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招标文件违法怎么处理,违反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怎么处理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4-24 18:33:45
本文目录一览
1,违反招投标法实施条例的怎么处理
好好读读条例,违规的结果---也就是处罚在条例中头都有体现《招标投标法》是其他招标相关法规的上位法。《招标投标法》已就“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二十日。”进行明确规定,其他招标相关法规无需重复说明。
2,如何处罚招投标违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标或与招标人串通投标的,投标人以向招标人或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的,中标无效,处中标项目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单位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一年至两年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投标资格并予以公告,直至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招标文件出现违反规定施工方如何处理
答:投标截止时间前(开标前)的投标文件可以撤回,而不被没收投标保证金。有时候招标方要求延长投标有效期,如果你答应,将相应延长投标保证金的扣留答:投标截止时间前(开标前)的投标文件可以撤回,而不被没收投标保证金。开标后至中标通知书发出前,这段时间称投标有效期,在投标有效期内是不允许撤回投标书的,如果你执意撤回将被没收投标保证金。 有时候招标方要求延长投标有效期,如果你答应,将相应延长投标保证金的扣留时间,投标书不能撤回,也不能修改,如果你不答应,投标书将失效,投标保证金到时可以返回给你。
4,违反招标法怎么处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13号)第六十四条:“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招标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2、《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条例》(2003年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第四十二条:“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未按规定确定招标代理机构的; 采取抽签、摇号等方式进行投标资格预审的;在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后接收投标文件的;投标人数量不符合法定要求不重新招标的; 国家和省投资的重大建设项目的开标和评标地点不符合省人民政府规定的。因前款所列情形导致招标无效的,评标和中标无效,责令招标人重新招标;由此给招标人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3、《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原国家计委等七部委令第30号)第七十三条:“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 ; (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4、《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委令第2号)第五十一条:“招标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招标文件、资格预审文件的发售、澄清、修改的时限,或者确定的提交资格预审申请文件、投标文件的时限不符合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规定;(四)接受应当拒收的投标文件。 招标人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行为之一的,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这要看是什么样的招标投标项目.我国已根据不同管理部门规定了不同的监督部门,不同领域由不同的部门查处.现告诉你相关领域的管理部门:对于招投标过程(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中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招标、串通投标、歧视排斥投标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执法,按现行的职责分工,分别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受理招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按照这一原则,工业(含内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业和产业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分别由经贸、水利、交通、铁道、民航、信息产业等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项目和市政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的监督执法,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文章TAG:
采购 采购招标 招标 招标文件 采购招标文件违法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