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江西南昌有个叫牌楼秦的地方吗

你说的是不是新建县牌楼啊? 不是叫牌楼秦 也没有牌楼秦这个地方 新建县的牌楼是一个地名 没有其他的意义
没有
没听过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江西南昌有个叫牌楼秦的地方吗

2,谁知道苍山县天下第一蒜的牌坊在什么地方

,苍山大蒜入选99昆明世博会获银奖,99年5月,被中国特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大蒜之乡”。苍山大蒜已成为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28个乡镇中有15个乡镇成片种植,万亩以上的基地就有10个,天下第一蒜门楼位于神山镇驻地
不明白啊 = =!

谁知道苍山县天下第一蒜的牌坊在什么地方

3,南乐八大牌坊在哪

被誉为冀鲁豫边区二绝的“大名好城墙,南乐好牌坊”,名不虚传。大名城墙姑且不论,南乐牌坊实为豫北一大奇秀。南乐牌坊究竟有多少,史无详载,据现有资料所知,南乐县除名宦坊外,尚有孝行坊三,二在五楼村,一在县城南街;贞节坊十四,五在城内,余在大屯、孙黑、五花营、近德固、古宁甫、吴村、千口、小翟、千佛村。另有闺烈流芳坊在城南关,春秋高坊在平邑,群坊遍及县境。南乐县城有坊三十,计东街七,南街十四,南关二,西街一,北街三,十字街一,文庙前二。立坊多者,工部尚书李从心五,魏家五,董俊二,瑞澄二,余者聂聪、石鼎、梁天奇、牛火昆 、杨呈瑞、石富、武经女等人各一。在其三十坊中,雕艺精致者十二。十二牌坊各为:丹桂秋香坊:位东街,为云南按察吏董俊立;豸秀承恩坊:位东街,为大理寺卿梁天奇立;科贡联芳坊:位东街,为裕州知州石鼎及石富、石金立;一代名臣坊:位南街,为都察院御史魏允贞立;四世一品坊:位南街,为东阁大学士魏广微及上世立;三世中丞坊:位南街,为工部尚书李从心及上世立;四世一品坊:位南街,为李从心及上世立;疏瀹九河坊:位南街,为李从心立;总督三边坊:位南街,为李从心立;青云接武坊:位南街,为李从心立;解云会魁坊:位北街,为吏部主事魏允中立;人瑞百龄坊:位十字街,为允贞父青州通判魏怡立。南乐牌坊多为明后期和清前期所建,分木质结构和石质结构或二者兼之。木构坊为纯木扣合,朱漆涂拱,金箔贴额;石构坊为纯石嵌砌,珍禽活现,瑞兽如生。南乐群坊林立,争奇竞秀,宏伟峻拔,古朴壮观,把个区区小城点缀得古色古香,游观者击掌叫绝。“七垄庙、八虎街、十二牌坊、八大槐”合称南乐四大名胜。
搜一下:南乐八大牌坊在哪

南乐八大牌坊在哪

4,棠樾牌坊群的牌坊分别叫什么名字

位于歙县富碣乡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三座明坊为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鲍灿坊族表明弘治年间孝子鲍灿,坊阔9.54米,进深3.54米,高8.86米,建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近楼的栏心板镌有精致的图案,梢间横坊各刻三攒斗拱,搂刻通明,下有高浮雕狮子滚球飘带纹饰的月梁。四柱的嗓墩,安放在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慈孝里坊硅表宋未处士鲍宗岩、鲍寿孙父子,建于1501年,1777年重修。坊阔8.57米,进深2.53米,高9.60米。明间额枋较低,平板枋以上为枋木结构的一排斗拱支撑挑檐。明间二柱不通头。垫拱板朴质无华,加固了挑檐的基础,厚重相宜。鲍象贤尚书坊雄表兵部左侍郎鲍象贤,建于明天启年间。四座清坊为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乐善好施坊、鲍父渊节孝坊、鲍运昌孝子坊。四座坊均为冲天柱式,结构类似,大小枋额都不加纹饰,惟挑檐下的拱板,镂刻有花纹图案。月梁上的绦环与雀替也相应雕刻有精致的纹样。粗大的梁柱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古牌坊周围伴以古祠堂、古民居、古亭居、古亭阁、在广阔的田园风光、秀丽的山光水色映照下,使棠樾牌坊群成为天然的影视基地。《红楼梦》,《烟锁重楼》等三十多部影视名剧在此拍摄。 在歙县西乡,距歙县城12华里有村曰“棠樾”,棠樾村明清时外出行商的人颇多,有的成为世袭的官商门第,“上交天子”,“藏镪百万”。他们出巨资在棠樾故里,修造了一系列以巩固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建筑物,牌坊群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棠樾村东端甬道上,井然有序志地屹立着七座牌坊,拔地而起,古朴典雅,蔚为壮观,自然地构成牌坊群,使参观者叹为观止。 棠樾牌坊群 追溯一下歙县的历史,正如《安徽通志》记载的,歙县“地狭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往往仰给四方”,这是历史上形成徽商的原因。明清时期,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在挥霍享乐之余,“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并在一定程度上资助亲友,养老恤贫,以及从事修桥补路等公益事业。棠樾牌坊群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棠樾七座牌坊,有明建三座,清建四座。牌坊,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崇高荣誉的象征,这些牌坊就是皇帝为旌表棠樾村民的“忠孝节义”等气节而准予建造。它们虽有不同时代的建筑特点,却又表现了共同的徽派石雕风格,最重要的是,它们并非以某一座牌坊的单体挑战独一无二的权威,而是用这样的连续七座牌坊相互唱和,以石头的群体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地域文化特色。棠樾牌坊群:传承忠孝节义伦理道德 勾勒徽州文化 牌坊,是历史授予黄山的勋音。历史上,黄山(徽州)英才辈出,代不乏人,诞生过李廷、朱熹、毕升、胡开文、王茂荫、戴震、胡适、陶行知、黄宾虹等一大批杰出人物。仅歙县一地,明清两代就有542个进士,1531个举人,“父子尚书”、“同胞翰林”流誉乡里,“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成为美淡;尤其是在这程朱理学的故乡,妇女受封建的“节烈”观念残害至深,出现过一大批以《儒林外我》中王三姑娘为代表的节妇烈女。旧时代为旌表这些“忠孝节义”的“优秀”人物,黄山市各地都建有大量的牌坊。这些历史的陈迹虽屡遭破坏、至今仍有100多座完好地保存着。棠樾牌坊群就是其中的代表。 棠樾牌坊群共有7座牌坊依次排列,明代3座,清代4座,勾勒出封建社会“忠孝节义”伦理道理的概貌。其中一座明代牌坊,横匾上镌刻“御制慈孝里”几个大字,为皇帝表彰徽商鲍寿逊父子而建。据史书记载,元代歙县守将李达率部叛乱,烧杀掳掠。棠樾鲍氏父子被乱军所获,并要二人杀一,请他们决定谁死谁生。孰料父子争死,以求他生,感天动地、连乱军也不忍下刀。后朝廷为旌表他们,赐建此坊。清乾隆皇帝也曾为鲍氏宗祠题联曰:“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又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输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在歙县众多的牌坊之中,这种“以商入仕,以仕保商”,政治与经济互为融贯的密切关系屡屡可见。棠樾牌坊群雄伟壮观,全国罕见,1981年9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棠樾牌坊群旁有两座祠堂,一为鲍氏敦本堂祠,俗称男祠,另一为鲍氏妣祠,又名清懿堂,俗称女祠,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其中女祠一破“女人不进祠堂”的旧例,为国内罕见。
位于歙县富碣乡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三座明坊为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鲍灿坊族表明弘治年间孝子鲍灿,坊阔9.54米,进深3.54米,高8.86米,建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重修。近楼的栏心板镌有精致的图案,梢间横坊各刻三攒斗拱,搂刻通明,下有高浮雕狮子滚球飘带纹饰的月梁。四柱的嗓墩,安放在较高的台基上。整座牌坊典雅厚重。慈孝里坊硅表宋未处士鲍宗岩、鲍寿孙父子,建于1501年,1777年重修。坊阔8.57米,进深2.53米,高9.60米。明间额枋较低,平板枋以上为枋木结构的一排斗拱支撑挑檐。明间二柱不通头。垫拱板朴质无华,加固了挑檐的基础,厚重相宜。鲍象贤尚书坊雄表兵部左侍郎鲍象贤,建于明天启年间。四座清坊为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乐善好施坊、鲍父渊节孝坊、鲍运昌孝子坊。四座坊均为冲天柱式,结构类似,大小枋额都不加纹饰,惟挑檐下的拱板,镂刻有花纹图案。月梁上的绦环与雀替也相应雕刻有精致的纹样。粗大的梁柱平琢浑磨,不事雕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TAG:江西  哪里  要建  牌坊  江西哪里要建牌坊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