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形图上的地形怎么区分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势比较平缓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势比较陡峭。 平原: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 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 丘陵:高出海平面500米以下的山地,或比高在300米以内的山地,称为丘陵。 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沟谷幽深,一般多呈脉状分布。 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 山峰:等高线是闭合的,数值向中间增大 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弯曲。为一条狭长而两侧陡急的高地,顶上可能平坦,广阔或成刀口等形状,两侧坡度则可能均匀一致,或一侧急直,一侧缓和,多见於广阔平坦地区,此外,地势较周围高耸而绵长的,也可视为山脊,等高线表示山脊成椭圆形线。 山坳:位在一条狭窄上,两山间的低下处,河流从此相背分流,与鞍部无明确分别,通常以两侧宽阔又缓斜便於跨越的山坳,其鞍部两侧较为狭窄险峻,通常甚少在此做跨山道路等高线表示山坳,自低地向上弯去。 鞍部:也是山脊上两山间的低浅处,但略比山坳为高,如鞍部地形狭窄而深下,用来作横跨山脊两侧的道路,则称做山隘。 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 特别要记住!!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 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地形图上的地形怎么区分

2,如何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如何识别:看每条线上标的数值,数值越大,代表海拔越高,如高原山地等;数值越小,海拔越低,如盆地。至于学习方法,多看些旅游节目增加兴趣,多做题,找到规律,多看些书或电视,不是课本也没关系,增加常识,很有用,地理就没什么的难的了
国家出版有专门的地形图图示,符号、字体、线条的大小、高度、颜色都有规定,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符号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样。所以要先确定你的地形图的比例尺,然后再找相应的图示。图示在网上应该能找到。
等高线地形常见的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山顶与盆地图形相差不大,都是闭合等高线最里面的线内,前者等高线值外小内大,后者相反。山脊:等高线由海拔高处向低处TOU出处山谷:等高线由海拔低处向高处TOU出处鞍部:表示两个山头的等高线闭合圈之间的空白部分(一般无等高线)陡崖:只要2条或2条以上等高线相交处都属陡崖
平原:等高线非常稀疏或几乎没有,无闭合区或闭合区极少,一般海拔200米以下,地形图上一般用成片的深绿色或浅绿色表示.丘陵:等高线散布众多,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少,一般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地形图上一般用黄绿色、淡绿色、绿色间杂表示.山地:等高线多而密集,闭合区内圈数层级多,一般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地形图上一般用黄色、棕黄色、深黄色等多层次间杂表示,也可以有浅绿色、绿色等狭长的河谷盆地间杂.高原:等高线稀疏,但与平原或山地相交的边缘十分密集,一般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小,地形图上一般用成片的黄色或棕黄色表示.盆地:等高线外高里底

如何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地形种类

3,如何查看图纸上桩的类型

荷载可达到特征值的2倍,桩身有一定的缺陷,列如,有大肚,缩颈等,但可满足静力测试的要求。三类桩,荷载达不到特征值的2倍,或者出现断桩等明显的缺陷,桩不够设计长度等等。桩位是根据结构基础底板平面图布置的,一般由有设计资质的企业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及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主要确定砼强度等级、桩的直径、桩的深度、桩的间距及是否进行配筋。扩展资料:混凝土桩具有制作方便,桩身强度高,耐腐蚀性能好,价格低等优点。它可分为预制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和灌注混凝土桩等。预制混凝土方桩多为钢筋混凝土桩,断面尺寸一般为200mmx200mm一500mnx500mm,单节长十余米,可根据需要将单节桩连接成所需桩长。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为工厂化预制生产,高压蒸汽养护,断面外径尺寸一般为350~600mm,厚80--lOOmm,单节长十余米,可根据需要将单节桩连接成所需桩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程桩
桩按承载性状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前者又分为摩擦桩、端承摩擦桩;后者又分为端承桩、摩擦端承桩。桩按成桩时挤土状况可分为非挤土桩、部分挤土桩和挤土桩。按桩的施工方法,桩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  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材料和形式的桩(如木桩、混凝土方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钢管或型钢的钢桩等),用沉桩设备将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或有的用高压水冲沉入土中。灌注桩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成。根据成孔方法的不同分为钻孔、挖孔、冲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爆扩桩。
护壁是砼护壁,壁内设钢筋,不是在土里。比如护壁是50mm砼,50mm砼内含有钢筋。这个太桩的设计应是人工成孔桩,在水位比较低的地区,为了防止桩壁塌陷,边成孔边护壁,护壁是从上而下施工的,不是从下而上的。
图纸说明一定会写的
这个还用说?图纸上基础类型都是描述的清清楚楚的啊。不知道你是不是不认识字。
这个在基础说明中应该有讲到,而且它的埋深和配筋在大样中或是说明中有体现。

如何查看图纸上桩的类型

4,地理四类图怎么看

此类地图涉及地理知识的两大板块:1、地理坐标系(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你必须知道经纬度数值在地图上的排列规律,记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2、地球的运动与昼夜变化:你必须知道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能够确定地图的方位。解题技巧:1、读懂地图,根据地图找出已知条件;2、根据问题要求,做好图上推演,发现并找出解题的关键所在。------------------知识需要整合,通过解题运用,可以建立知识各点的联系,你的【四类】过于关注小题目,痴哥整合为【一类】,可以应付更多应该“经纬网”“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和时间差方面的问题。具体解题思路:(已知条件)图一,北(箭头)极圈以内有极昼(晨昏线)现象;西经90度是正午,C在晨线上。图二,冬至日日照图,太阳直射点是南回归线,东经90度是正午,180度是黄昏(线)。图三,二至日日照图,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与东经30度汇合点(西经60度是晨线)。图四,就日照日期和时刻而言,与图二完全相同,只是经纬线更少,并且是全球的情况(图二是半个球面)。
实际找个模型看看,乒乓球或者地球仪,有实例看起来就会好看很多,球的图需要空间想象力,看实例多了就可以想象出来了
首先,最简单理念要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然后,根据下面几条判断:1、“经线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指向北极点那边就是北,指向南极点那边就是南;纬线指示的是东西方向。”经度自西向东增大就是东经,自西向东减小就是西经。比如,图二显示出了地球的一半度数,共180°,平分成了6份,那么,每份是180°%6=30°,而中间是180°经线,那么,180°西侧向西依次是东经150°、东经120°、东经90°,东侧向东依次是西经150°、西经120°、西经90°(东西侧用上面说的内容判断)。图三,你用同样的方法学着判断。2、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转的方向,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增大的是东经,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数值减小的是西经。比如图一,知道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图中是北极(北逆南顺),图中整个地球360°它平分成了8份,那么,每份是360°%8=45°,那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180°西侧向西依次是东经135°、东经90°、东经45°、0°,顺着地球自转方向180°东侧向东依次是西经135°、西经90°、西经45°、0°(同西侧重合)。你最好还是找个会这块内容的同学或者找老师给你拿图指点着讲解比较好,没有面对你很难讲清楚的。
此类地图涉及地理知识的两大板块: 1、地理坐标系(地球仪上的经纬网):你必须知道经纬度数值在地图上的排列规律,记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 2、地球的运动与昼夜变化:你必须知道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能够确定地图的方位。 解题技巧: 1、读懂地图,根据地图找出已知条件; 2、根据问题要求,做好图上推演,发现并找出解题的关键所在。 ----哗处糕肺蕹镀革僧宫吉--------------知识需要整合,通过解题运用,可以建立知识各点的联系,你的【四类】过于关注小题目,痴哥整合为【一类】,可以应付更多应该“经纬网”“季节变化”“昼夜变化”和时间差方面的问题。

文章TAG:图纸  怎么  地区  类别  图纸怎么看地区类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