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二次批注是什么意思

二次批注是否是说不同的两个人进行批注呢 如果是,修订选项中标记的颜色设置为 按作者 即可

二次批注是什么意思

2,布点是什么意思

设置机构、办事的地点。公安机关的“布点”往往是设置蹲守犯人的地点。

布点是什么意思

3,电气调试二次打点什么意思

打点是把点表上的开关量模拟量点全对到中控室。 一般来说安装完毕后,开关量可以先打到中继柜,这样能先发现回路和接线中的问题,然后还是要跟中控打一次。至于模拟量直接跟中控打就好。 人员一般要三个,现场设备旁一个,电力室一个,中控室一个,现场和电力室的人要带齐所有安装时用的工具,图纸,以防有问题时及时查找解决。

电气调试二次打点什么意思

4,布点是什么意思

布点 环境监测中为了了解一块区域的情况进行的有计划的采样点位布置叫做布点侦察等工作也借此用词布点方法分区布点法分区布点法是将场地划分为各个相对均匀的小区,在每个小区内根据面积和特征进行布点。系统布点法系统布点法是在场地内设定固定边长的正方形网格,在每个网格中均布设采样点位。动态布点法动态布点法是指分步实施监测布点工作,后一步的监测布点根据前一步的监测分析结果来确定,耗时较长。

5,什么是二次布料

随着设备的优化以及材料的精细化,2.0版本的“二次布料”工艺被嫁接到釉面砖的生产中,成就了陶瓷行业产品开发的另一种可能性。卡慕陶瓷二次布料2.0技术,与传统的二次布料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二次布料”2.0版本的面料为薄层布料,在布该层面料时,将包括斑点、透料、金属、大颗粒等元素和材料同事施加于其上,压制和烧结之后,砖面能表达如立体感、透感、颗粒感等效果。
毛线呗

6,什么是布点法

1 【复习】环境监测 绪论 1. 环境监测的目的:1)评价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2)根据污染物或其他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分布,追踪污染路线,寻找污染源。3)确定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影响,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迁移转化情况。4)研究污染扩散模式和规律,为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控制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5)收集环境本底及其变化趋势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保护人类健康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提出建议,为制订和修改环境标准提供数据。 2. 环境监测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3. 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同一污染源在不同时间对同一地点造成的污染物浓度可能相差很大,在环境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分布不是均匀的。2)空间分布性:不同污染物的稳定性和扩散速度与污染物的性质有关,因此不同位置上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强度分布是不同的。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两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值之间存在一界限4)环境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是一个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复杂体系,因此存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效应。 4. 单独作用:机体中某些器官只是由于混合污染物中某一组分对其发生危害,没有因为污染物共同作用而加深危害的,称为污染物的单独作用。 5. 相加作用:混合污染物各组分对机体的同一器官的毒害作用彼此相似,且偏向同一方向,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相当于各种污染物毒害的总和,称为污染物的相加作用。 6. 相乘作用:混合污染物对机体的毒害作用超过个别毒害作用的总和,称为相乘作用。 7. 拮抗作用:混合污染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彼此抵消大部分或一部分时,称为拮抗作用。 8. 环境监测--为某种特定目的,按照预先设计的时间和空间,间断或连续地,对环境质量的代表值进行测定,并观察、分析其变化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9. 环境要素:环境整体中,各自独立的,性质不同但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称为环境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 10. 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11. 环境污染按环境要素分类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12. 按污染物的性质分类: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 13. 环境监测的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14. 从众多有毒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害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15. 环境标准的作用: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的工作目标:它是只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的重要依据2)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境工作优劣的准绳3)是执法的依据:环境问题的诉讼、排污费的收取等的依据都是环境标准4)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准备手段和条件:通过实施可以促使企业对污染进行管理和治理,更新设备等。总之,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 16.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 水和废水监测 1.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 2. 水质监测的目的:1)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的污染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2 【复习】环境监测 3. 地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时的基础资料的收集:(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 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4. 对照断面设置目的:了解流入某一区域(监测段)前的水质状况,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 5. 设置方法:(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 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 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 ,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 6. 断面数目:一个河段区域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7. 控制断面设置目的:监测污染源对水质影响。 8. 设置方法:(主要排污口下游较充分混合的断面下游)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对特殊要求的地区,如水产资源区、风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与水源有关的地方病发病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及地球化学异常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 9. 断面数目:多个。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 10. 削减断面设置目的:了解经稀释扩散和自净后河流水质情况。 11. 设置方法: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的河段上 12. 断面数目: 1个。 13. 背景断面设置目的:为了评价一个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而提供水环境的背景值 14. 设置方法: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应设在清洁河段上 15. 断面数目: 根据需要而设 16. 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当水体水质稳定,或其组分在相当长的时间或相当大的空间范围内变化不大时,瞬时水样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17. 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的混合水样,有时称“时间混合水样”,以与其他混合水样相区别。 18. 综合水样是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到的样品。 19. 水样的运输:记录--贴好标签--运送--实验室。 20.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塞紧采样容器口 (2) 样瓶装(3) 冷藏、隔热、致冷剂(4) 防冻裂样品瓶 21. 水样保存时注意的问题:(一)保存要求:不发生物理、化学、生物变化;不损失组分; 不玷污(不增加待测组分和干扰组分)(二)对容器的要求: 性能稳定、杂质含量低的材料, 硼硅玻璃、石英、聚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三)保存时间要求:清洁水样-72h;轻污染水样-48h; 严重污染水样-12h;运输时间24h以内。 空气和废气监测 1. 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产生危害,对各种材料产生腐蚀损害.对人体健康的急性危害有喉头发炎,鼻、眼受刺激红肿,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疼 ;慢性危害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生理机能障碍等。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使作物产量显著降低甚至枯死。空气污染能使某些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造成损失,如SO2能腐蚀金属、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等 2.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化学建材和装饰材料中的油漆、胶合板内墙涂料等中含有的挥发性的有机物甲醛、苯等;大理石、瓷砖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排放;烹饪、吸烟等等室内燃烧所产生的油、烟污染物;人密集且不通风的室内的CO2过高;空气中的霉菌、真菌、病毒等。 3. 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之间以及它们与大气正常组分之间的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 4. 空气污染采样点的布设方法:1).扇形布点法2).同心圆布点法3).网格布点法4).功能区布点法[P153,图示] 5. 降水水样保存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降水中含有尘埃颗粒物、微生物等微粒,所以除测定pH值和电导率的降水样不过滤外,测定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水样均需用孔径0.45μm的滤膜过滤。2)降水中的化学组分含量一般都很低,易发生物理变化(如挥发、吸收空气中SO2等)、化学变化和生物作用,故采样后应尽快测定,如需要保存,一般不主张添加保存剂,而密封后放于冰箱中。 3 【复习】环境监测 6. 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的目的:①检查污染源排放废气中有害物质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②评价净化装置的性能和运行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的效果③为大气质量管理与评价提供依据 7. 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的要求:①生产设备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下②对因生产过程而引起排放情况变化的污染源,应根据其变化的特点和周期进行系统监测③当测定工业锅炉烟尘浓度时,锅炉应在稳定的负荷下运转,不能低于额定负荷的85%。对于手烧炉,测定时间不得少于两个加煤周期。空气污染的危害: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产生危害,对各种材料产生腐蚀损害。对人体健康的急性危害有喉头发炎,鼻、眼受刺激红肿,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疼 ;慢性危害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癌及生理机能障碍等。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不可见三种,影响植物的正常发育,使作物产量显著降低甚至枯死。空气污染能使某些物质发生质的变化造成损失,如SO2能腐蚀金属、光化学烟雾能使橡胶轮胎龟裂等。 8. 酸雨的危害:1)湖泊酸化。2)酸雨使流域土壤和水体底泥中的金属(例如铝)可被溶解进入水中毒害鱼类。3)酸雨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粒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贫瘠化。4)酸雨伤害植物的新生芽叶,干扰光合作用,影响其发育生长。5)酸雨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结构、油漆及名胜古迹等。 固体废弃物监测 1. 鉴别一种废物是否有害的可以用四点不良后果来定义:1 )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 )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储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土壤质量监测 1. 土壤背景值是指在未受或少受人类活动影响下,尚未受或少受污染和破坏的土壤中元素的含量。 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目的:1)土壤环境现状监测目的是判断土壤是否被污染及污染状况,并预测发展变化趋势2)土壤污染事故监测需要调查分析主要污染物,确定污染来源、范围和程度,为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对策提供科学依据3)污染物土地处理的动态监测既可以充分利用土地的净化能力,又防止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环境。3)通过土壤背景值的调查了解元素的丰缺和供应情况,为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合理施用微量元素及地方病因的探讨与预防提供依据。 3. 土壤质量监测采样点的布设原则:1)合理的划分采样单元。在进行土壤监测时往往面积比较大,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采样单元,同时在不受污染源影响的地方选择对照采样单元,同一单元的差别要尽量减少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坚持哪里有污染就在哪布点,优先布置在污染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地方。3)采样点不应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及水土流失严重和表层土被破坏的地方。 4. 采样点布设的方法:对角线布点法,梅花形布点法,棋盘式布点法,蛇形布点法,放射状布点法,网格布点法[图示P272] 生物监测法: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 生态监测:是在地球的全部或局部范围内观察的收集生命支持能力的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以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 微观生态监测分类: 1、 干扰性生态监测:指对人类特定生产活动干扰生态系统的情况进行监测,如砍伐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水文过程和物质迁移规律的改变;草场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是讷国产力降低;湿地的开发引起的生态变化;污染物排放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2、 污染性生态监测:主要指对农药及金属等污染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传递及富集进行监测。 3、 治理性生态监测:指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经人类治理后,生态平衡恢复过程中的监测,如对沙漠化土地治理过程的监测。 环境噪声的来源: 1、 交通噪声,包括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所产生的噪音 2、 工程噪音,如鼓风机、汽轮机、织布机和冲床等发出的噪声。 3、 建筑施工噪声,像打桩机、挖土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发出的声音。 4、 社会是社会生活噪声,如高音喇叭、收音机等发出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损伤听力、干扰人们的工作和休息、影响睡眠、诱发疾病、干扰语言交流,强噪声还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损坏建筑结构。噪声会使人听力损失。这种损失是累积性的,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一天,只要噪声不是过强(120dB以上),事后只产生暂时性的听力损失,经过休息可以恢复;但如果长期在强噪音下工作,每天虽然可以恢复,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产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过强的噪声还能杀伤人体。 半衰期:由于新陈代谢作用,污染物在机体或器官内的量减少到原有量的一半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恒定误差或偏倚。指监测值的总体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别,是由测量过程中某些恒定因素造成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重现性,并不因增加测量次数而减少系统误差,他的产生可以是方法、仪器、试剂、恒定的操作人和恒定的环境所造成。 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或不可测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的共同作用所造成,随机误差遵从征态分布规律。 过失误差:又称粗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犯了不应有的错误所造成,它明显的歪曲测量结果,因而一经发现必须及时更正。

7,服从关区二次分配是什么意思

您好:服从关区二次分配就是在该关区可以把你调到其他岗位,不是你报考的这个。所谓二次分配就是如果顺利通过笔试、面试、体检各关,正式定岗可能根据工作发展有所调整,例如您可能申报的是缉私,定岗时可能给您安排为旅客检验等等。
就是说可能你考上后不是从事你报考的职位的工作的.在海关内再给你安排其他的工作的.就是这个意思的.举个例子 福建省有厦门海关和福州海关两个单位招考 厦门海关下辖泉州海关和漳州海关等,福州海关下辖马尾海关等 关区二次分配即被录取后不一定能呆在厦门海关,可能被分配到厦门海关下辖的其他地方的海关

8,二次梢是什么意思

果树生长到一定阶段都要摘稍,是为的限制长高,让果树侧向生长利于结实其原理是“ 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是指顶芽(枝)生长而侧芽(枝)受抑制的现象原因是由于 顶端不断的向下运输生长素(学名 吲哚乙酸 ),导致侧枝生长素浓度高,生长素是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梢:读“shāo” 本义:树木的枝杈。引申义:枝杈的末端,一般指树枝或条状物的末端:树梢。末梢。梢头。梢林。末尾:眉梢。收梢。 抽:长出:~芽|谷子~穗。也形容长得很快。 抽梢的意思是春季植物长出的新的枝条。一般来讲,果树的新稍是不能结果的,会浪费很多营养,所以在挂果期的果树上,新梢都要进行修剪。

9,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是什么意思麻烦详细解释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就是接仪表的那一端.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许断路运行。接在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上的仪表线圈的阻抗很小,相当于二次侧线圈在短路状态下运行。互感器二次侧端子上电压只有几伏。因而铁芯中的磁通量是很小的。原线圈磁动势虽然可达到几百安或上千安匝或更大。但是大部分被短路二次侧线圈所建立的去磁磁动势所抵消,只剩下很小一部分作为铁芯的励磁磁动势以建立铁芯中的磁通。如果在运行中二次侧断开,二次侧电流等于零,那么起去磁作用的磁动势消失,而原边的磁动势不变,所以二次侧开路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
就是额定电压电流的意思。比如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为600/5a,意思就是一次侧额定电流600a,则二次感应的电流为5a。电压互感器同理。一楼说的对,电压互感器二次的额定线电压应该是100v。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是什么意思?麻烦详细解释! 与变压器相似,就是输出侧,额定输出电流5A(普通型),用于仪表计测,继电保护。
你所说的二次侧 是用来接各种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度表的 它所输出的电压和电流是属于低电压和小电流 这是为了安全 你在互感器上可以看到图标的 上面写得很清楚的

10,高考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第二次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征集志愿概念: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再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征集志愿设置: 1.文理科第一批至第五批设A.B.C三所院校及院校服从志愿,每所院校均设3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2.文理科提前批也进行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对象: 1.参与征集志愿的院校为相应批次计划未完成或追加计划的高等院校. 2.参与征集志愿的考生未达到相应批次控制线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和相应批次线下20分以内的学生. 征集志愿与补录的区别: [1]征集志愿,是在招生过程中,原报考这个志愿的人数不够,只能通过再征集志愿,才能录取到计划招生的人数。而补录是在开学后,录取的学生放弃这个学校,在校生人数没有达到招生计划,再补充录取学生就叫补录。其实在志愿录取期间,补录志愿与征集志愿的概念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一般在录取结束新生开学时期的的补录,不再使用“征集志愿”的说法。
“高考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是指本科二批第一志愿录取不满计划数的高校,在录取完第一志愿后,公布缺额或增额,让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报一次志愿。  “高考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是指本科二批的部分高校在第一次征集志愿录取结束的时候,还没有满足计划数,再一次公布缺额或增额,让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报一次志愿。  征集计划的详细学校、专业和计划数会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对于未被任何院校录取的本科二批的考生而言,这是一次很好的就读二本类学校的机会。
用通俗的话讲,本科二批第一志愿是指 填上一个院校,而这个院校就是最优先录取你的。在一般情况下,本科二批的录取工作一次是录取不完的,也就是说,有些学校没有招够人数,所以产生了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和第二次征集志愿。没招够人数的,而你又没有被录取,可以在第二次征集志愿的时候再填报剩余的学校。

文章TAG:二次布点是什么意思二次  布点  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