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不够的商应怎么办,若被除数中间的数不够除时商写占位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7-25 13:49:17
本文目录一览
1,若被除数中间的数不够除时商写占位

2,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 应写在那一位
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如果不够除,就用(0)占位。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时,要注意除到哪一位,就把(商畅稜扳谷殖咐帮栓爆兢)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如果不够除,就用(0)占位。
3,要使六括号二除以三的商中间有零儿没有余数的括号中应填什么
要使六括号二除以三的商中间有零而且没有余数,括号中应填什么?6()2÷3=20口答:()里应填1。612÷3=204想:商中间要有0,被除数的最高位百位上的6÷3,不能有余数,十位上的()要比除数3小,不够商1就商0,()里可填0、1或2,商要没有余数,十位上的()÷3的余数1或2和个位的2组成的12或22÷3,要能除尽,因此()中只能填1。
4,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什么补位
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后加0补位。一、二等水准与三、四等水准采用的水准仪及水准尺不一样,读数的方法也不一样的。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说明。假设三个水准点的为a、b、c,可以从任一个水准点开始测量,我们就从a点开始吧:(1)一把水准尺在a点上竖直(看水准气泡,使其居中),水准仪摆设在适当的位置,其与a尺(此时称为后尺)的距离需要符合过分要求,目前的国家规范为:对于ds3型水准仪不能超过100m,对于ds1及ds05型水准仪不能超过150m。如果采用普通红黑面水准尺,先读黑面的上丝和下丝,就可以计算出视距,然后读黑面中丝,接着读红面的中丝。读完后记录者应马上计算视距及检核数据,以上读数之间存在以下关系:(上丝+下丝)/2=中丝,第三位对的上就行,黑面中丝+4687(或4787,一对水准尺中,有一把是4687,另一把是4787)=红面中丝,这个数一般不相等,规范规定四等水准不能超过3。(2)另一把水准尺在往下一个需要测量的控制点的线路上竖直(尺垫先在地上固定,水准尺放在尺垫上),这把尺此时称为前尺,前尺视距与后尺视距之差不能超过3m。读数的顺序与后尺的一样,读完后除了计算以上的数据外,还需要计算:(a)后尺视距与前尺视距的差=后尺视距-前尺视距,如果这个数超过3m,则前尺需要前后移动,视距差为负数时,说明前尺视距长了,需要往回移动,反之往前移动,重新摆好前尺后,重新前尺读数,之前的前尺读数作废(如果记录者速度快,当发现前后视距超限时就会马上告诉观测者没必要读中丝了,移动后再说)。(b)黑面高差=后尺黑面中丝-前尺黑面高差,(c)红面高差=后尺红面中丝-前尺红面高差,理论上b-c±100=0,但实际上往往不相等,差数不能超过5。之前的“前尺黑面中丝+4687(或4787)-前尺红面中丝”得到一个数,“后尺黑面中丝+4787(或4687)-后尺红面中丝”又有一个数,这两个数相减一定等于b-c±100,否则计算有误。(d)本站的最终高差=黑面高差-(b-c±100)/2。这就完成一个测站的观测。(3)前尺不动(千万记住),水准仪与后尺往前移动,仪器跑到前尺之前(不能超过最长视距规定,此时,之前的前尺变成后尺),之前的后尺跑到仪器之前摆好(到水准仪的距离要与水准仪与另一把尺的距离相等)。读数的顺利与前一站的一样,先读后尺。大部分的计算都跟之前的一样,不过,除了第一站之外,其它站还要计算一个数:前后视距积累差=上一站的积累差+本站的前后视距差,这个数按目前的国家规范不能超过10m。实际上,第一站也是有积累差的,只不过它的积累差就等于前后视之差。(4)重复(3)的步骤,直到前尺到达下一个待定高程点(假设b点)。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控制点之间的站数一定要是偶数。把这个测段的所有测站的高差加起来就是测段高差,即a到b的高差。b到c、c到a的高差测量方法与上面的一样。一般情况下,除了统计测段高差外,还要计算测段的路线长度,把该测段的所有视距相加就是本测段的路线长度。路线长度用于平差时定权及统计工作量。做一、二等水准,仪器的操作及读数比较三、四等的复杂一些,这里就不介绍了。如果采用电子水准仪及条码水准尺,就变得非常简单方便,所有计算都由仪器自动完成。
文章TAG:
中间 不够 怎么 怎么办 中间不够的商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