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造卫星靠什么供电

卫星内部各种元件的正常运行靠太阳能电池供给,但是卫星本身变轨则需要靠喷射得到动力,电力是无法得到喷射能量的,需要利用卫星上储存的燃料或者压缩气体
太阳能呗。它不是有两片太阳能板吗?
你好!人在卫星发射到宇宙后是靠光能供电 因为在宇宙无法给它添加燃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太阳能,光能转换光电动能

人造卫星靠什么供电

2,我很喜欢宇宙很喜欢天体 我想考这方面的研究生 具体的专业是什么

举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大致上有如下34个专业:   交通、公路工程 地球与行星科学 海洋工程 管理科学 物理学 经济学 哲学 造船及海洋工程 政治学及政府 机械工程 人文研究 毒理学 建筑学 化工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 环境卫生工程 材料科学 外文文献 海洋学 人类学 音乐 电机及电子工程技术 航空航天工程 材料工程 土木工程 核工程 数学 历史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 计算机科学 工商管理 生物科学 语言学 化学 有没有看见那个地球与行星科学、那么理学院:大气与行星科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地球、数学系、物理系、应用生物科学计划等; 也许就是你要的
个人觉得值得,原因如下; 1.目前一些差不多的本科院校的毕业生都有机会进入县级以上的电业局工作,现在电网已经公开招聘。 2.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有能力,升职的速度越快,上研究生无疑是捷径 3.研究生会开拓你的视野,认识一些人,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4.华电的电力系统研究生很有竞争力,不要为了一个县电业局而哭泣 我觉得你自己心里已经做好打算,既然决定了就坚持走下去,不要后悔。加油!
什么考试、研究生、读书.......等等,我都是一路混过来的,别太相信这些,喜欢宇宙、喜欢天体,自己买一部天文望远镜就可以了,不过价格都是数十万元一部,最好就是去网络图书馆去了解宇宙和天体,这比上网更加详细

我很喜欢宇宙很喜欢天体 我想考这方面的研究生 具体的专业是什么

3,世界上第一个行星探测器是什么

水手2号1962年8月27日,第一个金星探侧器“水手2号”发射成功。12月14日,“水手2号”在距金星34838公里处飞过,完成了对金星的逼近考察,成为一颗人造行星,永远环绕太阳飞行,每345.9天绕太阳一周。人们发射了人造卫星以后不久,就开始了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开始,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屡次失败。直到1962年8月27日,第一个金星探侧器“水手2号”发射成功。12月14日,“水手2号”在距金星34838公里处飞过,完成了对金星的逼近考察,成为一颗人造行星,永远环绕太阳飞行,每345.9天绕太阳一周。“水手2号”探测器于1962年8月27日成功从发射场上发射。 做为“水手1号”太空船备份的“水手2号”(MARINER 2)重量为202.80 kg,其任务在于试图飞越金星并传回此行星之大气、磁场以及质量等数据。从地面发射之后,水手2号首先进入的是118公里的地球轨道。980秒后火箭第二级启动,水手2号开始进入转移轨道。发射后44分钟,太阳能电池完全展开。8月29日,各种科学仪器开始工作。9月8日,水手2号突然失去了姿态控制,但3分钟后又恢复了过来,这可能是由于某个部件的碰撞造成的。10月31日,太阳能电池不能正常工作,科学仪器也因此被迫关闭。一周后太阳能电池恢复正常,然而在11月15日太阳能电池又出现了问题。幸运的是此时水手2号已近足够接近太阳,所获得的电力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12月14日,雷达系统开始工作,水手2号开始以30°的角度接近金星。其距离金星最近的时刻为世界标准时1962年12月14日19点59分28秒,此时的高度为34773公里。之后水手2号开始进入日心轨道。世界标准时1963年1月3日7点是最后一次接收到它发回信号的时间。根据其发回的数据,科学家们估计金星上覆盖着厚达60公里的二氧化碳大气层,金星表面温度大概在425摄氏度。在1962年12月14日“水手2号”以距金星34 773 km的距离通过金星,并于1963年1月3日前持续不断地传回所侦测之资料,整体而言此行之任务算是极为成功,目前“水手2号”仍然运行于太阳轨道中。

世界上第一个行星探测器是什么

4,2012科学来讲究竟有什么特殊的

对2012太阳风暴的研究已经在英国卫报上有了预测。 其带来的危害很可能是毁灭性的 。太阳风暴造成危害的例子:2003年10月底11月初万圣节时期,太阳风暴是30年来最强的一次,在北欧造成大停电,使许多飞机航线改道而每一航班损失美金一到十万元,而且美国还损失价值美金6.4亿元的ADEOS-2宇宙飞船;而下一次的2012太阳风暴预期更为强烈,地球磁气圈更为薄弱,全球电讯将受干扰、飞机航线若不改道将失事、电力供输将中断,其它和电磁有关的各种运作都可能失常。 科学家的语言只是告诉我们,目前能够预测的是,2012年是下一次太阳黑子高峰期,还可能会有电力系统与人造卫星受到冲击,先做好心理准备面对吧!
平常心平常心,2012?电影罢了,看看乐呵乐呵感受一下特效,思考一下人生,明天啊,还是该干嘛干嘛,能毁灭地球的原因: 1.战争.目前为止世界相对稳定,几十年内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2.剧烈地质运动.地球现在已经处于中年期了,不会像早期那样发生剧烈的地质运动了 3.冰川季.准确的说,这个并不会毁灭地球,而是毁灭物种,就像人类出现之前的上一个冰川季一样,地球上大部分物种都灭绝了. 4.小行星撞击地球.目前来讲,能够撞击地球并且毁灭之的小行星的确很多,但是,这样大质量的星体,在与地球撞击之前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就可以被观测到了,记得几年前的小行星撞击木星时间一样,科学家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追踪那个小行星了.所以说这个也不可能 5.外星人入侵. 这个...一般人不会信吧?而且他们为什么要在2012年12月21日入侵地球?为什么要毁灭地球?这种事发生的几率简直跟你走大街上会被世界小姐强暴的几率一样了... 6.太阳的剧烈活动.根据科学家推测,现在的太阳正处于中年期,当它内部的氢被燃烧殆尽的时候,会发生一次波及整个太阳系的大爆发,从那以后,太阳会变成一颗红巨星,并慢慢坍塌,最终成为一颗无光无热引力超强的白矮星.但是....那得等待50亿年后... 综上所述,地球短时间内不会毁灭...你该干啥干啥去吧... 不过...还有一点要指出,这个预言我想大家都理解错了,玛雅人以其天文学的发达著称,所以,他们所说的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12月22日的黎明不会到来,可能是对将来的一次日全食的预言...

5,宇宙中什么现象会让地球所有电力系统全部瘫痪

网络文摘一次强大的日冕物质抛射能生成巨大的导体,这可能造成地球电力系统的超载,从而破坏整个系统。 接着我们将清楚地看到,一次强烈的日冕物质抛射过后情况有多糟糕. 虽然单一的太阳耀斑活动不足以对地球造成影响,但是强大的日冕物质抛射就得另当别论了。而事实上,这也有过先例,只是当时人们没有先进的电子设备,而即便有了,那时的人们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依赖它们。 一次强大的太阳风暴可能导致整个地球的电力系统瘫痪。 1859年,一场强大的日冕物质抛射在地球磁层周围引起了强烈的磁场波动。其结果就是,生活在古巴的人们目睹了北极光现象,而指南针和电报系统随之瘫痪,它的威力如此强大以至于引发了磁暴。当时的科学家和学者对所有可能引起混乱的起因进行辩论,现在我们当然知道是日冕物质抛射搞的鬼了,但当时的人们还没有这种概念。今天,人们比1859年更依赖电子设备和电力。如果遭到类似的袭击,人类将会更加麻烦,因为巨大的磁力将诱导任何大型导体,包括电力变压器和电网。 但这还不算太坏。即便北美电网的荷载几乎接近于磁暴的能量,它也难以承载太阳风暴增加的电力负荷。电力线会因为电压过大而弯曲下垂,甚至有可能“啪”的一下突然折断,而大规模的停电也很可能影响到大陆上的多数人们。电磁波动还会干扰无线电信号,通信和卫星系统都将崩溃。 修复这些损失可能会花费几个月或几星期的时间,但在此期间,人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此紧急救援行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电磁波动可能并不会破坏像手机、电脑这些个人电子设备,但局域通信网络却可能已经损坏。换句话说,小的电子设备可能还可以使用,但失去了电力网、通信网这些服务,它们也将变为废物。 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影响您的电脑并导致故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简单的重新启动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随着电网被破坏,电源充电就会受到限制,一旦存储的电用完了,我们就束手无策了。
强大的太阳风暴
只能外星人出现才能让全世界的电力系统瘫痪,这种事情不会发生的,电影里都是想象出来的。
我只能从文科的角度出发作出以下解答:会有新的物种取代人类,地球继续旋转 采纳哦
应该是超强的电磁暴吧,它的能量非常强大,如果地球遇到了可能会引起全球所有电力系统瘫痪。

6,圣经有提到吗

圣经预言,在世界末期的时候,会有天象的变动和地的大震动;在前三年半,及后三年半的末期都有。换一句话说,就是主公开降临之前,及公开降临之后都会发生。第六印及第七印的前五个号筒,都是属于主公开降临之前的事,乃记载在约珥书二章30~31节,三章16~17节,和路加福音二十章11节。至于马太福音二十四29~30节所记载的,是指后三年半大灾难末期的事。   启示录第六章 6:12 揭开第六印的时候,我又看见地大震动,日头变黑像毛布,满月变红像血; 6:13 天上的星辰坠落于地,如同无花果树被大风摇动,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样。 6:14 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所记载的天象变动,和地大震动是世界末期的序幕揭开。虽然历代以来曾经局部发生过大地震,火山爆发,以致日头变黑像毛巾,满月变红像血,也曾有流星群坠落过;但这一切还不至于使普天下的人受试炼。至于天就挪移,好象书卷被卷起来,山领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则还未曾发生过。可见要来的天灾地变是何等的厉害,何等的恐怖骇人。因此到那日,上至君王,下至平民老百姓,各人的良心都会受控告而自责,各个不敢面对坐宝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
有世界末日,但除了神,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
圣经上没有提到类似的事情,但是圣经却告诉我们诸天诉说祂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世间万物都在诉说神创造的大功,这是圣经教导我们的基督徒当有的世界观,圣经里并不需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提到,要不那就是大英百科全书了,同样有些事情没有提到,也不能就因此断定圣经不全,或者我们的神不存在。 我们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我信科学,但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科学,就觉得科学能解释一起,实际上科学与我们所信得神并不冲突,我们藉着科学可以更加认识我们身边神所创造的这个美丽世界,让我们更加认识神创造的奇妙。 同时你希望把这些科学的道理在圣经中找到答案,容易进入中世纪天主教科学会的误区,希望藉着科学的方法解释圣经中的神迹,从而证明神的存在。其实神的存在是不需要证明的,你认为人既然是受造的,能凭自己有限的智慧,去证明造物主的存在吗? 所以这点上我比较赞成伽利略的看法,他虽然是个科学家但他同样也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在所提出的日心说遭到教会逼迫的时候,他说:把神学的事情交给神学院去研究,而把科学的事情交给我们科学家来做。 所以我们基督徒也同样应该如此在坚定自己的同时,也应该学习科学知识,并且不要生硬的把一些圣经的启示用一些科学知识来解释。 最后简单解释一下你所说的那几件事,关于两级交换,目前来说就我所看过的资料并没有这样的事,但是确实在一些地方地磁有一些异常的扰动,同时这些地方也不是一定就有灾难,至少目前并没有找出地震与地磁变换之间直接的关系。太阳风暴本身就存在,每时每刻太阳都在不断的向外散射一些粒子,形成太阳风暴,太阳风暴极大时会对大气层中我们通信传播的主要通道电离层产生影响,导致通信问题这个是必然的,但是对电力似乎没有什么影响。而关于九星一线那个是天文奇观,九大行星连成一条线确实会因为行星间引力的变化产生一些对于潮汐的影响,但是并非很多人所说的世界末日或者怎么样。 希望你不但能在圣经的真理上有所追求,也能认真的学习科学知识,愿主带领你。
绝对没有。
没提到过

7,生活中的新能源

能源是发展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它们以及从它们中分离出来的各种燃料照亮了我们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变得美丽多姿。然而,这些资源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按照目前这些能源的消耗速度,并考虑人口增长等因素,有人估计石油和天然气不过几十年,煤不过几百年就会消耗完。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节约开发现有的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和开发如太阳能、氢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新的能源。1.太阳能太阳照射到地面的能量相当于全球能耗的1.6万倍,既无污染,又是永久性能源。可惜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密度太低,只有1kW/m2,还受气候影响。太阳能的利用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热能的直接利用,如利用镜面或反射槽将太阳光聚焦在收集器上,由中间介质吸热产生蒸汽,推动气轮机组发电;另一种形式是利用小型太阳能装置为房屋采暖供热,现己大量应用。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太阳能,如美国“百万屋顶”计划、日本“600个屋顶”太阳能电池系统等。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开发应把太阳能的利用列为重点,因为西部地区日照好、居民分散,适合发展太阳能。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一个异想天开的计划,就是在同步人造卫星上装两个16km2的电池板和聚光系统,将所获电能用微波传到地面。由于在大气层外阳光强度比地面高1.4倍,又不受气候影响,据估计,由此得到的电能成本可与常规电能相比。2.氢能氢被认为是理想能源,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但是氢作为能源,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氢的来源,只能通过电解水,太阳能分解水,生物制氢,以及化工、冶金等流程制氢,这就需要消耗能源;二是氢在存储、运输及应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加上氢对材料产生氢脆、氢腐蚀,以及氢渗漏等,所以近年来对储氢材料的研究很多。一种储氢方式是将材料与氢结合成为氢化物,需要时加热放氢,放完后还可继续充氢。同时储氢材料又是高能蓄电池的负极。目前正在研究的纳米碳管,因其储氢能力大而受到广泛关注。3.核能原子核在聚变和裂变时,能放出巨大的能量,简称核能。核裂变的燃料是铀、钚等物质,核聚变的燃料是氘、氚等物质。有些物质,例如钍,本身并非核燃料,但经过核反应可以转化为核燃料。核能不仅单位质量产生的能量大,而且资源丰富。据初步统计,地球上已勘探到的铀矿和钍矿资源,按蕴藏的能量计算,相当于地壳中有机燃料能量的20倍,如果将可控聚变反应产生能量用于工业,那么人类就更不必为能源供应担忧了。核能发电是利用核能的重要形式。从廿世纪50年代第一座核电站建成以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许多国家先后建造了核电站。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约441座核电站,发电容量约为3.6亿千瓦。预计到2030年,世界核电站总数将达到1000座,核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可以预期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核电将成为电力工业的支柱。核能除了用来发电外,还可以作为船舶、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的动力能源。特别是核动力不需要空气助燃,因而它在地下、水下、空间等缺乏空气的环境下作为特殊动力,它将是人类开发海底世界的理想能源。4.地热能地热能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能源,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其储量比目前人们所利用的总量多很多倍,而且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该区域也是火山和地震多发区。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在有些地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自史前起它们就已被用于洗浴和蒸煮。通过钻井,这些热能可以从地下的储层引入水池、房间、温室和发电站。这种热能的储量相当大。不过,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来说比较分散,开发难度大。5.潮汐能潮汐能是以位能形态出现的海洋能,是指海水潮涨和潮落形成的水的势能。海水涨落的潮汐现象是由地球和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在海洋中,月球的引力使地球的向月面和背月面的水位升高。由于地球的旋转,这种水位的上升以周期为12小时25分和振幅小于1m的深海波浪形式由东向西传播。太阳引力的作用与此相似,但是作用力小些,其周期为12小时。当太阳、月球和地球在一条直线上时,就产生大潮;当它们成直角时,就产生小潮。同时地表的海水又受到地球运动离心力的作用,月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正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引潮力。除月球、太阳外,其他天体对地球同样会产生引潮力。世界上潮差的较大值约为13~15m,但一般说来,平均潮差在3m以上就有实际应用价值。潮汐是因地而异的,不同的地区常有不同的潮汐系统,它们都是从深海潮波获取能量,只有出现大潮,能量集中时,并且在地理条件适于建造潮汐电站的地方,从潮汐中提取能量才有可能。我国海岸线曲折,沿海还有6000多个大小岛屿,组成1.4×104km的海岸线,漫长的海岸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潮汐能资源。我国潮汐能的理论蕴藏量达1.1×108kw,其中浙江、福建两省蕴藏量最大,约占全国的80.9%。6.风能太阳能在地面上约2%转变为风能,全球风力用于发电功率可达11.3万亿kW,很有发展前景。风能与风速密切相关,我国沿海与西北地区的风力资源丰富,大有作为,但风车材料是关键。一个2.5MW的风车,转子叶片直径要80m,包括传动箱的总重达30t;风车高近百米,用材几百吨。风车叶片要有足够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目前主要采用玻璃钢或碳纤维增强塑料,正向增强木材发展。虽然风能发电装置造价较高,但电价可与常规能源相比。
上网去搜世博低炭馆,那里面有很多系统的新能源利用,还有我国西部风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长江黄河地区水能的开发利用,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利用也是个典型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近年来,在各国的新能源开发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目前的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行8年,电厂的发电成本虽高于其它发电方式,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目前,美、英、印度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且均运行良好。可燃冰:这是一种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据测算,可燃冰的蕴藏量比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从泥炭到褐煤,每吨煤产生68m3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产生130m3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产生400m3气。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第四代核能源:当今,世界科学家已研制出利用正反物质的核聚变,来制造出无任何污染的新型核能源。正反物质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间,灰飞烟灭,此时,会产生高当量的冲击波以及光辐射能。这种强大的光辐射能可转化为热能,如果能够控制正反物质的核反应强度,来作为人类的新型能源,那将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场伟大的能源革命。新能源的发展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TAG:宇宙电网是做什么的宇宙  电网  做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