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戒毒所在什么地方,跏趺坐的功德及重要如何克服腿子疼宣化上人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2-06 13:19:06
本文目录一览
1,跏趺坐的功德及重要如何克服腿子疼宣化上人
(节选自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宣化上人讲述卷四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在扬州高旻寺坐禅的人,最守时间的规矩。以香代替时钟,到止静的时候,就止静;到开静的时候,就开静,一分钟也不错,所以称为高旻香。凡是在这两寺参过禅、打过坐的人,经过大冶洪炉,千锤百炼出金刚。虚云老和尚,就在高旻寺参禅而开悟。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所有金刚护法神,都来保护你。所有天魔知难而退,离你远远的。所有恶鬼向你叩头。今天讲个公案:从前有位和尚,专为死人念经,维持生活,所以称为赶经忏。有一天,他为死人做完法会,半夜的时候,他便回庙。走到河边,天降大雨,他在桥下避雨。心血来潮,便结双跏趺坐。此时,来了两个鬼,见他是个金塔,因为塔中皆供养佛舍利,乃顶礼叩拜。不久,和尚觉得腿痛,将双跏趺变成单跏趺,二鬼抬头一看,金塔成为银塔,但也不计较,照拜不误。未几,和尚觉得腿还是痛,遂改变成如意坐(即是将双脚放下)。二鬼一看,银塔已变成泥巴堆了!二鬼大怒,要打泥巴堆。和尚一看,吓得魂飞天外,出一身冷汗。于是即刻恢复双跏趺坐。二鬼一看,又是金塔,便拜到鸡鸣而去。从此之后,和尚放弃赶经忏,专心修禅,不久明心见性,自称鬼逼禅师。 这个公案乃是传说,无法证实。可是,结跏趺坐,功夫纯熟,而自知时至的情形,却有真实的例证。如何克服腿子疼 初学的人腿子疼是很正常的,这属于调身的范围,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初学者入坐后五分钟到二十分钟那是最佳状态。二十分钟以后,如果腿子疼,心也都乱了,坚持不住了,那个时候状态已经不行了,所以就不要勉强。初学者一般在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时候下座,这样会对打坐有信心和有兴趣,能让自己一有时间就去坐。开始打坐时一定不要让自己见到座位就害怕。坐的时候也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但最少要十分钟。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不动,让这十分钟坐下来非常轻松,有非常良好的感觉,这样才有信心去坐。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就再加五分钟,坐十五分钟。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坐到第六周,半个小时下来很轻松,就在那个半小时的基础上去坐,起码三个月,五个月以后,再慢慢加到一个小时。这样我们坐的时候就容易收摄我们的身心,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不至于对打坐这件事产生畏难之心,从而失去信心。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的身心就会柔软,腿子疼也能慢慢适应。这种方法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大家可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入坐以后十分钟左右是最佳的精神状态,可以自己试。这个虽然不是技巧问题,只是一种数量上的把握,但它非常的重要。平时一定要注意练腿子。比如说坐在那里看书,可以把腿子盘起来;打电脑的时候,可以把腿盘起来;坐在沙发上,沙发宽一点,也可以把腿盘起来……只要是能盘腿子的时候就把腿子盘起来。这对于现代坐办公室的人特别管用,既不会影响工作,又能锻炼腿子。应该知道,疼是因为血脉没有打通的原因,如果血脉打通了,疼不但会消失,而且人会非常舒服。如果这个时候不对抗,或者说装死。那么,疼痛的确不会很快消失,但是疼痛会慢慢麻木或者减轻。时间长了血脉会被打通,所以自己常常是建议大家拼命忍住不动。尤其是对抗方面最能使得腿子疼。因为我们的心刚强,我们就有能力去对抗。当我们觉得有块肌肉很疼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会调动边上的那块肌肉去放松它,试图通过放松使得很疼的肌肉不再疼痛。事实上适得其反,原先疼的肌肉还没有缓过来,被调动起来的肌肉也疼起来了。结果就堕入死循环,浑身疼。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用功越专注的时候越感觉不到腿子疼。包括现在也是这样,现在并不是腿子不疼了,而是自己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装死;如何放下;如何不理它;如何不对抗……其实,每一次长时间地打坐后下坐,腿子也是疼得厉害,只是会忍耐了,所以表面上好像不疼。 这个时候腿子不是不疼了,而是一门心思专注在用功上了,心不跑了,所以腿子才不疼了。先是坐半个小时不疼,然后是盘得紧点半个小时不疼。再是盘松点一个小时不疼,然后盘得紧点一个小时不疼……体光老和尚说他坐了十年后才坐一夜不疼,而且是在坐三、四个小时的时候最舒服。所以只有等百脉都通了,才可以不疼;才可以得定。这在自己身上是有过亲身体会的。刚出家的时候参加业务培训,疼死也不翻腿子,结果疼死过两回。第一回在实在没有力气对抗之后,感觉脚上的血脉有所通畅,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舒服。第二回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直趴在座上直到开静,基本上是爬着下的座。隔年到云居山业务培训,有天也是疼得死去活来,再也没有力气抵抗。过了一会儿,两腿之间的血液突然像洪水一样地翻滚,热热的血液还从两肋往上窜,从两边的腋下直窜到头顶,体会到人生从未有过的痛快。后来再也没有这种体会,只是在腿子很疼的时候,过一段时间会小通一下,也是非常地舒服。有段时间还爱上了腿子疼,往往有意把腿子盘得紧紧的,希望体验这种感觉。所以,我们不要怕腿子疼,不但自己要在家努力锻炼腿子,还要积极参加禅七等集体共坐的机会。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家容易懈怠,只有参加集体的共坐,才能在严格环境里面,锻炼自己的身心。当然参加集体共坐会有很多的困难和不适,但是这是我们突破自己的最好机会。 所以,我们出家人就要住禅堂,禅堂是最上乘,了生死要在禅堂里了。出家人在禅堂要住个三冬四夏,功夫才能纯熟,腿子才能不疼,才好用功。功夫上路了,或住山,或住茅蓬,走哪儿也有功夫用。经过了几年的锻炼,知道用功了,才真是一个出家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功夫都不会忘,都在那里用功,这才算个用功人。业务培训中的腿子疼在打禅七的时候腿子会更疼,原来可以坐两三个小时的人往往在禅七中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住。为什么呢?因为禅七的时候是密集打坐,而且是要你坐的时候你就要坐,不管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不管你身边有什么样的干扰。在家则不同,会因为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下座,坐的好的时候才能做两三个小时,而且身边不会有干扰,所以这样的功夫是不踏实的。参加禅七进了禅堂,腿子痛就成为了顶大的事情。有人说把垫子垫高些胯就不疼了;有人说把腿子包紧些就没那么疼了……如此总总,翻来倒去,中午换个禅被,晚上加个垫子,第二天早上又把禅被的一半翻到椅背……哪里顾得上用功。怎样使腿不那么疼是天地间第一重要的事情了。有的人因为疼的太厉害了,毛衣都被汗湿透了;还有的疼得忍不住哭了,常常是不停的祝祷各路诸佛和菩萨——让监香的法师快敲开静的引磬吧!大家都忙着腿子疼。 有人说腿子疼两天就不疼了,但两天之后还是疼。然后又说疼三四天,第五天就不疼了,但第五天还是疼。禅堂里有人咳嗽了,心就跟着咳嗽跑了;有人经不住要翻翻腿了,心又跟着人家的腿子跑了;到坐香的最后,又忍不住想,时间快到了吧?怎么还不开静呢?不由得眯觑着眼,看看当值师有没有要起来敲磬的意思,结果自己的腿子就越来越疼,而且是没完没了。最冤枉的是一个小时的香也是最后五分钟疼得死去活来,半个小时的香也是在最后五分钟疼得死去活来。这就是典型的偷心不死,如果死了这条想开静的心,每一支香都当作两个小时来坐就没有问题了。其实参加禅七正是练功夫的时候。腿子疼,吃不消,一定要挺下去。可以先把腿子盘松点,等腿子适应后再盘紧点。实在难过的时候打个坚固妄想,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这里经常介绍的默写《心经》,一笔一划地在脑中写。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在腿子非常疼的时候专注于默写,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腿子疼上转移开。在很疼的时候,就会觉的每写一笔就像搬动一块大石头一样困难,因为如果不把全身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那个坚固的腿子疼妄想就会进来,要想甩开它非全力以赴不可,所以非常的费力费神。 当你体会到专注是非常吃力的时候,不要沮丧。这是个好消息,说明你开始会用功了,开始明白专注的好处了。所谓一点清明绝万虑的时候就要来到了,因为只有你专注了,你才能感受到用功的好处。不要怕,继续专注下去,总有一天会功到自然成的。共坐突破腿子疼应该知道我们参加禅七等共坐,就是要接受锻炼。既然是接受锤炼,就是不会很舒服的。坐了一天下来,腿子疼,腰疼,功夫用不上去,憋得难受是很正常的。这主要是我们的功夫太生,功夫没有上路,这个时候如果能用得上功夫的话,专注用功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所以只好转而求其次,用别的办法。比如在《da 七中的腿子疼》一文中说的默写《心经》就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的人在疼得很厉害的时候,也可以仔细观察“疼”,看看这个“疼”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游戏般得很好玩。但是这种方式不是一般的人能受得了,往往是越看越疼。不过身边也有很多人这样做,并且有效果,自己实在佩服。不管如何,在参加集体共坐的时候,总之是要想办法忘记疼这一回事,骗自己坚持下来这一支香。在业务培训的时候,一般要疼三天,第三天是最难熬的一天,以后会慢慢好点。要注意的是不要说话,以免漏了精气,这样心力才容易集中。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做得到,那疼痛也就能忘记了。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专注,只有专注了才能免掉腿子疼或者说忘记腿子疼。也只有专注了,才能有血脉通畅的机会,才能突破腿子疼这一关。不要怕腿子疼坏,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因为打坐而把腿子搞坏的事例。何况突破腿子疼后,用功是如此的舒服,能够全身心地专注于功夫上面。 所以,不要怕腿子疼。应该知道,发觉腿子疼的时候正是好消息到来的时候,这个时候说名离血脉通畅的时间不远了。更不要觉得因为腿子疼要付出更大精力而痛苦,为分散自己的专注而沮丧。应该知道,学会了在注意力被分散而还能用功的时候,正是你入道并大步迈向前进的好消息,说明你知道如何用功进步了啊!记得2004年学人去云居山业务培训,第一次进东禅堂的时候看见一个红光满面胖胖的小沙弥也在那里坐香。他腿子疼的很厉害,一直在那里坚持。自己形容他就像在摇船一样,不停地摆动身体,那是多么地耗体力啊。后来,自己坐了七天后下山去出杂志,二十一天后再次回到云居山,因进的是西禅堂没有看到他。 后来,有一天在斋堂看到他时,发现他瘦得都变成瓜子脸了,脸上的气色更是可怕,嘴唇变成了紫黑色,可见他吃了多大的苦头。但他的意志力很强,没有下山,坚持完了四十九天的禅七。我想将来他的功夫一定了得。
2,跏趺坐的功德及重要如何克服腿子疼宣化上人
(节选自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卷四见宝塔品第十一
[尔时诸佛。各于此座结跏趺坐。如是展转。遍满三千大千世界。而于释迦牟尼佛一方所分之身。犹故未尽。]
在扬州高旻寺坐禅的人,最守时间的规矩。以香代替时钟,到止静的时候,就止静;到开静的时候,就开静,一分钟也不错,所以称为高旻香。凡是在这两寺参过禅、打过坐的人,经过大冶洪炉,千锤百炼出金刚。虚云老和尚,就在高旻寺参禅而开悟。
结跏趺坐的功德,能生戒力、定力、慧力,三力具足。所有金刚护法神,都来保护你。所有天魔知难而退,离你远远的。所有恶鬼向你叩头。今天讲个公案:
从前有位和尚,专为死人念经,维持生活,所以称为赶经忏。有一天,他为死人做完法会,半夜的时候,他便回庙。走到河边,天降大雨,他在桥下避雨。心血来潮,便结双跏趺坐。此时,来了两个鬼,见他是个金塔,因为塔中皆供养佛舍利,乃顶礼叩拜。不久,和尚觉得腿痛,将双跏趺变成单跏趺,二鬼抬头一看,金塔成为银塔,但也不计较,照拜不误。未几,和尚觉得腿还是痛,遂改变成如意坐(即是将双脚放下)。二鬼一看,银塔已变成泥巴堆了!二鬼大怒,要打泥巴堆。和尚一看,吓得魂飞天外,出一身冷汗。于是即刻恢复双跏趺坐。二鬼一看,又是金塔,便拜到鸡鸣而去。从此之后,和尚放弃赶经忏,专心修禅,不久明心见性,自称鬼逼禅师。 这个公案乃是传说,无法证实。可是,结跏趺坐,功夫纯熟,而自知时至的情形,却有真实的例证。
如何克服腿子疼 初学的人腿子疼是很正常的,这属于调身的范围,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初学者入坐后五分钟到二十分钟那是最佳状态。二十分钟以后,如果腿子疼,心也都乱了,坚持不住了,那个时候状态已经不行了,所以就不要勉强。初学者一般在自己感觉最舒服的时候下座,这样会对打坐有信心和有兴趣,能让自己一有时间就去坐。
开始打坐时一定不要让自己见到座位就害怕。坐的时候也不要一下就达到半个小时,但最少要十分钟。第一周每次坚持十分钟不动,让这十分钟坐下来非常轻松,有非常良好的感觉,这样才有信心去坐。到了第二周的时候,就再加五分钟,坐十五分钟。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坐到第六周,半个小时下来很轻松,就在那个半小时的基础上去坐,起码三个月,五个月以后,再慢慢加到一个小时。这样我们坐的时候就容易收摄我们的身心,有一个良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不至于对打坐这件事产生畏难之心,从而失去信心。
随着时间的增长,我们的身心就会柔软,腿子疼也能慢慢适应。这种方法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适用的,大家可以试一试,看是不是从入坐以后十分钟左右是最佳的精神状态,可以自己试。这个虽然不是技巧问题,只是一种数量上的把握,但它非常的重要。
平时一定要注意练腿子。比如说坐在那里看书,可以把腿子盘起来;打电脑的时候,可以把腿盘起来;坐在沙发上,沙发宽一点,也可以把腿盘起来……只要是能盘腿子的时候就把腿子盘起来。这对于现代坐办公室的人特别管用,既不会影响工作,又能锻炼腿子。
应该知道,疼是因为血脉没有打通的原因,如果血脉打通了,疼不但会消失,而且人会非常舒服。如果这个时候不对抗,或者说装死。那么,疼痛的确不会很快消失,但是疼痛会慢慢麻木或者减轻。时间长了血脉会被打通,所以自己常常是建议大家拼命忍住不动。
尤其是对抗方面最能使得腿子疼。因为我们的心刚强,我们就有能力去对抗。当我们觉得有块肌肉很疼的时候,我们不自觉地会调动边上的那块肌肉去放松它,试图通过放松使得很疼的肌肉不再疼痛。事实上适得其反,原先疼的肌肉还没有缓过来,被调动起来的肌肉也疼起来了。结果就堕入死循环,浑身疼。
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用功越专注的时候越感觉不到腿子疼。包括现在也是这样,现在并不是腿子不疼了,而是自己知道如何应对;如何装死;如何放下;如何不理它;如何不对抗……其实,每一次长时间地打坐后下坐,腿子也是疼得厉害,只是会忍耐了,所以表面上好像不疼。 这个时候腿子不是不疼了,而是一门心思专注在用功上了,心不跑了,所以腿子才不疼了。先是坐半个小时不疼,然后是盘得紧点半个小时不疼。再是盘松点一个小时不疼,然后盘得紧点一个小时不疼……体光老和尚说他坐了十年后才坐一夜不疼,而且是在坐三、四个小时的时候最舒服。所以只有等百脉都通了,才可以不疼;才可以得定。
这在自己身上是有过亲身体会的。刚出家的时候参加业务培训,疼死也不翻腿子,结果疼死过两回。第一回在实在没有力气对抗之后,感觉脚上的血脉有所通畅,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舒服。第二回则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一直趴在座上直到开静,基本上是爬着下的座。
隔年到云居山业务培训,有天也是疼得死去活来,再也没有力气抵抗。过了一会儿,两腿之间的血液突然像洪水一样地翻滚,热热的血液还从两肋往上窜,从两边的腋下直窜到头顶,体会到人生从未有过的痛快。后来再也没有这种体会,只是在腿子很疼的时候,过一段时间会小通一下,也是非常地舒服。有段时间还爱上了腿子疼,往往有意把腿子盘得紧紧的,希望体验这种感觉。
所以,我们不要怕腿子疼,不但自己要在家努力锻炼腿子,还要积极参加禅七等集体共坐的机会。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家容易懈怠,只有参加集体的共坐,才能在严格环境里面,锻炼自己的身心。当然参加集体共坐会有很多的困难和不适,但是这是我们突破自己的最好机会。 所以,我们出家人就要住禅堂,禅堂是最上乘,了生死要在禅堂里了。出家人在禅堂要住个三冬四夏,功夫才能纯熟,腿子才能不疼,才好用功。功夫上路了,或住山,或住茅蓬,走哪儿也有功夫用。经过了几年的锻炼,知道用功了,才真是一个出家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功夫都不会忘,都在那里用功,这才算个用功人。
业务培训中的腿子疼在打禅七的时候腿子会更疼,原来可以坐两三个小时的人往往在禅七中半个小时都坚持不住。为什么呢?因为禅七的时候是密集打坐,而且是要你坐的时候你就要坐,不管你的状态是什么样子,不管你身边有什么样的干扰。在家则不同,会因为一点点的不如意就下座,坐的好的时候才能做两三个小时,而且身边不会有干扰,所以这样的功夫是不踏实的。
参加禅七进了禅堂,腿子痛就成为了顶大的事情。有人说把垫子垫高些胯就不疼了;有人说把腿子包紧些就没那么疼了……如此总总,翻来倒去,中午换个禅被,晚上加个垫子,第二天早上又把禅被的一半翻到椅背……哪里顾得上用功。怎样使腿不那么疼是天地间第一重要的事情了。有的人因为疼的太厉害了,毛衣都被汗湿透了;还有的疼得忍不住哭了,常常是不停的祝祷各路诸佛和菩萨——让监香的法师快敲开静的引磬吧!大家都忙着腿子疼。 有人说腿子疼两天就不疼了,但两天之后还是疼。然后又说疼三四天,第五天就不疼了,但第五天还是疼。禅堂里有人咳嗽了,心就跟着咳嗽跑了;有人经不住要翻翻腿了,心又跟着人家的腿子跑了;到坐香的最后,又忍不住想,时间快到了吧?怎么还不开静呢?
不由得眯觑着眼,看看当值师有没有要起来敲磬的意思,结果自己的腿子就越来越疼,而且是没完没了。最冤枉的是一个小时的香也是最后五分钟疼得死去活来,半个小时的香也是在最后五分钟疼得死去活来。这就是典型的偷心不死,如果死了这条想开静的心,每一支香都当作两个小时来坐就没有问题了。
其实参加禅七正是练功夫的时候。腿子疼,吃不消,一定要挺下去。可以先把腿子盘松点,等腿子适应后再盘紧点。实在难过的时候打个坚固妄想,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这里经常介绍的默写《心经》,一笔一划地在脑中写。这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在腿子非常疼的时候专注于默写,把我们的注意力从腿子疼上转移开。在很疼的时候,就会觉的每写一笔就像搬动一块大石头一样困难,因为如果不把全身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那个坚固的腿子疼妄想就会进来,要想甩开它非全力以赴不可,所以非常的费力费神。 当你体会到专注是非常吃力的时候,不要沮丧。这是个好消息,说明你开始会用功了,开始明白专注的好处了。所谓一点清明绝万虑的时候就要来到了,因为只有你专注了,你才能感受到用功的好处。不要怕,继续专注下去,总有一天会功到自然成的。
共坐突破腿子疼应该知道我们参加禅七等共坐,就是要接受锻炼。既然是接受锤炼,就是不会很舒服的。坐了一天下来,腿子疼,腰疼,功夫用不上去,憋得难受是很正常的。这主要是我们的功夫太生,功夫没有上路,这个时候如果能用得上功夫的话,专注用功是最好的办法,但是我们往往做不到,所以只好转而求其次,用别的办法。
比如在《da 七中的腿子疼》一文中说的默写《心经》就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的人在疼得很厉害的时候,也可以仔细观察“疼”,看看这个“疼”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游戏般得很好玩。但是这种方式不是一般的人能受得了,往往是越看越疼。不过身边也有很多人这样做,并且有效果,自己实在佩服。
不管如何,在参加集体共坐的时候,总之是要想办法忘记疼这一回事,骗自己坚持下来这一支香。在业务培训的时候,一般要疼三天,第三天是最难熬的一天,以后会慢慢好点。要注意的是不要说话,以免漏了精气,这样心力才容易集中。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如果做得到,那疼痛也就能忘记了。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专注,只有专注了才能免掉腿子疼或者说忘记腿子疼。也只有专注了,才能有血脉通畅的机会,才能突破腿子疼这一关。不要怕腿子疼坏,从来没有见过有人因为打坐而把腿子搞坏的事例。何况突破腿子疼后,用功是如此的舒服,能够全身心地专注于功夫上面。 所以,不要怕腿子疼。应该知道,发觉腿子疼的时候正是好消息到来的时候,这个时候说名离血脉通畅的时间不远了。更不要觉得因为腿子疼要付出更大精力而痛苦,为分散自己的专注而沮丧。应该知道,学会了在注意力被分散而还能用功的时候,正是你入道并大步迈向前进的好消息,说明你知道如何用功进步了啊!
记得2004年学人去云居山业务培训,第一次进东禅堂的时候看见一个红光满面胖胖的小沙弥也在那里坐香。他腿子疼的很厉害,一直在那里坚持。自己形容他就像在摇船一样,不停地摆动身体,那是多么地耗体力啊。后来,自己坐了七天后下山去出杂志,二十一天后再次回到云居山,因进的是西禅堂没有看到他。 后来,有一天在斋堂看到他时,发现他瘦得都变成瓜子脸了,脸上的气色更是可怕,嘴唇变成了紫黑色,可见他吃了多大的苦头。但他的意志力很强,没有下山,坚持完了四十九天的禅七。我想将来他的功夫一定了得。
3,一篇明朝八股状元文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选自《钦定四书文》(康熙)韩菼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韩菼(清)
韩菼,字元少,别号"慕庐",死后谥号"文懿",故人称"韩文懿公"。韩家先世是凤阳(今属安徽)人,后迁于长洲,乃书香门第。韩菼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通过科举入仕,做过地方官或京官。他的母亲姓周,身世不详,盖也名门闺秀。生长在这样家庭中的韩菼好学上进,擅长诗词古文;他也喜欢山水,常邀好友结伴出游;他还嗜酒豪饮。韩菼性倔强,不盲从,凡他不喜欢做的事,任谁劝说,决不心动。康熙十一年(1672)八月,韩菼考中顺天乡试,成为一名举人,翌年二月,韩菼参加礼部会试,夺得第一名会元。
四月,参加殿试。殿试考时务策,韩菼在时务策策文中指斥"三藩"拥兵自重,图谋不轨,应尽快撤销。殿试结束,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前十名的卷子送呈康熙皇帝圣裁。康熙皇帝正在筹划撤藩,铲除地方割据势力。韩菼的对策正中他下怀,遂在韩菼卷的卷首殊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
韩菼成为清代第十四位状元。这年,韩菼三十有七岁。
正文:
韩菼七绝立轴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破题)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承题)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祗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起讲)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者,情相待也。故意气至广,得一人焉,可以不孤矣。
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提比)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出题)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间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中比)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过接)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祇自行其性分之素。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
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后比)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束股)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何谓实政?立纪纲,饬法度,悬诸象魏之表,著乎令甲之中,首于岩廊朝宁,散于诸司百府,暨及于郡国海隅,经之纬之,鸿巨纤悉,莫不备具,充周严密,毫无渗漏者是也。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发乎渊微之内,起于宥密之间,始于宫闱穆清,风于辇毂邦畿,灌注于边疆遐陬,沦之洽之,精神意虑,无不畅达,肌肤形骸,毫无壅阏者是也。
实政陈,则臣下有所禀受,黎氓有所法程,耳目以一,视听不乱,无散漫飘离之忧,而治具彰;实心立,则职司有所默契,苍赤有所潜孚,意气以承,轨度不逾,无丛脞惰窳之患,而治本固。有此治具,则不徒驭天下以势,而且示天下以守,相维相制,而雍熙以渐而臻。有此治本,则不徒操天下以文,而且喻天下以神,相率相 勖,而郅隆不劳而至。自古帝王,所为不下堂阶而化行于风驰,不出庙廊而令应于桴答,用此道耳。厥后,崇清净者深居而九官效职,固以实心行实政也。
后世语精明者,首推汉宣,彼其吏称民安,可为效矣!而专意于检察,则检察之所不及者,必遗漏焉,故伪增受赏所从来也;语玄默者,首推汉文,彼其简节疏目,可谓阔矣!而注精于修持,则修持之所默化者,必洋溢焉,故四海平安所由然也。
盖治具虽设而实心不流,则我欲责之臣,臣已窥我之怠而仿效之;我欲求之民,民已窥我之疏而私议之。即纪纲法度灿然明备,而上以文,下以名,上下相蒙,得聪察之利,亦得聪察之害。实心常流而治具少疏,则意动而速于令,臣且孚我之志而靖共焉;神驰而慑于威,民且囿吾之天而顺从焉。凡注厝、规画悬焉不设,而上以 神,下以实,上下交儆,无综核之名,而有廉察之利。彼汉宣不如汉文者,正谓此耳。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睿智原于天授,刚毅本于性生。草昧之初,即创制设谋,定万世之至计;底定之后,益立纲陈纪,贻百代之宏章。考盘之高蹈,颍川之治理,必旌奖之,以风有位;浚民之鹰鹤,虐众之枭虎,必摧折之,以惕庶僚。用能复帝王所自立之,称联之理政务尚综核者,欺蒙虚冒,总事空文。人日以伪,治日以敝, 亦何以继帝王之上理,后隆古之休风,而称统理民物、仰承天地之责哉?
恭惟皇帝陛下,毓聪明睿智之资,备文武圣神之德,握於穆之玄符,承国家之鸿业,八柄以驭臣民而百僚整肃,三重以定谟猷而九围式命,盖已操太阿于掌上,鼓大冶于域中,固可以六五帝、四三王、陋汉以下矣!乃犹进臣等于廷,图循名责实之术,欲以绍唐虞雍熙之化,甚盛心也!臣草茅贱士,何敢妄言?然亦目击世变矣。 顾身托江湖,有闻焉而不可言,言焉而不得尽者。今幸处咫尺之地,得以对扬而无忌,敢不披沥以献!
臣闻:人君一天也,天有覆育之恩,而不能自理天下,故所寄其责者,付之人君。君有统理之权,而实有所承受。故所经其事者,法之吴天。用是所居之位,则曰天位;所司之职,则曰天职;所治之民,则曰天民;所都之邑,则曰天邑。故兴理致治,要必求端于天。今夫天,幽深玄远,穆然不可测也;渺茫轻清,聩然莫可窥 也。而四时五行,各效其官;山岳河海,共宣其职。人人沾浩荡普济之泽,在在蒙含弘广大之休。无欠缺以亏其化;无阻滞以塞其功者,盖不贰之真默,酝酿于大虚,不已之精潜,流衍于无极,故实有是化工耳。
然则人君法天之治,宁可专于无为,托以深密静摄哉!是必有六府三事之职司为实政者;人君宪天之心,宁可专于外务,强以法令把持哉?是必有不贰不已之真精为实心者。
粤稽唐虞之世,君也垂裳而治,贻协和风动之休;民也画象而理,成《击壤》从欲之俗。君臣相浃,两无猜嫌,明良相信,两无顾忌,万古称无为之治尚矣!而询事 考言,敷奏明试,三载九载,屡省乃成,法制又详备无遗焉。盖其浚哲温恭,曰以精神流注于堂皇;钦明兢业,曰以志虑摄持于方寸。故不必综核,而庶府修明,无事约束。底成古今所未有之功,乾坤开而再辟,日月涤而重朗。盖以实心行实政,因此实政致弘勋。
其载在《祖训》有曰,诸臣民所言有理者,即付所司施行,各衙门勿得沮滞,而敬勤屡致意焉。列圣相承,守其成法,接其意绪,固有加无坠者。至世宗肃皇帝,返委靡者,振之以英断;察废弃者,作之以精明。制礼作乐,议法考文。德之所被,与河海而同深;威之所及,与雷霆共迅,一时吏治修明,庶绩咸理,赫然中兴,诚 有以远绍先烈,垂范后世也。
今我皇上,任人图治,日以实政,望臣工矣!而诞谩成习,诚有如睿虑所及者。故张官置吏,各有司存。而越职以逞者,贻代庖之讥。有所越于职之外,必不精于职之内矣!则按职而责之事,随事而稽之功,使春官不得参冬署,兵司不得分刑曹,此今日所当亟图者也。
耻言过行,古昔有训,而竞靡以炫者,招利口之羞。有所逞于外之靡,必不深于中之抱矣,则因言而核之实,考实而责之效,使捷巧不得与浑朴齐声,悃幅不至与轻浮共誉,又今日所当速返者也。
巡行者寄朝廷之耳目,以激浊扬清也。而吏习尚偷,既使者分遣,无以尽易其习。为今之计,惟是广咨诹、严殿最,必如张咏之在益州、黄霸之在颍川。斯上荐剡 焉,而吏可劝矣。教化者,齐士民之心术,以维风振俗也。而士风尚诡,即申令宣化,无以尽变其风。为今之计,惟是广厉学官,独重经术,必如阳城之在国学、胡瑗之在乡学,斯畀重寄焉,而士可风矣。
四海之穷民,十室九空,非不颁赈恤也,而颠连无告者,则德意未宣;而侵牟者有以壅之,幽隐未达;而渔猎者有以阻之,上费其十,下未得其一。何不重私侵之 罚,清出支之籍乎?四夷之内讧,西支东吾,非不诘戎兵也。而挞伐未张者,则守圭纨绔之胄子,无折冲御侮之略;召募挽强之粗才,暗驰张奇正之机。兵费其养,国不得其用,何不严遴选之条,广任用之途乎?民氓之积冤,有以干天地之和,而抑郁不伸,何以召祥?则刑罚不可不重也。故起死人、肉白骨、谳问详明者,待以 不次之赏;而刻如秋荼者,置不原焉,而冤无所积矣。天地之生财,本以供国家之用,而虚冒不经,何以恒足?则妄费不可不禁也。故藏竹头、惜木屑、收支有节 者,旌以裕国之忠;而犹然冒费者,罪无赦焉,而财无所乏矣。
盖无稽者黜则百工惕,有功者赏则庶职劝,劝惩既明则政治咸理,又何唐虞之不可并轨哉!而实心为之本矣!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至惰窳而弗举。不然,精神不贯,法制虽详,无益也。
而臣更有献焉:盖难成而易毁者,此实政也;难操而易舍者,此实心也。是必慎于几微,戒于宥密。不必明堂听政也,而定其志虑,俨如上帝之对;不必宣室致斋 也,而约其心神,凛如师保之临。使本原澄彻,如明镜止水,照之而无不见;使方寸轩豁,如空谷虚室,约之而无不容。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一意动,知其出于人欲,而绝之必期于尽。
爱憎也,则察所爱而欲近之与所憎而欲远之者,何人?喜惧也,则察所喜而欲为与所惧而不欲为者,何事?勿曰屋漏人不得知,而天下之视听注焉;勿曰非违人不得禁,而神明之降监存焉。
一法之置立,曰吾为天守制,而不私议兴革;一钱之出纳,日吾为天守财,而不私为盈缩。一官之设,曰吾为天命有德;一奸之锄,日吾为天讨有罪。盖实心先立,实政继举,雍熙之化不难致矣,何言汉宣哉!臣不识忌讳,干冒宸严,不胜战栗陨越之至。臣谨对。
文章TAG:
大冶戒毒所在什么地方大冶 戒毒 戒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