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能级与光谱项有关系如何理解

光谱是指光的频率谱原子上电子在不同能级间跃迁,会吸收或发射光子,光子的频率就是能级之间的能量差
他们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能级与光谱项有关系如何理解

2,闭壳层的S2的光谱项是1S那为什么光谱支项是1S右下小标

1S?很明显是个错误的符号。闭壳层的谱项的L、S一定都为0,J最大不过L+S=0,最小为0,所以也一定为0。因为L一定是整数,所以J=1/2一定是S为半整数的情况才会出现,也就是有未成对的电子,这显然对闭壳层的s2是不可能的。
你好!因为你太笨了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闭壳层的S2的光谱项是1S那为什么光谱支项是1S右下小标

3,锂和铝的基态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锂和铝的基态光谱项和光谱支项基态的光谱项是31S0,其中n=3,S=+1/2+(-1/2)=0,L=S,J=S+L=0+0=0第一激发态:当电子的自旋方向不变时,n=3,S=+1/2+(-1/2)=0,L=P,J=S+L=0+1=1光谱项为31P1当自旋方向改变时,n=3,S=+1/2+(+1/2)=1,L=P,J=S+L=1+1=2,或1+1-1=1,或1+1-2=0,光谱项为33P2,或33P1,或33P0

锂和铝的基态光谱项和光谱支项

4,镍原子的光谱项有哪些

基态谱项: 1S d10电子组态,2S+1=0; L=0 (S)
基态原子吸收其共振辐射,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不很严格)。 分子吸收光谱也叫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20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是带状光谱。
3F,3D算不算
基态谱项: 1S d10电子组态,2S+1=0; L=0 (S)

5,由光谱项怎么求光子能量

没看懂你说什么意思,光谱项跟光子能量没有关系哦。它只是对应原子或分子内部的能级。光谱项跟能量是不一样的,它只是波长的倒数,即波数,它还要乘以hc才是能量。每个光谱项对应的是原子或分子内部的一个能级,因此,可以计算出能级。也可以根据光谱想求出原子或分子需要吸收或可以放出的光子能量。
最短波长对应的是最大能量,说明这个量子态的能量为-3.4ev,从高能级到第2能级产生。从n=3到n=2,放出的光子能量最小,为10.2ev,由公式e=hν可得其最应的最低频率,再由λ=cν算出最长波长。
光子能量 E = hv = 光谱项(1) - 光谱项(2) 光谱项(1) > 光谱项(2): 放出光子光谱项(1) < 光谱项(2): 吸收光子

6,关于光谱项的意义是什么我想知道到打心底谢谢了6K

标记粒子的一个能态的量子数称为光谱项符号。 原子光谱的光谱项符号是:2s+1LJ。其构成方法为:(1)用字母表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的值,对应规则是L=0,1,2,3,4,…→S,P,D,F,G,…;(2)用数字表示光谱项的多重性2S+1,其中S为原子的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3)谱项的支项用右下标的J值加以区分;(4)在某些情况下,还在右上角标记J在某轴上的投影MJ,值以更细致地描述原子态。分子光谱也有光谱项,通常L采用群论中的分类符号进行标记。参考资料:http://bike.baidu.com/view/1307761.html?fromTaglist
标记粒子的一个能态的量子数称为光谱项符号。 原子光谱的光谱项符号是:2s+1LJ。其构成方法为:(1)用字母表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的值,对应规则是L=0,1,2,3,4,…→S,P,D,F,G,…;(2)用数字表示光谱项的多重性2S+1,其中S为原子的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3)谱项的支项用右下标的J值加以区分;(4)在某些情况下,还在右上角标记J在某轴上的投影MJ,值以更细致地描述原子态

7,什么是光谱检测

光谱检测就是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光谱检测其优点是灵敏,迅速。历史上曾通过光谱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如铷,铯,氦等。根据分析原理光谱分析可分为发射光谱分析与吸收光谱分析二种;根据被测成分的形态可分为原子光谱分析与分子光谱分析。光谱检测的被测成分是原子的称为原子光谱,被测成分是分子的则称为分子光谱。扩展资料:介绍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10的负10次方)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查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了高纯度的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在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例如,铷和铯就是从光谱中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特征谱线而被发现的。光谱分析对于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也很有用。十九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谱检测
光谱检测要使用光谱仪,根据高压激发下金属放出的光谱,可以检测物体内部各种金属的含量
光谱光谱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分光镜观察光谱要用分光镜,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分光镜的构造原理.图6-18是分光镜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它是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的.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它位于透镜L1的焦平面①处.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焦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筒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如果在MN那里放上照相底片,就可以摄下光谱的像.具有这种装置的光谱仪器叫做摄谱仪.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彩图6).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彩图7).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光谱.观察气体的原子光谱,可以使用光谱管(图6-19),它是一支中间比较细的封闭的玻璃管,里面装有低压气体,管的两端有两个电极.把两个电极接到高压电源上,管里稀薄气体发生辉光放电,产生一定颜色的光.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例如,让弧光灯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气(在酒精灯的灯心上放一些食盐,食盐受热分解就会产生钠气),然后用分光镜来观察,就会看到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中有两条挨得很近的暗线(见彩图8.分光镜的分辨本领不够高时,只能看见一条暗线).这就是钠原子的吸收光谱.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谱线(暗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只是通常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比明线光谱中的少.光谱分析由于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这种方法叫做光谱分析.做光谱分析时,可以利用发射光谱,也可以利用吸收光谱.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且迅速.某种元素在物质中的含量达10-10克,就可以从光谱中发现它的特征谱线,因而能够把它检查出来.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检查半导体材料硅和锗是不是达到了高纯度的要求时,就要用到光谱分析.在历史上,光谱分析还帮助人们发现了许多新元素.例如,铷和铯就是从光谱中看到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特征谱线而被发现的.光谱分析对于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也很有用.十九世纪初,在研究太阳光谱时,发现它的连续光谱中有许多暗线(参看彩图9,其中只有一些主要暗线).最初不知道这些暗线是怎样形成的,后来人们了解了吸收光谱的成因,才知道这是太阳内部发出的强光经过温度比较低的太阳大气层时产生的吸收光谱.仔细分析这些暗线,把它跟各种原子的特征谱线对照,人们就知道了太阳大气层中含有氢、氦、氮、碳、氧、铁、镁、硅、钙、钠等几十种元素.
报考材料成分检验员 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国家职业资格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含义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鉴定评价机构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为与国际接轨,在借鉴多数国家先进作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 2.职业资格证书的作用 作为与国际接轨的双证(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之一,职业资格证书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的必备证书,表明从业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某一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所以它是从业者求职、任职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从业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资格证书可记入档案并与薪酬挂钩。根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简称lccieb)签署的“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联合颁发合作协议”,考取中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中心(简称os-ta)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全国范围内通用,还可以作为进行法律公证的有效的文件,在全球90多个国家畅通无阻。 3.就业准入制度的含义 就业准入制度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内容。 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职业的从业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 实施就业准入制度和确定实施的范围是根据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步骤和总体目标并结合部分职业的特点、要求确定的。某些职业(专业)由于其技术性、专业性强而约定俗成地很早就实行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如律师、注册会计师、电工、锅炉工等。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行各业规范化的发展,一些原没有规定的职业也将逐步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例如当前的一些白领职业: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行政管理、物流及物业等,最终目标是绝大多数职业岗位上的从业者都将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国家为保证就业准入制度的实行,明确规定: 对职业介绍机构的行为--国家对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要求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单位招聘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对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应要求求职者出示职业资格证书并进行查验,凭证推荐就业;用人单位要凭证招聘用人上岗。 对用人单位违反该制度的行为--对招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的用人单位,由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同时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再上岗。 材料成分检验工(员):包括从事金属、硅酸盐类、矿物等岗位,用抽样检查方式对金属、非金属材料成分进行分析检验的人员(使用分析仪器和设备,对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成分进行检验、检测、化验、分析、监督的人员)。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采集样品;(2)配制标准溶液和分析试剂;(3)调试分析仪器设备;(4)使用分析仪器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比色分析、气相分析、极谱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及核磁共振分析等,测定样品成分含量;(5)记录、计算、判定分析检验数据;(6)协助主检人员完成检验报告;(7)检查、维护仪器设备;(8)负责检验室卫生、安全工作。

文章TAG:什么是光谱项什么  光谱  能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