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的化学名字什么,关于 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4-20 21:35:11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 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2149CAS号80-62-6中文名称甲基丙烯酸甲酯英文名称Methyl methacrylate;Methacrylic acid,methyl ester别 名异丁烯酸甲酯;牙托水;有机玻璃单体分子式C5H8O2;CH2C(CH3)COOCH3外观与性状无色易挥发液体,并具有强辣味分子量100.12蒸汽压5.33kPa/25℃ 闪点:10℃熔 点-50℃ 沸点:101℃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密 度相对密度(水=1);相对密度(空气=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有机玻璃的单体,也用于制造其它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理化性质:无色易挥发液体。低毒。沸点101℃。熔点-48.2℃。比重(d2525)0.940。闪点50F(开杯)。折射率(n20D)1.4001。微溶于水,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光、热、电离辐射和催化剂存在下易聚合。能与其它甲基丙烯酸酯或许多其它单体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简称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也可用来制造其他树脂、塑料、涂料、粘合剂、润滑剂、木材和软木的浸润剂、电机线圈的浸透剂、纸张上光剂、印染助剂和绝缘灌注材料等。 其主要下游产品有机玻璃是一种发展较早的重要热塑性塑料,具有优美的外观和极好的透明性、化学稳定性、耐候性,易染色,易加工,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卫生洁具和公共工程等行业。MMA还可用于生产涂料、PVC树脂改性和加工助剂、粘合剂、润滑剂、腈纶第二单体、纺织浆料等。搜一下:关于 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 )
2,琉璃与玻璃是一样的么
有一定的区别: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颜色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轮美奂;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玻璃:玻璃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主要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致使其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规则结构的非晶态固体。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另有混入了某些金属的氧化物或者盐类而显现出颜色的有色玻璃,和通过特殊方法制得的钢化玻璃等。有时把一些透明的塑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也称作有机玻璃。琉璃是人造水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玻璃是钙,镁等金属的硅酸盐的混合物玻璃名称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玻璃生产的兴衰,也反映了历史上对玻璃材质认识与重视。早期即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的名词为主,到了元明琉璃则专指以低温烧制的釉陶砖瓦。现代人误以为只有便宜低廉的透明材质称为玻璃,殊不知有些珍贵精致的彩色水晶艺术品也是玻璃的呈现之一。目前所称的琉璃,事实上是以脱蜡铸造法创作,融合各种颜色混合烧制的氧化铅水晶玻璃。总之,玻璃是种材质,而艺术的价值来自于创意。 玻璃的成份与颜色的形成?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二氧化硅,一般玻璃制品多半添加稳定物质来增强化学耐久性、或添加助熔物质降低熔融温度。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使玻璃呈现不同颜色,例如十六世纪的欧洲森林玻璃,其独特的绿色即来自于内含的氧化铁成份,其它如氧化铜成份能使玻璃呈现蓝绿色、氧化钴产生蓝色、氧化锰产生紫色等变化。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的成色作用,会因玻璃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 英语中,含氧化铅的玻璃,因其透射度与澄重感似天然水晶,故称为水晶或水晶玻璃(crystal)。各国对水晶玻璃的氧化铅比率规定不同,如欧盟的10%、捷克的24%等,氧化铅可使玻璃制品折射率高,看来通透晶亮,目前用于创作的制品多有10%以上含量。而琉园脱蜡铸造作品的氧化铅含量多在24~48%,因此亦称水晶或水晶玻璃。 玻璃为什么会有气泡? 一般玻璃原料或机械压模的量产制品因在1400~1300℃高温烧制,玻璃在液体状态下,内含的空气已浮出表面,所以 少有或无气泡产生。但多数铸造的玻璃艺术品多以850℃低温烧制,热玻璃膏流动缓慢,玻璃块之间的空 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而自然形成气泡,艺术家们多以气泡表现玻璃的生命质感,并成为欣赏玻璃艺术的一部份。
3,琉璃和玻璃水晶的区别
琉璃是用于建筑及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琉璃制品色彩绚丽、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富有我国传统的民族特点,且耐风雨侵蚀,不易褪色剥釉,用以建造亭、台、楼、阁,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琉璃的拟珠似玉之美,融入了创意及巧思,不仅有传统,也有现代的中国文化特色,让琉璃发挥光芒,创出多彩多姿的生活艺术之美。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琉璃是中国古代对玻璃的称呼,是狭隘的玻璃说法,现琉璃一般是指加入各种氧化物烧制而成的有色玻璃作品,现今无论是光学玻璃、平板玻璃、水晶玻璃、或是硼砂玻璃等材质所创作之作品,皆通称为玻璃艺术品,由此可见琉璃只是玻璃的一个种类,其范畴远较玻璃要小。
琉璃的材质是人造水晶玻璃。其特质是对光的折射率高,所以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效果,在光线的配合下,更能将其艺术特质充分表达。而通过铸造工艺制作的作品表现力强,层次丰富,精致细腻,尤其是色彩的流动变幻莫测,或热情、或含蓄,件件不同。
知道琉璃的人其实很多,尤其在古代,琉璃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和杏黄色、龙纹一样,同属王族专用。最早只有真正的王族才能使用琉璃制品,琉璃的制造工艺也为王室工匠所掌控。
由于琉璃的发现者,也就是范蠡的原因,在先民眼中,人们认为琉璃和水晶一样,具有记忆与传承功能,更重要的是,琉璃可以保佑拥有者“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
大约在元代,随着汉文化的人为断层出现,汉王室的许多技艺也失传了,琉璃就在其中,所以到了明清,琉璃就只有在神话传说中才有了,您一定看过《西游记》,沙僧原本是天宫的卷帘大将,不就是因为失手打碎了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来的吗。用周星驰的话讲,打碎一只酒杯就被贬下来,做神仙做成这样也够背的了。不过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琉璃的珍贵了。
应该在元代以前,中国的琉璃工艺散落到了西方,西方人应该是学了一些皮毛,所以这种工艺在中世纪威尼斯一代演化成了玻璃,西方的许多文明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不过都没有保持原汁原味的技法,从琉璃到玻璃,在材料与工艺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更加注重实用性与大工业生产,不过从根子上讲,玻璃和琉璃已经有了本质上的区别,尤其是文化。
1. 琉璃与水晶,玻璃截然不同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么不同。
A、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一种软体动物*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详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明代的药玉应该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药玉色彩少变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谓琉璃招财、保平安,与琉璃母有很大的关系;
琉璃是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
玻璃是硅酸盐,一般是沙子加CaCO3等烧制而成
水晶是较纯的二氧化硅。。琉璃是纯净的玻璃,其中有杂质
玻璃SiO2和很多杂质
而水晶石相对非常纯净的SiO2
4,请问琉璃和玻璃有什么区别
玻璃与琉璃的区别 玻璃是一非全属无机科料,在结构上是一种无机的热塑性聚合物,在高于650oc时可以成形,冷却后具有透明、耐腐蚀、耐磨、抗压等特性。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低于钢,是电和热的不良导体,是一种活脆的非晶物。 比重:2.46~2.5直线胀系数:9~10x10-6/oc(~350oc)比热:0.2(0o~50oc),实用表面抗拉强度:500kgf/cm2琉璃称呼起源于唐,即指玻璃原料加上氧化铅称为在水晶玻璃。而加入氧化铅的比例,随各国的习惯定义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氧化铅的比例达24%以上时,玻璃的透光度与折射率均佳,同时也较重、较软,很适合烧制成精致的玻璃艺术品。一般欧美国家讲到水晶器皿时,即指使用此种水晶玻璃材质,其价格昂贵不是一般玻璃可以比拟。人造玻璃"琉璃"就是玻璃,只是加了铅变的非常晶莹剔透才有人称之为水晶,若以纯艺术眼光欣赏,当然亦有收藏价值了。如果与会天然水晶天然琉璃能量或成长的时间是差异极大的。这是一定要了解的。像奥地利或义大利,高价位的水晶杯琉璃盘酒瓶,或者是摆饰用的水晶琉璃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佛教用的水晶莲花琉璃,水晶吊灯,几乎都是水晶玻璃琉璃!毫无磁场能量。水晶玻璃其实是仿天然水晶制造的玻璃,也就是常听到的铅玻璃,在玻璃加入铅可增加玻璃的折光率,也降低硬度使之容易琢磨;一般卖的漂亮水晶杯也是铅玻璃。 水晶和玻璃的区别 水晶和玻璃的外观十分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其主要区别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材质不同 水晶是二氧化硅的结晶体,而玻璃只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熔融状态混合物。 二、功效不同 玻璃只有装饰作用,而水晶除装饰作用外,还有压电效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三、价格不同 水晶的单价要比玻璃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四、物理性质不同 1、水晶是结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莫氏7级),而玻璃的硬度较低,(莫氏5.5级),水晶可以在玻璃上划出痕迹,反之则不能。 2、水晶是结晶体,导热性能较好,用舌尖舔触有冰凉的感觉。而玻璃则显得温暖。 3、用偏光镜区别,水晶能透光,而玻璃则不能。 我们可以依据水晶和玻璃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方便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五、加工工艺不同 玻璃可以热铸成型,省料省工,成本低。 水晶是结晶体,加热融化后不能逆转,所以不能用热铸成型法,只能用切磨等冷加工法。费料费工,成本高。 水晶硬度高,不易磨损。玻璃硬度低,容易擦毛。 水晶稳定性好,长久使用不会变色。而玻璃则容易翻黄。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不同 A、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详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明代的药玉应该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药玉色彩少变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谓琉璃招财、保平安,与琉璃母有很大的关系。玻璃与琉璃有什么不同? 玻璃名称的转变,反映了我国玻璃生产的兴衰,也反映了历史上对玻璃材质认识与重视。 早期即以琉璃指玻璃,宋代后逐渐以玻璃的名词为主,到了元明琉璃则专指以低温烧制的釉陶砖瓦。现代人误 以为只有便宜低廉的透明材质称为玻璃,殊不知有些珍贵精致的彩色水晶艺术品也是玻璃的呈现之一。目前所称的琉璃,事实上是以脱蜡铸造法创作,融合各种颜色混合烧制的氧化铅水晶玻璃。总之,玻璃是种材质,而艺术的价值来自于创意。 玻璃的成份与颜色的形成? 玻璃的主要成份为 二氧化硅,一般玻璃制品多半添加稳定物质来增强化学耐久性、或添加助熔物质降低熔融温度。 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可使玻璃呈现不同颜色,例如十六世纪的欧洲森林玻璃,其独特的绿色即来自于内含的氧化铁成份,其它如氧化铜成份能使玻璃呈现蓝绿色、氧化钴产生蓝色、氧化锰产生紫色等变化。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对玻璃的成色作用,会因玻璃类型不同而产生差异。 水晶和玻璃的区别为何? 英语中,含氧化铅的玻璃,因其透射度与澄重感似天然水晶,故称为水晶或水晶玻璃(crystal)。各国对水晶玻璃的氧化铅比率规定不同,如欧盟的10%、捷克的24%等,氧化铅可使玻璃制品折射率高,看来通透晶亮,目前用于创作的制品多有10%以上含量。而琉园脱蜡铸造作品的氧化铅含量多在24~48%,因此亦称水晶或水晶玻璃。 玻璃的物理特性为何? 1450℃为玻璃的融熔点,玻璃呈现液态如水般柔软流动,随温度降低则逐渐转为浓稠;450℃为徐冷点,此时玻璃成为固态无法流动。 玻璃为什么会有气泡? 一般玻璃原料或机械压模的量产制品因在1400~1300℃高温烧制,玻璃在液体状态下,内含的空气已浮出表面,所以 少有或无气泡产生。但多数铸造的玻璃艺术品多以850℃低温烧制,热玻璃膏流动缓慢,玻璃块之间的空 气,因无法浮出表面而自然形成气泡,艺术家们多以气泡表现玻璃的生命质感,并成为欣赏玻璃艺术的一部份。
5,琉璃 是什么意思
大多九零后的小女孩喜欢80后的男孩 ,更比八零的要聪明,最伤脑筋的是他们这一代的懂规矩的少了,我说的所味规矩是他们目无尊长,有什么说什么,不怕得罪谁,这何常不是一件好事,就因为他们的创意也是新三代,明星二代,高官二代 富翁二代。不是你跟不上,在你生活的世界里有年轻的心,但是他们做出来的超出了你的想象之外。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琉璃,又称流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
琉璃的化学元素单位为PA,中国的天然水晶为24PA(含24%的二氧化铅),而台湾的天然水晶有24PA/38PA。根据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话业概述琉璃的定义: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伦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西京杂记》卷一:“杂厕五色琉璃为劎匣。” 宋 戴埴 《鼠璞·琉璃》:“琉璃,自然之物,彩泽光润逾於众玉,其色不常。” 明 梅鼎祚 《玉合记·义姤》:“瑠璃榻,翡翠楼,手卷真珠上玉钩。”
2.指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黏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西京杂记》卷二:“﹝ 昭阳殿 ﹞窻扉多是绿琉璃。”《隋书·何稠传》:“时中国久绝瑠璃之作,匠人无敢厝意, 稠 以绿瓷为之,与真不异。”《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百寺,琉璃为甓,错以金银,丹彩紫鑛涂地,覆以锦罽,王居亦如之。” 清 唐孙华 《东岳庙》诗:“我来瞻庙貌,碧瓦琉璃光。”
3.指玻璃。《魏书·西域传·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於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於西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瑠璃瓶》:“瑠璃为器,岂复容坚物振触?”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琉璃》:“俗所用琉璃,皆消融石汁及铅锡和以药而成,其来自西洋者较厚而白, 中国 所制,则脆薄而色微青。”
4.诗文中常以喻晶莹碧透之物。 唐 杜甫 《渼陂行》:“琉璃汗漫泛舟入,事殊兴极忧思集。”此喻碧波。 宋 苏轼 《赠眼医王生彦若》诗:“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此喻眼球。 宋 胡仲弓 《中秋望月呈诸友》诗:“长空万里琉璃滑,冰轮碾上黄金阙。”此喻晴空。 清 纳兰性德 《早春雪后同姜西溟作》诗:“瑠璃一万片,映彻 桑乾河 。”此喻雪。
5.指玻璃灯。 宋 叶适 《赵振文传借琉璃灯铺写山水人物》诗:“古称浄琉璃,物现我常寂。”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途逅》:“归来愁日暮,孤影对琉璃。”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岁暮杂务》:“院内设松亭,奉天地供案,系天灯,挂琉璃。”
中国琉璃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在商周就有记载,据考证,尤其关于“西施泪”的传说,其起源约在周敬王三年(越王勾践三年),据中国通史,这个年代应该是公元前493年。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诱人风采。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琉璃的传说
琉璃相传是公元前493年范蠡督造王者之剑时所发现的。范蠡以为这种物质是天地阴阳造化所能达成的极致,于是将其随剑一起敬献给越王。越王感念铸剑之功,原物赐还,还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一件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相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琉璃。同年战事起,越大败。西施被迫前往吴国和亲,离别时将“蠡”送还,传说中,西施的眼泪还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见西施眼泪在其中流动,后人称之为“流蠡”,今天的“琉璃”就是这个名字的谐音,并由此演变而来的。 [编辑本段]琉璃的特点 1、制作工序冗长:从构思、设计、雕塑、烧制、细修、打磨至作品完成,需经过四十七道精致烦琐的手工工序才能完成。
2、手工制作: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3、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
雅贝大龙印
4、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烧制过程长达15天以上,使水晶原料,精确到每个细微处。方可确保作品精细奇巧、立体、真实、流线飘逸、清晰。
5、琉璃内的颜色都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高温烧结而成的,不会有褪色、氧化等老化现象的出现。
6、琉璃的气泡:琉璃作品应具有艺术生命力,存在于作品中的气泡,
更具想象空间,更具灵气。气泡是琉璃的呼吸,这是琉璃艺术领域的共识。琉璃是用于建筑及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以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氧化铅)为原料,用水晶脱蜡铸造法高温烧结而成的艺术作品。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琉璃制品色彩绚丽、造型古朴、结构合理、富有我国传统的民族特点,且耐风雨侵蚀,不易褪色剥釉,用以建造亭、台、楼、阁,显得格外雄伟壮丽。琉璃的拟珠似玉之美,融入了创意及巧思,不仅有传统,也有现代的中国文化特色,让琉璃发挥光芒,创出多彩多姿的生活艺术之美。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配有。 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史记》中的一段话,与琉璃的起源有关。(《西施泪》略),陶朱公就是民间传说的财神,传说中最早的财神聚宝盆,也是用琉璃做的,所以琉璃被认为是聚财聚福的财神信物,比人们常用的黄水晶更加直接有效。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29975.html?wtp=tt
6,古法琉璃的历史急今天就要
琉璃历史:三千多年前西施泪 相传古越时期的天工坊琉璃古制法为范蠡所创,当初也赠给了越王,西施与范蠡荡气回肠的爱情典故,让古法琉璃如同西施的一滴泪,平添了一种凄美的气韵。 其实中国的琉璃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年代。早在西周和东汉时期,古人为了比拟珠玉、宝石就创造出晶莹剔透、温润光滑的琉璃艺术精品。它是从两河流域经中亚传入甘肃的,在甘肃的平凉、天水等地,就出土了战国时代的铅钡玻璃珠。考古发掘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琉璃艺术已达到很高的成就,在古代世界工艺美术中别具一格。自汉代起,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中西文化的沟通与交融,中国的琉璃艺术获得新的发展。公元前138年,西汉出土的玻璃谷纹璧,是汉代时流行的样式,证明汉王朝已经制作较大的玻璃器。在河北省博物馆内,就阵列着与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一起出土的西汉琉璃耳杯,这应该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用脱蜡铸造法制作的琉璃成品。其淡淡的湖绿色透出幽暗的光,而这便是来自2100年前那个时代琉璃艺术的曼妙之光。公元前166年,出于经济和外交上的需要,东汉王朝决意谋求,和罗马的直接建交,在中国出土的罗马碧琉璃杯(器皿),是汉朝和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元代以来,颜神镇一直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琉璃生产中心,那里出产马牙石、紫石、凌子石、硝及丹铅、铜铁等多种矿石,具备生产琉璃的天然条件。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时期,设立宫廷造办处,邀请了西方的技术人员入宫交流,使琉璃制作一度得到复兴。其中“套料”装饰艺术是清代的创新,形式及装饰已有多种风貌,其格调越趋精致华美。在之后的300年间,琉璃又受到冷落,直到1987年,由于杨惠姗、张毅的努力,中国的琉璃创作在世界工艺史上开启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局面。 而世界其他国家的琉璃艺术也有其历史传统和独特魅力。19世纪的法国人就以“PATE-DE-VERRE水晶粉脱蜡铸造”的名称,重现三千多年前古埃及失传的脱蜡玻璃铸造技法,曾经制作出风靡全球的艺术品。中国的琉璃温润光滑、呈半透明状,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 诗中琉璃:身如琉璃,内外明澈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这是出自佛教书《药师琉璃光本愿经》的经典佛语,琉璃也成为了中国佛家的七宝之一。 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璀璨夺目的诱人风采。 宋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有一首《琉璃瓶歌赠晁二》:万金明珠络如绳,白衣夜明非缟缯。以有易无百货倾,室中开橐光出楹。非石非玉色绀青,昆吾宝铁雕春冰。表里洞彻中虚明,宛然而深是为瓶。?陀真人一铢衣,攀膝夜坐花雨飞。兜罗宝手亲挈携,杨枝取露救渴饥??其中“?陀”即普陀,“兜罗”,兜罗绵也,此形容持瓶之手,设想琉璃瓶曾是观音手中的杨枝瓶。“雕春冰”,形容琉璃瓶以刻花为装饰;“包以百袭”云云,见其薄也,“非石非玉色绀青”,“表里洞彻中虚明”,则其质莹彻而微泛天青。 北宋孔平仲《海南碧琉璃瓶》:“手持苍翠玉,终日看无足。秋天常在眼,春水忽盈掬。莹然无尘埃,可以清心曲。有酒自此倾,金樽莫相渎。” 五代徐夤《郡侯坐上观琉璃瓶中游鱼》,句有“宝器一泓银汉水,锦鳞才动即先知。似涵明月波宁隔,欲上轻冰律未移。雾薄罩来分咫尺,碧绡笼处较毫厘”。 可见,古人以诗句书颂着琉璃清透的质地,融合了佛家清心的闲情。琉璃也成为一种代表心清玉洁的时尚饰物,或赠送朋友,或观赏把玩。 琉璃工艺:火焰里来,水波里去 与外国琉璃不同,中国的琉璃温润光滑、呈半透明状,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这个制作过程冗长,从构思、设计图稿、雕塑立体原型至作品完成,需经过数十道工艺严格把关方可完成,全过程约两个月以上。 “火里来、水里去”,昂贵的有色水晶材料历经烈火的焚烧,在水中有数十步精巧的打磨工序,达到晶莹剔透、柔和润洁的表层质感。 前期制模非常繁复,而且必须是一模一品。一只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要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作品全球限量发行,使每件作品更具有收藏价值。 在手工制作上,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 然后是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小件作品需要烧1至2个星期,大件作品甚至需要数月时间。其间融化的液态有色水晶体的流动很难控制,但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又有统一风格的琉璃作品。 琉璃出炉后,需要有不亚于珠宝制作的一系列打磨、抛光等工艺,一件琉璃成品的出现需要近20天的时间来精雕细琢。鉴赏琉璃的关键:1. 琉璃与水晶,玻璃截然不同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么不同。 a、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一种软体动物*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详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明代的药玉应该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药玉色彩少变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谓琉璃招财、保平安,与琉璃母有很大的关系; 2. 琉璃的种类: a类: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b类: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来。工艺脱胎于[pate-de-verre],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 “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c类: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3.制作工艺: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 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 4. 琉璃为什么没有玻璃,水晶那么透明? 由于琉璃特殊的工艺和复杂的制作过程,琉璃的光泽度是天生就没有玻璃、水晶那么明亮。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点,注定了琉璃要承载厚重的文化,变成一种文化产品 5. 琉璃作品中有气泡,是不是次品? 琉璃中的气泡是在琉璃原料煅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个作品都有。在爱好琉璃的人眼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有生命的,这些气泡似乎正说明了琉璃在呼吸。而且这些气泡也正使得琉璃更具表现力,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发出炫目的光彩。 6. 如何鉴赏琉璃 a、 欣赏光影效果, b、 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c、 欣赏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 d、 琉璃的透澈度,不宜太纯太亮,需有一定层次与光洁度的差异,否则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 e、 感受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 f、 从工艺角度欣赏古法琉璃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与结构特征。 g、 古法工艺决定了世间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琉璃,所谓“天工自成”说的就是琉璃产品的唯一性,仔细品味不同琉璃的色彩流动,会发现不同的意境。 7. 琉璃易碎吗? 琉璃的硬度比较强,相当于软玉的强度。但也比较脆,不能用力拍打或碰撞 8. 古法琉璃的养护 (1)不可碰撞或摩擦移动,以免出现表层划伤。 (2)保持常温,实时温差不可太大,尤其不可自行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 (3)平面光滑处,不宜直接放置于桌面,最好要有垫片。 (4)宜用纯净水擦拭,若使用自来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泽与干净,切不可沾上油渍异物等。 (5)避免与硫磺气、氯气等接触
7,琉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琉璃?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琉璃的分类 A类 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琉璃石 B类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 “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C类 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琉璃的制作工艺 答: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 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 [保养方法]避免与硬物碰撞或摩擦及与硫磺、氯气等接触。保持常温,宜用纯净水擦拭,若使用自来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泽与干净,切不可沾上油渍异物等。 琉璃的价值 答: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工艺艺术品,它的价格比水晶还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的特殊性,而且其工艺极具复杂性与高难度,因此其成本非常高。其二,琉璃是一种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如何购买,鉴别,保养琉璃产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6 更新时间:2005-3-20 文章录入:woocraze 责任编辑:woocraz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购买,鉴别,保养琉璃产品 如何购买,鉴别,保养琉璃产品!!! (2004-12-03 10:25:00) 如果你想买琉璃产品,就一定要看完哦!!! 鉴赏琉璃的关键:1. 琉璃与水晶,玻璃截然不同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有什么不同。 A、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一种软体动物*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B、化学成分不同 天然水晶、琉璃、玻璃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当代国家级的权威专著《中国古琉璃研究》记载:古埃及“费昂斯”(也就是西方水晶玻璃的始祖)二氧化硅的比例92%(不通透)-99%,中国周朝时的琉璃,二氧化硅的比例仅仅是略大于90%(通透)。这9%的区别就是琉璃与水晶最大的不同。 C、成份详解 古代的琉璃是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的,琉璃石是一种有色水晶材料,的主要成份应该以二氧化硅为主,琉璃母则是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明代的药玉应该是琉璃母的配方上有一些不同,所以明代的药玉色彩少变化,也不通透。 琉璃的等级实际上取决于琉璃母的原料与配制方法,这是自古以来的不传之秘,正是因为琉璃母的存在,才使中国古法琉璃与水晶乃至西方的水晶玻璃“费昂斯”在成份上有了9%的不同。 所谓琉璃招财、保平安,与琉璃母有很大的关系; 2. 琉璃的种类:A类: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 琉璃石 一种有色水晶材料,《天工开物、珠玉篇》:凡琉璃石与中国水精、占城火齐,其类相同……其石五色皆具……此乾坤造化,隐现于容易地面。天然琉璃石日渐稀缺,尤为珍贵。 琉璃母 一种采自天然又经人工炼制后的古法配方,可以改变水晶的结构与物理特性,使其在造型、色彩与通透度上有明显改善。《钱围山业谈》载:奉宸库者,祖宗之珍藏也……琉璃母者,若今之钱滓然,块大小犹儿拳……又谓真庙朝物也……但能作珂子状,青红黄白随色,而不克自必也; B类: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来。工艺脱胎于[pate-de-verre],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 “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C类: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3.制作工艺: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技艺一半凭运气。 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 4. 琉璃为什么没有玻璃,水晶那么透明? 由于琉璃特殊的工艺和复杂的制作过程,琉璃的光泽度是天生就没有玻璃、水晶那么明亮。不过,可能也正是因为这点,注定了琉璃要承载厚重的文化,变成一种文化产品 5. 琉璃作品中有气泡,是不是次品? 琉璃中的气泡是在琉璃原料煅烧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每个作品都有。在爱好琉璃的人眼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有生命的,这些气泡似乎正说明了琉璃在呼吸。而且这些气泡也正使得琉璃更具表现力,在灯光的照射下能发出炫目的光彩。 6. 如何鉴赏琉璃 天工坊琉璃鉴赏 A、 欣赏光影效果, B、 别是不同角度厚薄及色彩的光的折射,能呈现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C、 欣赏色彩的自然流动,感受琉璃“呼吸”中透出的纯净之美。 D、 琉璃的透澈度,不宜太纯太亮,需有一定层次与光洁度的差异,否则会丧失其具有动感的生命力之美。 E、 感受整体造型及色泽、美感与创作意念的完美结合所带来的意境之美。 F、 从工艺角度欣赏古法琉璃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非民俗)与结构特征。 G、 古法工艺决定了世间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琉璃,所谓“天工自成”说的就是琉璃产品的唯一性,仔细品味不同琉璃的色彩流动,会发 现不同的意境。 7. 琉璃易碎吗? 琉璃的硬度比较强,相当于软玉的强度。但也比较脆,不能用力拍打或碰撞 8. 古法琉璃的养护 (1)不可碰撞或摩擦移动,以免出现表层划伤。 (2)保持常温,实时温差不可太大,尤其不可自行对其进行加热或冷却。 (3)平面光滑处,不宜直接放置于桌面,最好要有垫片。 (4)宜用纯净水擦拭,若使用自来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泽与干净,切不可沾上油渍异物等。 (5)避免与硫磺气、氯气等接触 如何鉴别“水琉璃”与古法琉璃 作者:吉朋 加入时间:2005-11-7 23:03:16 中国琉璃艺术历史悠久,最早在商周就有记载,据考证,尤其关于“西施泪”的传说,其起源约在周敬王三年(越王勾践三年),据中国通史,这个年代应该是公元前493年。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灿烂夺目的诱人风采。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且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价格低的“水琉璃”制品,事实上,这是一种“仿琉璃”制品,并非真正的琉璃,只是因为商家的刻意所为与消费者的误解,才会有“水琉璃”。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方言习惯中,“水货”意为“造假”或“仿制”,故的真实含意是“假琉璃”。 水琉璃是以透明树脂胶加颜料浇制而成的树脂制品,其特点是成本低、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与琉璃的区别主要在: 1、树脂折射率低而致产品的质感不同,水琉璃缺乏铅水晶玻璃的晶莹感。 2、重量区别,水琉璃的重量约为琉璃的30%。 3、水琉璃易老化,颜色不稳定。 从下面“水琉璃”与古法琉璃的对照图片中,不难看出两者颜色、质感及晶莹感的差异: “水琉璃”的识别特征: “水琉璃”的材质是树脂、水晶胶等化工原料,类同于透明塑料,其特点是: A、色泽:明显的化工色素,同塑料制品。 B、密度:等同于塑料,远远轻于真正的琉璃,商家常将水琉璃与大量的金属附件组合在一起,以其在重量上造成混淆,更有一些不良商家为蒙骗消费者,常在水琉璃制品底部,暗藏铅块等重物,以造成“真琉璃”的假象,消费者只需仔细辩别即可识破。 C、声音:与塑料制品相同。 D、透明度:明显浑浊,不通透 E、保存时间:一至两年后即开始褪色,通透感日差。通俗地说:时间越长,就越象塑料。 古法琉璃的识别特征: A、色泽:水晶和玻璃都有不同的色彩,但全部以纯色为主,混合后会爆裂或者混浊。唯有古法琉璃可以有多种颜色混成,且通透如故。 B、密度:古法琉璃的密度明显高于玻璃,略高于水晶,且手感滑润。 C、声音:轻轻敲击古法琉璃会有金属之音。 D、透明度:界于玻璃和水晶之间,偶有烧制流动过程产生的少量气泡。 E、保存时间:无限期,从材质角度看,古法琉璃永不变色,今天从汉王刘胜墓中出土的古法琉璃耳杯依然色泽如新,剔透如故。 http://www.o001.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113。琉璃,又称流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构件,通常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也是艺术装饰的一种带色陶器。琉璃的主要成分为SiO2(即 二氧化硅)。古法琉璃,亦称脱蜡琉璃、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技术纯手工加工制造,经过十多道手工工艺制造流程的精修细磨,在高温1000℃以上的火炉上将水晶琉璃母石熔化而自然流向凝聚成高贵华丽、天工自拙的琉璃。其色彩流云漓彩、美伦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的使用已有2467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什么是琉璃?
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 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是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经很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
琉璃的分类
A类 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琉璃石
B类 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为古埃及“费昂斯”工艺。《中国古琉璃研究》的分析结果表明: “费昂斯”中二氧化硅的比例92%-99%,与中国周朝时的琉璃差异明显。但由于二者形态近似,有人称其为西洋琉璃。
C类 水琉璃,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无收藏价值,不过价格奇低。
琉璃的制作工艺
答: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的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
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象金银制品,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
[保养方法]避免与硬物碰撞或摩擦及与硫磺、氯气等接触。保持常温,宜用纯净水擦拭,若使用自来水,需静置12小时以上,保持琉璃表面之光泽与干净,切不可沾上油渍异物等。
琉璃的价值
答: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工艺艺术品,它的价格比水晶还高,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的特殊性,而且其工艺极具复杂性与高难度,因此其成本非常高。其二,琉璃是一种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世间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文章TAG:
琉璃的化学名字什么琉璃 化学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