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工务曲线测破点如何量

菜单栏-分析-测量长度-选取曲线链,回显示其长度。

工务曲线测破点如何量

2,怎么测量大型工件

对于大型物体,如果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可以目测、用绳子丈量一下,再用尺子量等等。如果要求精度比较高,就要借助一些仪器设备了,如激光测量仪等等。至于在机床上的内孔,除了使用车床本身的功能直接测量,也有专用的测量设备。

怎么测量大型工件

3,营运后的高铁还需要测量哪些内容

主要有线路轨道状态的测量,构筑物变形测量,以及这些测量所需要的控制基准点的复测。
与既有线路基本相差无几,不过测量精度和测量机具不同罢了,工务主要测量线路大平、高低、方向、爬行,轨道板、底座板,桥梁、涵洞等设备设施,供电检测接触网拉出值、分相等。

营运后的高铁还需要测量哪些内容

4,如何计算工务三无曲线

三无曲线计算步骤;一、计算出现场正矢的倒累积:对现场正矢从下往上,;二、根据现场正矢计算出半径及平均正矢:根据现场正;三、曲线中点位置:曲线正矢倒累计合计/曲线正矢合;四、计算曲线主要桩点位置:;缓和曲线长度:l0=70m,;圆曲线的平均正矢fy=24,圆曲线长度Ly=44;于是:xc14.2014.20;减加Ly/2-9.25+9.25;ZY(YZ);减加三无曲线计算步骤一、计算出现场正矢的倒累积:对现场正矢从下往上,采取斜加平写计算,将计算结果填入第二列。二、根据现场正矢计算出半径及平均正矢:根据现场正矢,我们可知,前7个点在变化,后7个点在变化,则取中间14个点作为圆曲线的正矢点,求出圆曲线的平均正矢:336/14=24,则半径为R=12500/24=521m。取整数520m,则圆曲线的平均正矢仍为24mm三、曲线中点位置:曲线正矢倒累计合计/曲线正矢合计-1=6303.5/444=14.20,即曲中点在14点前方附近。四、计算曲线主要桩点位置:缓和曲线长度:l0=70m,圆曲线的平均正矢fy=24,圆曲线长度Ly=444/24=18.5(段数)于是:xc14.2014.20减加Ly/2-9.25+9.25ZY(YZ)减加l0/24.9523.45(缓和曲线一半放在圆曲线中,一半放缓和曲线中)-3.5+3.5ZH(HZ)1.4526.95加减l07-7HY(YH)8.4519.95各点分布示意图五、计算各零点的计划正矢:圆曲线计划正矢:Fy=24缓和曲线正矢递变率:fd=24/7=3.43根据各主要桩点的位置,可求出具体的正矢值:(其中a为HY等点到下一点的距离)a31点:f1=60.553?fd=6?3.43=0.1,取0?3.43=0.58*3.43=1.94取2132点:f2=??1?a??2?a3??6?3点:f3=(3-1.45)?3.43=5.32取54点:f4=(4-1.45)?3.43=8.7取95点:f5=(5-1.45)?3.43=12.2取126点:f6=(6-1.45)?3.43=15.6取167点:f7=fy-1?31?a??2?a3???6??3.43=24-1.94=22.06取22a38点:f8=fy-6?fd=24-0.1=23.9取24?fd=24-0=24取24以上为前半部分曲线,以下为后半部分曲线:a319点:f19=fy-61?31?a??2?a3??3.43=23.43取23??6?21点f21=f20-3.43=20,取2022点f22=f21-3.43=16.57,取1723点f23=f22-3.43=13.14取1324点f24=f23-3.43=9.71取1025点f25=f24-3.43=6.28取61326点f26=??1?a??2?a3??3.43=3.43/6=0.57取1?6?20点f20=fy-a327点f1=60.053?fd=6?3.43=0,取0将以上各点的正矢填入到第4列中,并对计划正矢进行求和,∑=444,与现场正矢相等,若不相等,可根据计算中的取舍情况,对部分计划正矢点进行微调使得两者相等。六、计算各点正式差:各点的正矢差为该点的现场正矢减去计划正矢,将计算结果填在第5列七、计算正式差累计:正式差累计是指到计算点为止,以前各点正式差的累计,他的算法为“斜加平写”。计算结果填入第6列中。八、计算半拨量:半拨量算法:任一点的半拨量等于它以前各点正式差累计的合计,及采用“平加斜写”,将计算结果写入第7列中。为了使曲线两端的直线不平移,必须使最后一点的半拨量为零,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81.5,是很大一个值,如果按照这样拨道的话是不可行的,同时,由于偏移量较大,调整计划正矢法和调整差累计法均不可用,只能采取调整半拨量法。九、调整半拨量法:调整半拨量法的原理是通过阶梯形数组直接调整半拨量,调整后拨量与拨后正矢的关系为:正矢增加量=该点拨量调整数—前后两点调整数和的一半。数组选择时,要使得数组的累计最后一项与半拨量最后一项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及本题的-81.5与81.5,且调整级差不能大于2mm,上下对称。同时,第三点为控制点,如果曲线上第i点的拨量有控制要求,除满足曲线重点半拨量为零的条件外,还必须使i点以前各点(不包括i点)的调整值正负部分合计之和,与累计差正负部分合计之和数值相等,符号相反,以确保i点的拨量为零。本题,第三点之前的累计差之和为-1.5,因此数组要在前两项排列出和为1.5综上所述的两个要求,我们选择了第7列的调整值,并根据调整值算出累积(第8列),用半拨量减去累积得到调整后半拨量,填在第9列十、技术拨量及拨后正矢:拨量=半拨量(第9列)×2拨后正矢=本点现场正矢+(本点拨量-前点拨量+后点拨量)/2PS:这种方法的关键就是如何快速地找到一个合适的数组,使得半拨量的组后一点拨量为零,同时兼顾好区间的拨量大小和控制点的拨量为零。在选择数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为使调整后计划正矢与原计划正矢尽量相近,级差宜采取1mm,如因测点少,小曲的累计差合计数较大时,调整级差可容许不超过2mm,以免造成拨后曲线的不圆顺。2、阶梯形数组由增大变为减小(或相反)的中间部分,最少有两个相同值的毗连调整数形式平台,才能保证计划正矢的修正值不超过1mm。同理,当使用两个及以上数组时,数组相连处,最少隔开两个点号不做修正。3、数组利用单数或双数都行,数组的两端可以保持对称或不对称,但不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数组,都必须保持在一个数组内所影响正矢的正数和负数相等,其代数和为零。

文章TAG:工务  怎么  测量  曲线  工务怎么测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