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天路十八弯在哪里

那段山弯路就是“天路十八弯”,那座山叫“剪子弯山”。现在已修隧道,可以不走垭口老路。

天路十八弯在哪里

2,天路十八弯在哪里

那段山弯路就是“天路十八弯”,那座山叫“剪子弯山”。现在已修隧道,可以不走垭口老路。

天路十八弯在哪里

3,为什么说青藏铁路是天路

您好朋友!您这个问题问的很漂亮,青藏铁路号称世界海拔最高的铁路线,平均海拔要高出地平线很多的,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条巨龙盘旋通往天空,是世人对青藏铁路的美称!希望我的回答会让你释然!

为什么说青藏铁路是天路

4,天路十八弯在318国道何处

天路十八弯在318国道的剪子弯山,海拔4500多米。天路十八弯在四川境内,在318国道上。它是雅江开往理塘的路,海拔有4500多米,所以被称为是天路,而天路十八弯是因为它的道路十分曲折,像剪刀剪出来的山路,到处乱弯,道路十分艰险。扩展资料天路十八弯的行驶注意事项:1、拐弯多,解百纳走不了几百米就要拐弯。这样的山路设计,实际就是为了爬山,不论是上山,还是下山,坡度都比较陡峭。所以开车的时候,就要注意不可过度依赖机械刹车,否则可能会带来危险,这对司机的开车技术就有很高的要求。2、到了夏季,驴友、骑行的、摩托车、还有货车,还有一路朝圣的藏民,人是非常多的。所以开车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去和货车为伍,远离货车,记住上坡不在货车后面,下坡不在货车前面。因为坡道比较陡,雨雪天气,就要慎行,这对开车技术、视线和判断力都有了新的挑战。

5,为什么越南以前被称为印度支那

地理上印度支那是指中南半岛,因为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普遍认为亚洲只有两个国家,即中国和印度,所以对于印度和中国的“结合部”,即中南半岛,称为印度支那。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三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法国的殖民地。

6,天路十八弯海拔多少

318国道剪子湾山的天路十八弯,海拔4500多米。剪子湾山,山口海拔4659米。剪子湾山,藏语名字叫“惹玛那扎”,意为羊子山口,是318国道经康巴地区的最高山口之一。站在剪子湾山的观景台,可以俯瞰脚下蜿蜒的盘山公路——天路十八弯。千山万壑尽收眼底的意境,领略一番茶马古道的古风遗韵。 这条山路汇聚了无数个回头弯,对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汽车经过天路十八弯,走不了多远就要拐弯,实际上这样的山路设计,实际就是为了爬山,这样更加省力。 到了夏季,驴友骑行、摩托车、货车、还有一路朝圣的藏民,人非常多。开车需要时刻注意安全,不要去和货车为伍,远离货车,记住上坡不在货车后面,下坡不在货车前面。因为坡道比较陡,对技术,对视线,对判断都有了新的挑战,雨雪天气需要慎行。

7,为什么泰山有十八盘之称

泰山有3个“十八”之说。自开山至龙门为“慢十八”,再至升仙坊为“不紧不慢又十八”,又至南天门为“紧十八”,共计1630余阶。“紧十八”西崖有巨石悬空,侧影佛头侧枕,高鼻秃顶,慈颜微笑,名迎客佛。十八盘岩层陡立,倾角70至80度,在不足1公里的距离内升高400米。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此处两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盘路镶嵌其中,远远望去,恰似天门云梯。泰山之雄伟,尽在十八盘;泰山之壮美,尽在攀登中!

8,张骞出使西域为什么被称为凿空之行

裴《史记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凿空,即开通道路指张骞开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张骞凿空和张骞出使西域是同义词。武帝建元元年(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在归途中,张骞改从南道,依傍南山,企图避免被匈奴发现,但仍为匈奴所得
“张骞凿空”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史记》把张骞之交通西域誉称为「凿空」,「空」即「孔」,意思就是开辟孔道。由于张骞的交通西域,使中国人得以由长安出发,经过西域各国而前往西亚、北非乃至欧洲。

9,为什么叫天路

什么天路 是指青藏铁路吗? 称青藏铁路为天路,不仅是因为其海拔高——世界第一。 还因为其中创造了很多的世界之最,修辞路就好必修天路一样,是在说修路人的不一般,其实也在说中国人的不一般。这是一种“中式谦虚”的说法.
因为高险仿佛登天
天 路   那一条通往雪域高原的天路啊,沟通的,难道仅仅只是天堑?   二零零六年,青藏铁路竣工。7月1日那天,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天险,中国的青藏铁路全线通航。   历时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经过了多少艰难困苦,,一条天路通向了4000米的高原。   多少人被感动,感动得热泪盈眶;多少人又在奉献着,奉献着自己的热血年华;为了青藏铁路的早日竣工,铁路工人没黑没白的干。在完工那天,我们看到他们那黝黑朴实的脸和青筋暴突的双手,他们创造了一个神话,把铁路扛到了雪域高原。   我们不敢想象,那有多艰辛,多困苦,以及那令人窒息的海拔。那强烈的高原反应,平常人站在那儿走路都气喘吁吁,氧气稀薄的寒冷的恶劣环境让人呼吸很困难,有的人生病了,有的人晕倒了,好了不服输,醒来了继续干。在他们不仅要适应,还要付出强大的体力来工作,铁路工人也有妻儿父母,他们放下了家眷,放下了儿女情长,为了这艰巨的任务,他们勇敢的离开了家,为祖国奉献出一份光和热。   他们在高原上开出条条道路。没有营养丰富的蔬菜和水果,他们就着馒头和咸菜……他们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中国人创造了神话。   人烟稀少的高原,氧气缺乏的环境,我们望而却步;层层高峰的阻隔,高原水肿的反应,我们失去前进的勇气。可他们没有,他们依然努力着,一条天路终于从唐古拉山一直延伸到拉萨。   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会相信,自古以来就是天堑,就连鸟儿也飞不过去的西藏,一条天路,会通往神秘的雪域高原,像一条巨大的神龙,翻山越岭,给藏家儿女带来了吉祥安康,从此,山不再高,不再险峻,不再不可逾越,西藏的酥油茶和青稞酒更加香甜,一条天路沟通了天堑与平地,沟通着中国人的心灵,一条天路让中国人充满了自豪与骄傲。   他们,用铁一样的双手,创造了奇迹,用铁一样的意志铸造了一条通往天堑的路,用神奇的力量把天路铺就在青藏高原,引领我们走进那人间天堂。   听,那是一首歌吗?一条天路的修建,沟通的难道只是天堑?
因为是开通了我们之间的道路,所以叫做天路

10,为什么青藏铁路叫天路

青藏铁路:有一种美叫“天路” ( 2006-10-08 10:38:47) 稿件来源:新华社 新华网西藏频道拉萨10月8日电(记者张建松)尽管多年前已经到过西藏,但坐在首趟沪萨列车明亮的餐厅里,面对窗外近在咫尺的雪山,听着韩红悠扬的《天路》歌声,还是为青藏高原的原始之美感动得热泪盈眶。 临行前,记者在资料中看到了这样的介绍:“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沿线,以西宁为起点,以拉萨为终点,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 记者将信将疑。跑了多年的旅游报道,记者对一些旅游景点的“包装”之道略知一二。有的景点“姿色平平”,但经过摄影师的精心“梳妆打扮”,再通过华美文章的“气质提升”,俨然成了沉鱼落雁的“绝色美女”。可是游客慕名一游后,难免会感到失落和遗憾。 如果不是亲自沿青藏铁路看一看,记者不会相信:“天路”之美,绝非人间美色可以比拟,那是地球的最原始之美!踏上“天路”,唯一的遗憾是,任何一种机器都无法真实地再现“天路”风光的神奇壮美。 记者乘坐的首趟沪萨列车于10月3日4时许到达格尔木。此时天已大亮,列车已翻过昆仑山,驶进可可西里无人区。许多旅客拿着相机站在窗边,希望能捕捉到藏羚羊的珍贵镜头。 列车驶上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时,一些始终处于亢奋状态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吸氧了。是啊!窗外那一望无际的雄浑、壮美景色,怎能不令人每个细胞都激动起来!在地球上,也许人类生命的最原始状态,也如眼前湛蓝的天空、洁白的雪山、朵朵的白云一样,单纯而美丽。当自然的壮美深深地震撼心灵的那一刻,怎能不令人深思:是人类的欲望造就了人间的繁忙?还是人间的繁忙吞噬了人类的本色?生活,原本可以这样单纯而美丽! 翻过唐古拉山口,列车缓缓地进入西藏安多县境内。在这里,记者有幸目睹了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美丽的湖泊——错那湖。列车沿着湖边缓缓前行,站在窗边,就像浏览一幅“天上瑶池”的美丽画卷。在明媚的阳光下,湛蓝的湖水温柔地依偎在连绵的雪山脚下,朵朵白云浮在半空,似乎伸手可摘,湖边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群群牦牛在悠闲地漫步。记者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诗“此景只应天上有”。在这静谧得如同天堂般的美景面前,列车上的游客连连感叹:“天哪!太美了!”此时,车厢里的照相机快门响成一片。 “一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列车进入拉萨市内,广播里又传来韩红熟悉的歌声,但现在听起来,感觉已经完全不一样……(完)

文章TAG:为什么叫天路十八弯为什么  什么  天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