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四大系统是什么

1、光源——发射待测元素的锐线光源; 2、原子化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变成原子蒸汽; 3、分光系统——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 4、检测系统——包括检测器、放大器和度数装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四大系统是什么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放在什么中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组成部分有光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样品是放在一个玻璃槽中,玻璃槽的四面中的两面材料不一样,玻璃槽的截面是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大学的实验室里有的,有条件的话你可以去大学的实验室里看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计是利用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区具有特征的吸收光谱,而对有机物质进行定性鉴定及定量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适用于测定金属离子和部分非金属离子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适用于测定有机化合物含量。具体使用什么仪器,要看测定什么而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放在什么中

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单色器位于火焰之后而紫外分光光度

在原子吸收光谱中 单色器的作用是把特征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所以得在进入检测前 火焰之后而在紫外分光中是把光源的光在通过试样之前使其转变成特征光然后检测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单色器分别置于吸收池的前面还是后面?为什么两者的单色器的位置不同?---答:紫外的,在吸收池之前;原子吸收的,在吸收池(吸收室)之后。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又称分光系统,此处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的谱线分开。 而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的作用是将复杂的白光按照波长的长短顺序分散为单色关的装置。 换句话说,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提供光源的是待测元素发出的谱线,不需要单色器去分光。而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中,单色器分光后要提供光源的。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为什么单色器位于火焰之后而紫外分光光度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发布者:睡过头太费劲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及维护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lgI/Io=-lgT=KCL,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应用一、实验部分    1.1、试剂  Cr标准溶液1000ug/ml    Cr空心阴极灯    1.2、仪器工作条件    干燥120℃,斜坡10s,保持10s,180℃,斜坡5s,保持10s;灰化1300℃,斜坡10s,保持15s;原子化2600℃,4s,停气;清洗2800℃,5s    1.3、标准使用溶液的配置    铬标准使用溶液: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mg/ml)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硝酸至刻度、此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在逐级稀释,可分别得到标准系列溶液如下:    铬:0ug/L、5.0.0ug/L、10.0ug/L、15.0ug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依椐处于气态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对该元素的原子共振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而建立的。该法具有检出限低(火熖法可达ng?cm–3级)准确度高(火熖法相对误差小于1%),选择性好(即干扰少)分析速度快等优点。在温度吸收光程,进样方式等实验条件固定时,样品产生的待测元素相基态原子对作为锐线光源的该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其吸光度(A)与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即 A=KC 式中,K为常数。据此,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及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又巳知标准溶液浓度,可作标准曲线,求得未知液中待测元素浓度。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Spectrometer)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锐线辐射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光电转换器及相应的检测装置)。 原子化器主要有两大类,即火焰原子化器和电热原子化器。火焰有多种火焰,目前普遍应用的是空气—乙炔火焰。电热原子化器普遍应用的是石墨炉原子化器,因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就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带石墨炉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前者原子化的温度在2100℃~2400℃之间,后者在2900℃~3000℃之间。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利用空气—乙炔测定的元素可达30多种,若使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测定的元素可达70多种。但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安全性较差,应用不普遍。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一般可检测到PPm级(10-6),精密度1%左右。国产的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都可配备各种型号的氢化物发生器(属电加热原子化器),利用氢化物发生器,可测定砷(As)、锑(Sb)、锗(Ge)、碲(Te)等元素。一般灵敏度在ng/ml级(10-9),相对标准偏差2%左右。汞(Hg)可用冷原子吸收法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测定近50种元素。石墨炉法,进样量少,灵敏度高,有的元素也可以分析到pg/ml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火焰原子化法的优点是:火焰原子化法的操作简便,重现性好,有效光程大,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灵敏度,因此应用广泛。缺点是:原子化效率低,灵敏度不够高,而且一般不能直接分析固体样品; 石墨炉原子化器的优点是:原子化效率高,在可调的高温下试样利用率 达100%,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适用于难熔元素的测定。缺点是:试样组成不均匀性的影响较大,测定精密度较低,共存化合物的干扰比火焰原子化法大,干扰背景比较严重,一般都需要校正背景。
要说什么呢, 我也只是听着这个术语觉得耳熟
想问什么呢?

6,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

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一、 实验目的:1、了解从鸡弹壳中得到Ca 2+ 的方法。 2、掌握EDTA溶液的标定方法和操作条件及其滴定Ca2+的原理及方法。 3、学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1、(1)EDTA标定原理:以氧化锌为基准物标定EDTA的条件是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为缓冲溶液中进行。 在此条件下,二甲酚橙程黄色,它与Zn2+络合物呈紫红色因为EDTA与锌离子形成的络合物更稳定,当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锌离子达到sp时,二甲酚橙被置换出,溶液由紫色变为黄色,即为终点。 EDTA滴定原理:在pH>12.5时,Mg2+生成Mg(OH)2 沉淀,在用沉淀掩蔽镁离子后,用EDTA单独滴定钙离子。钙指示剂与钙离子显红色,灵敏度高,在pH=12~13滴定钙离子,终点呈指示剂自身的蓝色。终点时反应为: CaIn— +H2Y2— =CaY2— + HIn2— + H+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离子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由待测元素空心阴极灯发射出一定强度和一定波长的特征谱线的光。当它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基态原子蒸汽的火焰时,部分特征谱线的光被吸收,而未被吸收的光经单色器,照射至光电检测器上,通过检测得到特征谱线光强被吸收的大小,即可得到试样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特征谱线被吸收的程度是可以用朗伯——比尔定律表示:A=K`c 式中,K`在一定条件下是一常数即吸光度(A)浓度(c)成正比。 标准曲线法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种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配置一系列标准溶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得到A~ c的标准曲线,然后测定试液的吸光度,通过A~c 曲线得到待测组分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小烧杯、玻璃棒、碱式滴定管、滴管、250ml容量瓶二个、250ml锥形瓶6个、25ml容量瓶6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空心阴极灯、10ml量筒一个、100ml量筒一个、洗瓶、25ml移液管、10ml吸量管、洗耳球、pH试纸、表面皿、400、250、100ml烧杯各一个、电子天平、滤纸若干,酒精灯,石棉网,试剂瓶;试剂有:6mol/LHCl、一只生鸡蛋、分析纯EDTA二钠盐、0.5%二甲酚橙、20%六亚甲基四胺、分析纯氧化锌固体、钙指示剂、NaOH、铬黑T、钙标准使用液(100ug/ml) 四、实验步骤、 方法一.EDTA滴定法 1、鸡蛋壳的溶解: 取一只鸡蛋壳洗净取出内膜,烘干,研碎称量其质量,然后将其放入小烧杯中,加入10ml6mol/L的HCl,微火加热将其溶解, 然后将小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2、(1)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a.浓度为0.1mol/L的EDTA标准溶液的配置:称取EDTA二钠盐1.9克,溶解于150~200ml温热的去离子水中,冷却后加入到试剂瓶中,稀释到500ml,摇匀。 b.锌标准溶液的配置:准确称取0.2克的分析纯ZnO固体试剂,置于100ml小烧杯中,先用少量去离子水润湿,然后加2ml 6mol/L的HCl溶液,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其溶解。将溶液定量转移到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线,摇匀。根据称取的ZnO质量计算出锌离子标准溶液的浓度。 c.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吸取25.00ml锌离子标准溶液,于250ml小烧杯中,加入1~2滴0.5%的二甲酚橙指示剂,滴加20%六亚甲基四胺溶液至溶液呈稳定的紫红色后再加2ml;然后用c(EDTA)= 0.01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即为终点,并记录所消耗的EDTA溶液体积。 按照以上方法重复滴定3次,要求极差小于0.05ml,根据标定时消耗的EDTA溶液的体积计算它的准确浓度。 (2)Ca2+ 的滴定:用移液管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调节溶液pH>12.5,充分摇匀,加入5滴钙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重复滴定3次,记录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 方法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钙含量: a.配置钙标准溶液系列 准确移取2.00、4.00、6.00、8.00、10.0ml钙标准使用掖,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到刻线,摇匀备用。 b.配置试样溶液 准确移取5.00ml250ml容量瓶中的钙离子溶液于25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c.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 通过钙标准工作曲线求得试样中钙
鸡蛋壳研碎,定量称量,盐酸溶样,高氯酸破坏有机质,定容。 1、常规法测定:EDTA容量法,指示剂:钙羧酸指示剂,直接滴定; 2、仪器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钙镁含量。
1.将eg蛋壳装进杯子里,并称杯子总质量mg 2.向杯里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再得到用的盐酸的质量ag 3.待盐酸与鸡蛋壳反应完后,称出此时杯子总质量bg 4.于是可得二氧化碳质量:m+a-b g。 5.然后根据化学式Caco3+2Hcl=Co2+Cacl2+H2o可得,(m+a-b)·100÷44得到Caco3质量。 6.钙质量为:40÷100*(Caco3质量) 7.再用钙质量÷eg
Ⅱ酸碱滴定法 掌握用酸碱滴定方法测定CaCO3的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二、实验原理 蛋壳中的碳酸盐能与 HCl 发生反应: CaCO3+2HCl=CaCl2+ CO2十 H2O 过量的酸可用标准 NaOH回滴,根据实际与 CaCO3反应的标准盐酸体积可求得蛋 壳中 CaO含量。 三、试剂 浓 HCl(A?R),NaOH(A?R),0.1%甲基橙。 四、实验内容 1、0.5mol?L-1 NaOH的配制:称 10gNaOH固体于小烧坏中,加蒸馏水溶解后,用 蒸馏水稀至 500mL,移至试剂瓶中,加橡皮塞,摇匀。
该研究将鸡蛋壳灰化后,将钙质转化为氯化钙,用乙二胺四醋酸二钠(0.05mmol/L)滴定液滴定测得含钙(Ca)量为26.99%(g/g).

7,简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楼主,您好。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也称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简称原子吸收法。它是应用特征光源所发射的特征光谱,通过试样蒸气时被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从辐射光强度的减弱程度,以确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分光光度法虽同属光谱分析法的范围,但分光光度法研究的对象是溶液中化合物的分子吸收,谱带较宽,是带状光谱;而原子吸收法是利用基态原子对特征辐射的吸收以测定试样中该元素的含量,吸收线很窄,呈线状光谱,因此它可在同一试样中分别测定多种元素。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使用的设备是怎样的? 用作原子吸收分析的仪器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原子吸收光谱仪。它主要由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及检测系统四个主要部分组成。详情请参考国家标准物质网www.rmhot.com (1)光源 一般采用空心阴极灯,它是一种低压辉光放电管,由一个空心圆筒形阴极和一个阳极组成。阴极由待测元素材料制成。当两极间加上一定电压时,阴极表面的待测金属原子被激发而射向阳极,便发射出特征光。这种特征光谱线宽度窄,干扰少,故称空心阴极灯为锐线光源。 (2)原子化系统 是将待测元素由化合态转变成原子蒸气的装置,可分为火焰原子化系统和无火焰原子化系统。火焰原子化系统一般采用预混合型原子化器,包括喷雾器、雾化室、燃烧器和火焰及气体供给部分。常用的无火焰原子化系统是电热高温石墨管原子化器,其原子化效率比火焰原子化器高得多,因此可大大提高测定灵敏度,但测定精密度比火焰原子化法差。 (3)分光系统又称单色器,主要由色散元件、凹面镜、狭缝等组成。它放在原子化系统之后,作用是将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与邻近谱线分开。色散元件一般为棱镜或光栅。 (4)检测系统 由光电倍增管、放大器、对数转换器、指示器(表头、数显器、记录仪及打印机等)和自动调节、自动校准等部分组成,是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并进行测量的装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分为单光束、双光束或多光束等类型。双光束型分光光度计采用旋转斩光器将光源辐射的特征光分成两束,一束为参比光束,不通过火焰,光强不变;另一束为测量光束,通过火焰,光强减弱。用半透半反射镜将两束光交替通过分光系统并送人检测系统测量,测定结果是两信号强度的比值。此法可大大减小光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克服了单光束型仪器因光源强度变化导致的基线漂移现象。但是,双光束型分光光度计结构复杂,外光路能量损失大,价格较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测量对象是呈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系由待测元素灯发出的特征谱线通过供试品经原子化产生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通过测定辐射光强度减弱的程度,求出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原子吸收一般遵循分光光度法的吸收定律,通常借比较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求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编辑本段一般要求 所用仪器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它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背景校正系统、自动进样系统和检测系统等组成。 1.光源:常用待测元素作为阴极的空心阴极灯。 2.原子化器 主要有四种类型: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及冷蒸气发生原子化器。 (1)火焰原子化器:由雾化器及燃烧灯头等主要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雾化成气溶胶后,再与燃气混合,进入燃烧灯头产生的火焰中,以干燥、蒸发、离解供试品,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燃烧火焰由不同种类的气体混合物产生,常用乙炔 空气火焰。改变燃气和助燃气的种类及比例可以控制火焰的温度,以获得较好的火焰稳定性和测定灵敏度。 (2)石墨炉原子化器:由电热石墨炉及电源等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干燥、灰化,再经高温原子化使待测元素形成基态原子。一般以石墨作为发热体,炉中通入保护气,以防氧化并能输送试样蒸气。 (3)氢化物发生原子化器:由氢化物发生器和原子吸收池组成,可用于砷、锗、铅、镉、硒、锡、锑等元素的测定。其功能是将待测元素在酸性介质中还原成低沸点、易受热分解的氢化物,再由载气导入由石英管、加热器等组成的原子吸收池,在吸收池中氢化物被加热分解,并形成基态原子。 (4)冷蒸气发生原子化器:由汞蒸气发生器和原子吸收池组成,专门用于汞的测定。其功能是将供试品溶液中的汞离子还原成汞蒸气,再由载气导入石英原子吸收池,进行测定。 3.单色器:其功能是从光源发射的电磁辐射中分离出所需要的电磁辐射,仪器光路应能保证有良好的光谱分辨率和在相当窄的光谱带(0.2nm)下正常工作的能力,波长范围一般为190.0~900.0nm。 4.检测系统:由检测器、信号处理器和指示记录器组成,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稳定性,并能及时跟踪吸收信号的急速变化。 5.背景校正系统:背景干扰是原子吸收测定中的常见现象。背景吸收通常来源于样品中的共存组分及其在原子化过程中形成的次生分子或原子的热发射、光吸收和光散射等。这些干扰在仪器设计时应设法予以克服。常用的背景校正法有 以下四种:连续光源(在紫外区通常用氘灯)、塞曼效应、自吸效应、非吸收线等。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必须注意背景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对测定的干扰。仪器某些工作条件(如波长、狭缝、原子化条件等)的变化可影响灵敏度、稳定程度和干扰情况。在火焰法原子吸收测定中可采用选择适宜的测定谱线和狭缝、改变火焰温度、加入络合剂或释放剂、采用标准加入法等方法消除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中可采用选择适宜的背景校正系统、加入适宜的基体改进剂等方法消除干扰。具体方法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选用。 编辑本段测定法第一法(标准曲线法) 在仪器推荐的浓度范围内,制备含待测元素的对照品溶液至少3 份,浓度依次递增,并分别加入各品种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的相应试剂,同时以相应试剂制备空白对照溶液。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依次测定空白对照溶液和各浓度对照品溶液的吸光度,记录读数。以每一浓度3 次吸光度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相应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使待测元素的估计浓度在标准曲线浓度范围内,测定吸光度,取3 次读数的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浓度,计算元素的含量。 第二法(标准加入法) 取同体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制备的供试品溶液 4份,分别置4 个同体积的量瓶中,除(1)号量瓶外,其他量瓶分别精密加入不同浓度的待测元素对照品溶液,分别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制成从零开始递增的一系列溶液。按上述标准曲线法自“将仪器按规定启动后”操作,测定吸光度,记录读数;将吸光度读数与相应的待测元素加入量作图,延长此直线至与含量轴的延长线相交,此交点与原点间的距离即相当于供试品溶液取用量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如图)。再以此计算供试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此法仅适用于第一法标准曲线呈线性并通过原点的情况。(图略)当用于杂质限度检查时,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制备供试品溶液;另取等量的供试品,加入限度量的待测元素溶液,制成对照品溶液。照上述标准曲线法操作,设对照品溶液的读数为a,供试品溶液的读数为b,b 值应小于(a-b)。

文章TAG: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屏网是什么原子  原子吸收  吸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