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急求

目的:了解建筑物基础承载情况,掌握建筑物沉降值;意义: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坍塌和裂缝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沉降观测 主要看楼哪些地方承重 一般点就设置在那 有6-12个都差不多吧

高层建筑物沉降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急求

2,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什么减小地基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发现不正常的沉降,例如不均匀沉降。减小地基沉降的措施有:1、防止地基灌水 2、做好钎探工作 3、按要求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使用时注意上下水漏水问题。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发现不正常的沉降,例如不均匀沉降.减小地基沉降的措施有:1、防止地基灌水 2、做好钎探工作 3、按要求进行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使用时注意上下水漏水问题.

建筑物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什么减小地基沉降的措施有哪些

3,建筑为什么要进行沉降测量

沉降测量最主要的作用:是观察建筑物随着楼层的不断增高而压缩地基,地基会出现沉降,那么在每个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就能看出建筑物是否发生了不均匀沉降,沉降值多大,要是大了就会造成建筑物倾斜。比如比萨斜塔。
观察建筑物随着楼层的不断增高而压缩地基,地基会出现沉降,那么在每个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就能看出建筑物是否发生了不均匀沉降,沉降值多大
建筑建到10米高或者3层就要进行第三方沉降变形测量

建筑为什么要进行沉降测量

4,建筑物沉降观测

沉降观测的次数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一般第一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设稳固后及时进行。民用建筑每增加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应在不同荷载阶段分别进行观测,整个施工时间的观测不得少于4次(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观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 个人建议主体施工时每二层楼板做一次
不是根据层数来吧,除临时建筑外,一般都要做沉降观测。 应该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地基条件差的建筑、设计有沉降要求的建筑进行观测,还有就是重要的构筑物。 像厂房、房屋、医院、剧场、学校、水塔、塔吊等等,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都做。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看建筑是否均匀沉降(也有要求限制沉降量的),因为不均匀沉降严重会导致建筑毁坏倒塌。
报建工程都要做

5,涵洞沉降设置的目的是什么

结构物设置沉降缝的目的是避免结构物因荷载或地基承载力不均匀而发生不均匀沉陷,产生不规则的多处裂缝,而使结构物破坏。设置沉降缝后,可限定结构物发生整齐、位置固定的裂缝,并可事先对沉降缝处予以处理;如有不均匀沉降,则将其限制在沉降缝处,有利于结构物的安全、稳定和对防渗(防止管内水流渗入涵洞基底或路基内,造成土质浸泡松软)。  沉降缝设置的位置和方向涵洞洞身、洞身与端墙、翼墙、进出水口急流槽交接处必须设置沉降缝,但无圬工基础的圆管涵仅于交接处设置沉降缝,洞身范围不设。具体设置位置视结构物和地基土的情况而定。  ①洞身沉降缝  一般每隔4—6m设置1处,但无基础涵洞仅在洞身涵节与出人口涵节间设置,缝宽一般3cm.两端与附属工程连接处也各设置1处。  ②其它沉降缝  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基础对地基的荷载发生较大变化处、基础填挖交界处、采用填石垫高基础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③岩石地基上的涵洞  凡置于岩石地基上的涵洞,不设沉降缝。  ④斜交涵洞  斜交涵洞洞口正做的,其沉降缝应与涵洞中心线垂直;斜交涵洞洞口斜做的,沉降缝与路基中心线平行;但拱涵与管涵的沉降缝,一律与涵洞轴线垂直。
注浆不能阻止变形,我看唯一只有返工了

6,什么是工程基坑监测建筑物沉降观测

建筑物沉降观测,指对被观测物体的高程变化所进行的测量。工程基坑监测是指在基坑工程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基坑支护体系及周边环境实施的监测、监控工作。有多种监测技术和信号传输处理方式。根据青冶工程(QYETC)技术人员的经验,一般有监控专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可视化监测软件等几类配套工具,反应时间可控制在1s范围内,采样频率可达100Hz,完全能够做到实时监测,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持。监测报表和监测报告1.工程概况2.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平面和立面布置图3.采用的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4.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5.监测结果分析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Technical Code for Monitoring of Building Foundation Pit Engineering,基坑监测的处理过程也可以分为以下过程:1.监测目的2.确定监测项目3.测点布置4.监测方法、主要仪器及精度要求5.监测频度6.监控报警7.数据处理及信息反馈。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在建筑基坑施工及使用期限内,对建筑基坑及周边环境实施的检查、监控工作。 1 开挖深度超过5m、或开挖深度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均应实施基坑工程监测。2 建筑基坑工程设计阶段应由设计方根据工程现场及基坑设计的具体情况,提出基坑工程监测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监测报警值等。3 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严格来说要肥槽土方回填土完成后方可停止观测,但若基坑周边变形监测结果长期稳定也可停止观测

7,对地基的沉降与稳定性进行监测的目的包括哪些

计算地基沉降量的目的是对构造基础设计考虑的主要指标 另外,还有考虑如果将地基作为支撑体,能否满足支撑条件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7-89)规范中要求,地基的沉降与稳定性进行监测的目的包括:1)保证地基及建筑物的施工安全;2)预测和控制沉降,帮助施工单位调节填土速度;3)验证各种设计参数和设计沉降量;2、基础沉降:建筑物和土工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或路堤的底面传递给地基,使天然土层原有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在附加的三向应力分量作用下,地基中产生了竖向、侧向和剪切变形,导致各点的竖向和侧向位移。地基表面的竖向变形称为地基沉降,或基础沉降。3、沉降监测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布设于建筑物上测点的高程,通过监测测点的高程变化来监测方法: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在周期性的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下沉量较大或不均匀沉降比较明显时,随时报告施工单位。根据建筑施工规程要求和地基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破坏的机理,一般应在建筑物围墙每个转折点连接处设一个监测点。4、地基稳定性包括抗滑移稳定和抗倾覆稳定。地基稳定性的调查内容主要有:地基主要持力层和特殊性岩土体的分布、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工程地质特性;现有建筑物基础类型和地基稳定性情况;现有基坑类型、规模和坑壁、坑底稳定状况;不良地基岩土体在工程作用下和基坑坑壁、坑底的变形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和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调查;采取的工程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调查。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的稳定程度。直接位于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岩、土体,称为地基。地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5、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变形监测是指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并提供变形分析预报的过程。6、变形监测的内容,应根据变形体的性质和地基情况决定。对水利工程建筑物主要观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渗透及裂缝观测,这些内容称为外部观测。为了了解建筑物(如大坝)内部结构的情况,还应对混凝土应力、钢筋应力、温度等进行观测,这些内容常称为内部观测,在进行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时,特别是对变形原因做物理解释时,必须将内、外观测资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文章TAG:沉降观测的目的是什么沉降  沉降观测  观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