致精巧。 南朝主要窑址 越窑 南朝时期的越窑在制瓷工艺上与前期相比,没有多少变化,变化主要是在器型和纹饰方面。胎质:胎呈灰色,胎壁致密;有少数胎较松,呈土黄色。釉面:通体施青釉,釉色匀净。器型:主要有碗、盘、盏、壶、罐、盏托、唾壶、虎子、鸡头壶等器型。其代表性器物是青釉刻花壶,也是南北朝时期所独有的器形。该壶大口、折沿、短颈、圆腹、平地假圈足。肩围置流、柄以及二竖耳——流是短流,略弯;柄是短柄,上立,外翻;耳是复式系耳,双系耳耳孔较大。两侧系耳对称,管状短流与单柄相对。这种单柄壶是隋代注子的前身。纹饰:前期的褐色点彩依然流行,只是褐点小而密集。装饰纹样主要是刻划莲瓣纹,多为仰覆莲瓣。出现连续卷草花纹,即缠枝花纹;它是以植物的枝干或藤蔓为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于填充画面。这种装饰纹样循环往复,婉转流动,节奏鲜明。 断代提示莲花装饰在南朝青瓷中普遍使用,此期越窑在器物外壁或盘面常常划刻重线仰覆莲,而且最早使用卷草纹(缠枝花纹)。 瓯窑 釉色:普遍偏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胎釉结合还不如东晋。器型:与越窑相同。纹饰:常见弦纹、莲瓣纹和褐彩,其中褐彩使用最为普遍,最有特色,与东晋时期相似。 婺州窑 釉色:普遍呈青黄色,胎釉结合较差,容易剥落。器型:继承了东晋以来的造型和品种,碗、钵、盏的数量大增,出现盏托。 北朝瓷器 公元六世纪初叶的北朝时期(据考古发现,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范粹墓中的白瓷可能是最早发现的白瓷),中原地区也出现了本地烧造的白釉瓷器。从此之后,我国制瓷业便形成了两大系统——以浙江上虞一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主要烧造青瓷的南方瓷系;以中原(河南、河北、陕西)一带为中心发展起来的主要烧造白瓷的北方瓷系。北方出现馒头窑,窑温明显提高,烧制出的瓷器更坚硬。同时出现了许多新型窑具,例如高大粗壮的各种垫具,坯件叠烧时用的各种间隔具,等等。北朝瓷器全属于日常使用器物,如碗、盘、杯、缸、壶、瓶、盒等,很少陈设器和明器。生产的白瓷、青瓷、黑瓷都以素面为主,很少有纹饰。纹饰装饰主要是莲瓣纹、弦纹、划纹。北朝时期的青瓷,与南方青瓷相比,还处于初期阶段的烧制水平:胎质较疏松,胎骨厚重,釉色青灰,挂釉不到底,易于剥落。北朝时期的早期白瓷,胎料经过淘炼,比较细白,没有上化妆土。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厚处呈青色。由此可见白瓷脱胎青瓷的渊源关系。器型有碗、杯、长颈瓶、三系罐、四系罐等。北朝北齐时期,已能烧造成熟的黑瓷,改变了南方黑瓷独盛的局面。其胎骨比较坚硬细薄,有的釉色漆黑光亮,釉质均匀;有的釉层较厚,器上半部呈黑褐色,下半部呈茶褐色。器型有碗,四系缸、罐。 北朝主要窑址——寨里窑 斋里窑位于山东淄博市城东,其时代为北齐,是目前所发现的南北朝北方唯一的青瓷窑址。胎质:胎骨一般较薄,胎质粗糙,胎色灰白,火候较高(可能是用馒头窑烧制)。釉色:深浅不一,有带青褐色,有带青黄色;釉面厚薄不匀,多黑色斑点;胎釉结合不紧密,有剥釉现象。后期采用二次上釉法,釉层加厚,明亮光泽。器型:多为碗、盘、缸,其中直壁平底足碗数量最多。纹饰:多为刻划的莲瓣纹和同心圆纹。底足:多挖成内凹形。由于用三足支钉叠装焙烧,烧好的器物内底面留下难看的疤痕。 南北两大瓷系的产品特点 南方瓷系 1造型比较秀气,胎质颗粒较细,胎色瓦灰,有的略呈红色或黄色,气孔细,空隙度小,胎中黑少。 2瓷器胎料中的三氧化二铁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高于北方;二氧化硅的含量较北方为高;三氧化二铝和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北方瓷系为低。 3釉层青绿发翠,有的带暗黄色,有半木光。 4瓷器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在摄氏1200度左右。 北方瓷系 1造型比较新颖,器体高大粗犷;胎体厚重,胎色浅灰,颗粒粗糙,胎内有黑点和气孔,孔隙度大。 2瓷器胎料中的三氧化二铝含量较高,一般都在26%以上,最高达32%;二氧化钛的含量也高,超过1%;二氧化硅的含量较南方为低。所以,胎的呈色较南方瓷器的偏深一些。 3釉层较薄,玻璃质强,颜色灰中泛黄。 4瓷器烧成温度高,多在摄氏1200度~1300度。 隋唐五代时期的瓷器鉴定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业的空前发展,为隋唐时期的瓷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全国的大一统局面,又为隋唐瓷业的发展开辟出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南北朝时期所产生出的南北两大瓷系,在隋唐统一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下,双方有加快交流和交融的趋势,但它们毕竟是数百年对立时期的产物,难以在短时期内消弥两地在文化上的差异,以越窑为代表的青瓷系和以邢窑为代表的白瓷系,相对而立,自成体系,形成了唐代瓷业布局的“南青北白”的显著特征。 在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瓷器的审美情趣是以类玉为上,这不仅是受限于瓷器生产的时代条件,也是社会上层和文人的审美取向的必然结果。在唐人的某些诗句中,就大量用瓷器与玉器进行类比,明确表露了他们对单色瓷器的审美取向。如顾况的诗《茶赋》就有:“舒铁如金之鼎,越泥似玉之瓯”。是对“似玉”的越窑青瓷的赞美。又如杜甫的《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中有:“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是对“扣如哀玉”“胜霜雪”的大邑白瓷的感慨。基于此因,唐代茶圣陆羽在评价当时国内烧瓷水平最高的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时,认为“邢瓷类银,越瓷类玉”,故“邢不如越”,以“类玉”的越窑青瓷定为唐代瓷器的最上品。在越窑青瓷中又以晚唐五代至宋初被誉为“千峰翠色”的秘色瓷为最高水平。古人这种想往和喜爱玉质的审美意识,由来已久,它是中华文化自远古和三代就崇尚玉器观念的延续和发展。“昔者,君子自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栗,知也。廉而不岁,义也。垂之如队,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礼记·聘义》孔子云)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诗经·秦风·小戎》)。这种以玉来象征君子美德的观念,影响了中国历代君王和士大夫,然后成为社会的共识。在社会整体接受了以玉为宝贵的观念的大环境下,将玉的概念自然地引申到瓷器制作上,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于是,被授予了人格化的种种美好品质的玉,便成为唐五代瓷器品质高低的评判标准。 隋代主要窑址 贾壁村窑 窑址位于河北磁县峰峰矿区之西的贾壁村,是北方有代表性的青瓷窑场。胎质:分为两类,一类胎质细腻,颜色灰白,瓷化良好;一类胎质较粗,有黑色斑点,瓷化较差。釉质:胎质细腻者胎面施透明青绿色釉,流釉现象不显著;胎质较粗者胎面施青褐色釉,常有流釉现象。内外施釉,外部釉不及底。器型:器物一般胎体厚重,形体较大而不变形。器物成型主要是轮制,少数附件如砚足、罐系、把柄等是用模印、手捏而成。器物有碗、钵、高足盘、壶、罐、盂、砚等,其中以碗、钵、高足盘为最多。由于叠烧,器内均有三个支钉痕迹。纹饰:素面器为主,有的钵内划有花瓣纹和波浪纹。
衡水有 信得过
市博物馆
有图看看吗

文章TAG:范白线是什么县道白线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