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大冶是湖北的地级市还是县级市

我是湖北省黄石区的市民,目前大冶市是黄石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市政府在东岳街道。黄石市目前下辖5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开发区)1县(阳新县),代管1市(大冶市)。以下粉红色部分为大冶市地图,点击可放大!北边是黄石市市区,南边是阳新县! 2005年8月曾经因为闹事(“8.6事件”)使得大冶市撤市改区暂缓,大冶市于1995年1月由“大冶县”改为“大冶市”,一直由黄石市下辖,没有做过区!!!
大冶市是县级市,由黄石市代管。
大冶有几千年的历史,黄石是1959年成立的。你爸爸不会比你年轻吧!
不是
县级市
大冶从来没有并入黄石过,解放前黄石是大冶的一个区。现在的大冶暂时是一个县级市,属黄石管辖。

大冶是湖北的地级市还是县级市

2,蒲圻什么时候建县的

 三国吴黄武二年( 223)置,吴王孙权设置蒲圻湖(今西凉湖)畔而得名。“蒲”即蒲草,“圻”为岸边,意即设在蒲草湖边。属武昌郡。西晋属长沙郡。东晋属巴陵郡 。刘宋孝建元年( 454)属江夏郡。南梁属上隽郡。隋开皇九年(589)属荆州 。大业三年(607)属江夏郡。 唐武德四年(621)属鄂州。北宋至道二年( 996)属武昌军。南宋属鄂州。元属武昌路。 明清属武昌府。民国初属江汉道。 民国 16年 ( 1927)直属湖北省。民国 21年( 1932)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9属沔阳专区。1951年属大冶专区 。 1952属孝感专区。 1958 年 10月,蒲圻、咸宁第一次合县为蒲圻县,仍属孝感专区。 1959年 3月分开。1960 年 5月,蒲圻、咸宁第二次合县为咸宁县,属武汉市。 1961年 12月分开。1962年属孝感专区。 1965年属湖北省咸宁专区。1970年属湖北省咸宁地区。 1986 年撤县设市。 1998 年更名为赤壁市。

蒲圻什么时候建县的

3,鄂州建市多少年

27年
1914年改寿昌县为鄂城县。1949年属大冶专区,1952年属黄冈专区,1960年改鄂城县为鄂城市。1965年属咸宁专区,1970年属咸宁地区。1979年属黄冈地区,并划城关镇及近郊置鄂城市。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鄂城市、鄂城县,设立鄂州市(地级)。以鄂城市、鄂城县及黄冈县的黄州镇为其行政区域 。  1985年,设立鄂州市鄂城区、黄州区。  1987年2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41号)撤销鄂州市黄州区,将原黄州区恢复为县辖镇,划归黄冈县。  1987年8月1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7]139号)鄂州市行政区划调整:(1)将花湖、杨叶、沙窝、杜山4乡和燕矶、汀祖、泽林、碧石渡4镇划归鄂城区。(2)设立华容区,辖临江、蒲团、大湾三乡和庙岭、胡林、葛店、华容、段店4镇,区政府驻华容镇。(3)设立梁子湖区,辖沼山、公友2乡和东沟、太和、涂家垴、梁子4镇,区政府驻太和镇。

鄂州建市多少年

4,十堰跟大冶比有什么区别

没有先到武汉,再转大冶的车武汉所有车站都有N多到大冶的汽车!
两个城市的区别很多。归纳出以下十大区别:1. 十堰是地级市,大冶市是县级市。两者级别不一样。2. 十堰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城,有“卡车之都、东方底特律”的美称,东风商用车公司的总部就设在十堰。大冶则是我国的矿冶名城。两者的支柱产业不一样。3. 十堰市是湖北、河南、陕西、重庆四个省市毗邻地区里唯一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位置重要。大冶只是湖北省内的一个小城市。两者的经济地位和重要性不一样。4. 十堰早在1969年12月就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县级十堰市,1973年升格为省辖市,1994年10月成为地级市。而大冶直到1994年2月才经国务院批准大冶市(县级),而且还是由黄石市代管。两者撤县设市的时间不一样。5. 十堰有2.4万平方公里面积,人口350万。大冶只有1566平方公里,人口大约92万。两者的体量不同
没有先到武汉,再转大冶的车武汉所有车站都有N多到大冶的汽车!
没有先到武汉,再转大冶的车武汉所有车站都有N多到大冶的汽车!
十堰是地级市,大冶是县级市。十堰以汽车工业为龙头,大冶以挖矿为龙头。

5,大冶茗山镇缩写冶茗岩人是哪里这是哪个地区

湖北黄山市 大冶市,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全市国土面积1560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街办),总人口90万,是举世闻名的青铜文化故里、我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湖北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县(市)、金融信用城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 大冶是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竖炉冶炼,创造了举世文明的青铜文化。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目前出土遗址中年代最远,开采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矿冶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第九大奇迹”。1000多年前,因冶炼发达,取“大兴炉冶”之意,设置大冶县治。 大冶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已发现和探明大小矿床(点)273处,其中金、银、铜、铁等金属矿产17种,煤、硅灰石、方解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25种,种类繁多,储量丰富,其中探明煤炭保有储量7000万吨,硅灰石保有储量1.4亿吨。19世纪末,清朝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在大冶境内开办大冶铁矿和大冶钢厂,使大冶成为近代“开明中国人”对外开放、实业救国的前沿阵地,大冶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建国以来,国家在大冶境内兴办了20多家大中型厂矿企业。 大冶是一座新兴文明城市。1994年,大冶撤县建市,揭开了发展的新篇章。2001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湖北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市)、经济效益目标考核十佳县(市);先后被评为金融信用县(市)、文明城市、园林城市。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4.8亿元;财政收入实现8.57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5%。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冶的工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劲牌公司已成为我国最大的保健酒生产基地;登峰公司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生产规模最大的换热器生产企业。以冶金、建材、轻工业为支柱,以一批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支撑的特色鲜明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具备了年产3万吨劲酒、5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150万吨钢铁、20万吨标准阴极铜和10万吨铝材的生产能力。与此同时,大冶的农业结构也在调整中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生产、优质林果苗木花卉种植、特种水产和畜禽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农业体系。上海同济规划研究设计院编制的旅游总体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以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等为龙头的历史文化旅游、以大泉沟、黄坪山等为龙头的自然生态旅游人气日盛。 大冶交通十分便捷。大冶是武汉城市圈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京珠高速、沪蓉高速、武黄高速离市区只有15分钟车程,106国道、武九铁路、山南铁路和正在建设的阿深高速公路、沪汉高速铁路贯穿全境,罗桥二级火车客、货运站位于城北,长江流经市境东隅。市域内已形成半小时交通网络。秉承辉煌的历史文明,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冶市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全力为国内外客商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环境,近3年已累计利用外资50多亿元。

6,黄石是怎样由来的

黄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建立的湖北省直辖市,她的名称见诸于,至今不过五十年而已,但其名称的由来,却渊源久远。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江之右岸有黄石山,水迳其北,即黄石矶也,一名石茨圻,有西陵县也。”这段文字中的黄石山,黄石矶,石茨圻,西陵县,据《大冶县志》载:“黄石矶:即黄石港口亦名石茨圻。”又载:“318年(东晋元帝大兴元年)4月,武昌西陵(今黄石港)地震,涌水,山裂。”之所以称黄石山,黄石矶,《湖北通志》明确注释:因其“石色皆黄”故名。 除了上述黄石山,黄石矶冠有黄石二字的地名外,黄石历史上还有黄石城这个名称。清《一统志》载:“黄石城在县(大冶县)东三十里,一名流圻垒。<江表传>孙策从兄贲、辅于彭泽破刘勋,走入楚江,闻策等已克皖,乃投西塞,至流圻,筑垒自守。”《武昌县志》(武昌县,今鄂州市)载:“然东有黄石港大冶华家湖水出焉,流澌湍激,冬夏不涸,碰一古有黄石城盖筑于此,万一有警,心此为池,东境而不可犯也。”《湖北省黄石市地名志》载:“胡三省在中称:“流圻垒,在寿昌军(即今鄂城县)东南三十里,近西塞。这座军事城垒“,历史上下曾谓之黄石城。“ 此外,黄石还有黄石港这个名称也冠有黄石二字国,并没用至今。清《一统志》谓:“黄石矶,在县(大冶县)东北三十里,一名黄石山,山下有黄石港”。清《大冶县志》说:“矶在港口北,华家湖(即今之花湖)以上诸水咸由此出,亦险隘处,旧置有黄石港堡。” 上述黄石城、黄石港,其城之称与城垒相关,即古之谓流圻垒;其港之称与港埠相关,即古以出水之港而得名。何以称黄石城?何以称黄石港?地名学告诉我们:地名是人类识别某一地理实体而共同约定一种语言文字代号。既然有因 “石色皆黄”而得名的黄石山、黄石矶,那么在黄石山即黄石矶处所建的城,在黄石山即黄石矶处的港埠集市也都冠以黄石二字而名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也就是说,黄石城、黄石港是因黄石山、黄石矶派生而得名,黄石矶是黄石城、黄石港名称的由来之所据。 除了黄石山、黄石矶、黄石城、黄石港地名外,黄石还有叫石灰窑的地名,它直接与黄石市名称的由来相关。据史料记载,石灰窑自古因有瑶山而得名,又因居民以烧石灰为生,故历来以石灰窑名之。清《一统志》说:“瑶山,在县东四十里,俗名石灰窑山”。清代,石灰窑和黄石港分别为大冶县的两个镇(市、堡)。民国时期,由于建在石灰窑的我国最早的也是最大的钢铁企业――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大冶钢铁厂的建设和发展,1946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华钢筹备处曾给行政院呈报《黄石市市政建筑纲要》,提出:拟将黄石港及石灰窑连成一气,合称黄石市。”首次提出将黄石港、石灰窑连成一气设市,并在市名中仍然冠以黄石二字 。 1949年5月,石灰窑、黄石港(时合称石黄镇)解放。不久,中国临时人民政府决定将石黄镇和铁麓、长乐、申五、下章四个乡从大冶县划出,成立石灰窑工业特区。1950年7月8日,中南军政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请示,决定改石灰窑工业特区为湖北省辖市,定名黄石市,并于12日行文通知湖北省并报中央备案。8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电中南军政委员会,核准建立湖北省轄黄石市。黄石市这名称从此载入世界史册。 经上所述,黄石山即黄石矶,不仅是黄石城、黄石港名称由来所据,而且是黄石市名称由来之所本。

7,湖北省恩施市

湖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更新时间:2005年11月25日) 2005年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38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 武汉市 辖13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江岸区。 江岸区 武昌区 江汉区 硚口区 汉阳区 青山区 洪山区 东西湖区(吴家山街道) 汉南区(纱帽街道) 蔡甸区(蔡甸街道) 江夏区(纸坊街道) 黄陂区(前川街道) 新洲区(邾城街道) 黄石市 辖4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黄石港区。 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 下陆区 铁山区 大冶市(东岳路街道) 阳新县(兴国镇) 十堰市 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张湾区。 张湾区 茅箭区 丹江口市 郧 县(城关镇) 竹山县(城关镇) 房 县(城关镇) 郧西县(城关镇) 竹溪县(城关镇) 荆州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沙市区。 沙市区 荆州区 洪湖市 石首市 松滋市(新江口镇) 监利县(容城镇) 公安县(斗湖堤镇) 江陵县(郝穴镇) 宜昌市 辖5个市辖区、3个县、2个自治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西陵区。 西陵区 伍家岗区 点军区 猇亭区 夷陵区(小溪塔镇) 宜都市(陆城街道) 当阳市 枝江市 秭归县(茅坪镇) 远安县(鸣凤镇) 兴山县(古夫镇)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五峰镇)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 襄樊市 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襄城区。 襄城区 樊城区 襄阳区(张湾镇) 老河口市 枣阳市 宜城市 南漳县(城关镇) 谷城县(城关镇) 保康县(城关镇) 鄂州市 辖3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鄂城区。 鄂城区 华容区(华容镇) 梁子湖区(太和镇) 荆门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东宝区。 东宝区 掇刀区 钟祥市(郢中街道) 京山县(新市镇) 沙洋县(沙洋镇) 孝感市 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孝南区广场街。 孝南区 应城市 安陆市 汉川市 云梦县(城关镇) 大悟县(城关镇) 孝昌县(花园镇) 黄冈市 辖1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黄州区七一路。 黄州区 麻城市(龙池桥街道) 武穴市 红安县(城关镇) 罗田县(凤山镇) 浠水县(清泉镇) 蕲春县(漕河镇) 黄梅县(黄梅镇) 英山县(温泉镇) 团风县(团风镇) 咸宁市 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咸安区。 咸安区 赤壁市 嘉鱼县(鱼岳镇) 通山县(通羊镇) 崇阳县(天城镇) 通城县(隽水镇) 随州市 辖1个市辖区、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曾都区。 曾都区 广水市(应山街道) 省直辖行政单位 直辖3个县级市、1个林区。 仙桃市(沙嘴街道) 天门市(竟陵街道) 潜江市(园林街道) 神农架林区(松柏镇)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辖2个县级市、6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恩施市。 恩施市 利川市 建始县(业州镇) 来凤县(翔凤镇) 巴东县(信陵镇) 鹤峰县(容美镇) 宣恩县(珠山镇) 咸丰县(高乐山镇)
中国硒都----恩施市。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清江中上游,居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恩施州首府城市,国土面积3976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7万,以土家、苗、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49%。
湖北省恩施市是地级市的,正厅级。恩施下面的利川市这些才是县级的,正处级,但也许你是指的地级恩施市里面那个县级的恩施市,那个就是县级的,书记是副厅级吧。
一直就是县级市,建市的时候就是的了,

文章TAG:大冶建市是什么时候大冶  是什么  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