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为什么给儿童测听频率的顺序是500400020001000

给儿童测听,原则上是先建立听力反应行为,在建立听力图的大概形状,最后完整500-4000HZ听力图。过程:估计是高频或感应神经性听障,测听顺序是:AC500-4000-2000-1000HZ;估计是低频或是传导性听障,测听顺序是:2000-500-4000-1000,若估计是严重听障,要用骨传导振动器,等小孩建立了听力反应行为后,转到气传导:BC250-AC250-500-1000-2000-4000HZ.因为小孩专注力有限,刚开始测听可以降20dB加10dB.
规定正常青年人在各频率的听力为0 dB HL听力在25dBHL以内仍为正常听力。最重要的为500Hz-4000Hz 范围的听力,它对言语的辨别至关重要。而人对1000Hz的声音最敏感。
测听可以使你的助听器配得更好更精确些,就像配眼镜要验光一样。耳聋的程度,部位,性质因患者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患者聋不聋,聋的程度,性质,部位如何要依根据听力检查的结果来判断,这是进行听力检查的根本目的,泽聆听力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给儿童测听频率的顺序是500400020001000

2,助听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不要太复杂只要把指标写好就行了

  合格助听器的五项性能指标:   ①频率范围。低档助听器的频率范围至少在 300~3000Hz,普通助听器高频应达到4000Hz,高级助听器的频率范围可在80~8000Hz之间。   ②最大声输出或饱和声压级(SSPL)。实际上代表了助听器的最大功率输出。使用助听器时的最大声输出应低于患耳的不舒适阈,尤其对重振阳性的患耳,必须控制最大声输出以保护患耳。   ③最大声增益。主要表示助听器的放大能力,各国生产的助听器增益多在30~80dB之间。一般说,耳聋程度轻的要选择增益小的,程度重的应分别选用增益中等的或大的助听器。在具体使用中助听器上都备有使声增益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音量调节开关。选配适合的助听器可依一些公式预先计算,最简易的方法是按照纯音听力图,对 500、1000、2000Hz三个音频的增益补偿调节,以其阈值的一半或稍多为宜,多能获得满意效果。   ④频率响应和音调调节。为满足聋人听力要求,助听器应提供各种不同的频率响应,频率不同反应在听觉上就是音调不同。为了使助听器的频响比较符合聋人的听力损失特点,音调调节钮上设置一些不同音调,通常L代表低音,N为正常,H为高音。   ⑤信号噪声比 (S/N)。助听器耳机放大后的输出往往是语言信号和恼人的噪声同时存在,信号噪声比值越大,语言信息输出的质量也越好。优质助听器的信噪比可达40dB左右,至少应保证30dB以上。

助听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不要太复杂只要把指标写好就行了

3,人类的言语听力范围是多少

人能否听到声音,不仅取决于人的听觉系统是否健全,还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频率指的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物体每秒振动1次,它的频率就是一赫兹,符号是Hz。一般来说,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人耳感受的音调也越低。人耳可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在16~20000Hz之间,大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低于16Hz的声音是次声,这两种声音人耳都感受不到。声强指的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声音能量或声波压力。在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内,声能或声压越大,人主观感觉到的声音强度也越大。在实际应用中,表示声压级(SPL)的单位是分贝,符号是曲。在听力测试时为了方便起见,专家们将声压级转换成了听力级,即选一组健康青年正常耳,所听到各频率(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最小声音的平均值,在听力图表上分别定为0dB听力级(HL),也就是正常听力者,但正常人的听力也可波动在-l0dB至15dB之间。例如:听力的分贝数值在16~25,表示稍有听力下降。 在人耳能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内,对频率在1000~4000Hz的声音最敏感,而人类的言语频率(人们正常的说话频率)主要在500~3000Hz之间。据测定,大多数汉语语音频率在500~3000Hz,声强在10~50dB之间的区域内。所以,如果儿童在这个区域内的听力损失较严重的话,他就难以听到或听懂他人的讲话声,也不易通过听觉途径模仿说话了。
频率范围:20--20000HZ。

人类的言语听力范围是多少

4,声音强度dBnHL与dBHL区别

  应该是dB NHL和dB HL   dB的中文是“分贝”,HL---Hearing Level的中文为“听力级”,SPL---Sound Pressure Level的中文为“声压级”。   dB SPL是声音强度的物理单位,即声音真实的强度级别;dB HL是听力学界广泛应用的声音强度单位,选用18-25岁的健听人进行实验得到,将这些人在各个   频率处听到的最小声压级定为0 dB HL。   dB HL和dB SPL之间可以进行转换:   Hz dB SPL dB HL   250 25.5 0   500 11.5 0   1000 7.0 0   2000 6.5 0   40000 10.0 0   80000 13.0 0   dB NHL = Decibel Normal Hearing Level 表示一个人的听力相对正常听力值   通常,如果看到的检测报告中的“dB”后面如果没有标注其他参数,那一般代表是用纯音刺激测出的结果,因为目前有国家标准的听力检测用声信号只有纯音(pure tone),它具有频率特性,如1000Hz的纯音就是每秒振荡1000次的正弦波,常用的频率有125,250,500,1000,2000,3000,4000,6000,8000Hz等,纯音被广泛应用于纯音(电)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多频稳态等听力检测仪器,纯音的声强用“dB HL”表示,“HL”的意思是听力级(Hearing Level),可以省略不写,直接表示为“XXdB”; 配戴助听器的孩子经常要利用纯音测听仪测试香蕉图,家长们看到检测报告中的“dB”,就代表了孩子配戴助听器后能够听到声音的最小刺激量。   3、我们多数聋儿家长比较难理解的,就是大家常直接将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测试结果所标注的“dB”当成是孩子的听阈,其实不然。因为用纯音信号刺激是检测不出清晰的ABR反应的,于是我们采用了另一种声学信号——短声(Click)进行刺激。短声是一种频谱较宽的短时程信号,它的频谱能量较多集中在4000Hz左右,因此ABR的测试结果仅仅能够代表患者高频的听力损失情况,对于低频部分的听阈,ABR无法评估。所以,有些家长会认为医生测得不准,明明被告知在最大强度刺激下,孩子双耳都没有反应,为什么在家时孩子对关门等声音有反应呢?有可能是孩子的低频听力尚有保留,这是ABR自身存在的不足,也是需要进一步检查多频稳态(ASSR)的原因所在。   因为各个医院测试环境的不同,国际上也没有针对短时程信号制定相应的校准标准。为了和纯音测试的结果区别,ABR测出的反应阈值用“dB nHL”或“dB SL”表示,“nHL”的意思是小样本正常听力级(normal Hearing Level),“SL”的意思是感觉级(Sense Level),各家医院采用的参数不完全一样,“dB nHL”和“dB SL”所代表的声强也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要在dB后面注明参数是“nHL”还是“SL”!   4、所以,我们常所说的“dB”,各种根据刺激声的不同,其代表的声音强度级别是不一样的。说了这么多分贝的参数,有没有相互之间换算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除了前面提到的: 0dB HL=7.5dB SPL,(1kHz纯音)   还有最重要的是,各家医院选购的ABR设备不一,短声的最大输出强度也不同,最大的可以达到140dB SPL(相当于105dB nHL),那么SPL与nHL之间的换算为:0dB nHL=35dB SPL。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如果ABR的测试结果仅仅是写了个“90dB”,我们就不清楚孩子的高频听阈到底是达到90dB SPL还是nHL?因为如果是nHL,孩子的听阈应该是125dB SPL或者说约70dB HL(0dB HL=20dB nHL)。我们平时说的听力是指行为阈值,也就是说HL为标准的,是听力级; 脑干电位测出值是SPL为标准的,也就是声压级;一般把这个声压级换算为nHL,也就是小样本听力级。 三者的关系是:SPL比nHL大35分贝左右,nHL比HL大20分贝左右。 比如,脑干测出是135分贝SPL,真实地听力应该是:135分贝SPL-35=100分贝nHL-20分贝=80分贝HL所以说听力超过80分贝的,一般脑干电位都测不出来。 如果脑干电位能测出来,听力一般就不会超过80分贝。

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的第四章

隔声设计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4.1.1条 隔声设计适用于可将噪声控制在局部空间范围内的场合。对声源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罩的结构型式;对接收者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间(室)的结构型式;对噪声传播途径进行的隔声设计,可采用隔声墙与隔声屏障(或利用路堑、土堤、房屋建筑等)的结构型式。必要时也可同时采用上述几种结构型式。第4.1.2条 对于车间内独立的强噪声源,应按操作、维修及通风冷却的要求,采用相应型式的隔声罩,如固定密封型隔声罩、活动密封型隔声罩,以及局部开敞式隔声罩等。隔声罩降噪量的设计,可按表4.1.1规定的范围选取。隔声罩的降噪量 表4.1.1隔声罩结构形式 A声级降噪量(dB)固定密封型活动密封型局部开敞型带有通风散热消声器的隔声罩30-4015-3010-2015-25第4.1.3条 当不宜对声源作隔声处理,而又允许操作管理人员不经常停留在设备附近时,隔声设计应采取控制、监督、观察、休息用的隔声间(室)。隔声间(室)的设计降噪量,可在20~50dB的范围内选取。第4.1.4条 对于工人多、强噪声源比较分散的大车间,可设置隔声屏障或带有生产工艺孔洞的隔墙,将车间在平面上划分为几个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隔声屏障的设计降噪量,可在10~20dB范围内选取;对高频声源,隔声屏的设计降噪量可选取较高值。5第4.1.5条 在可能条件下,车间的隔声处理也可在竖向上划分不同强度的噪声区域。对于带有较强振动的强噪声源,宜设置地面层上开有生产工艺孔洞的地下室。第4.1.6条 对于组合隔声构件,墙、楼板、门窗等的隔声量设计,宜符合下列公式的要求:i i S1τ 1 = S2τ 2 = LL = S τ (4.1.6)式中: i S1、S2 LLS ——各分构件的面积(m2 );i τ 1、τ 2 LLτ ——各分构件的透射系数。第4.1.7条 进行隔声设计,必须注意孔洞与缝隙的漏声。对于构件的拼装节点、电缆孔、管道的通过部位以及一切施工上容易忽略的隐蔽声通道,应作密封或消声处理,并给出施工说明和详细大样图。第二节 隔声设计程序和方法第4.2.1条 隔声设计,应按下列步骤进行:一、由声源特性和受声点的声学环境估算受声点的各倍频带声压级;二、确定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三、计算各倍频带的需要隔声量;四、选择适当的隔声结构与构件。第4.2.2条 对于室内只有一个声源的情形,估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应首先查找、估算或测量声源125~4000Hz六个倍频带的功率级,然后根据声源特性和声学环境,按下式进行计算:公式] 4410lg[ 2rp W r RL = L + Q +π(4.2.2-1)式中: P L ---- 受声点各倍频带声压级(dB)w L ---- 声源各倍频带功率级(dB)Q---- 声源指向性因数。当声源位于室内几何中心时,Q=1;当声源位于室内地面中心或某墙面中心时,Q=2;当声源位于室内某一边线中点时,Q=4;当声源位于室内某一角落时,Q=8;r ---- 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M)r R ----- 声学环境的房间常数(m2 )房间常数Rγ,应按下式计算:公式aAaR Sa r ?=?=1 1(4.2.2-2)式中: S ----房间的总表面积(m2 )a ----房间内各倍频带的平均吸声系数;6A ----房间内各倍频带的总吸声量(m2 )对于多声源情况,可分别求出各声源在受声点产生的声压级,然后按声压级的合成法则计算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第4.2.3条 受声点125~4000Hz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应根据本规范第二章对不同地点所规定的噪声限制值,按附表2.1确定。第4.2.4条 各倍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计算,应按下式进行:= ? + 5 p pa R L L (4.2.3)式中: R ——各倍频带的需要隔声量(dB);P L ——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声压级(dB);pa L ——受声点各倍频带的允许声压级(dB)。第4.2.5条 隔声结构与隔声构件的确定,应能满足各频带需要隔声量的要求。第4.2.6条 隔声罩或隔声间(室)的结构设计,必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各倍频带的插入损失,应满足需要隔声量的要求,其值可按下式计算:10lg( 0 )0 SRD = R + (4.2.6)式中:D——各倍频带的插入损失(dB);0 R ——隔声构件各频带的固有隔声量(dB);S——隔声构件的透声面积(m2 )。第三节 隔声结构的选择与设计第4.3.1条 隔声结构的设计,应首先收集隔声构件固有隔声量的实测数据。 单层均质构件(墙与楼板)的固有隔声量,可按质量定律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 选用单层隔声构件,应防止吻合效应的影响。需要以较轻重量获得较高隔声量(如超过30dB)时,隔声结构可选用复合结构。第4.3.2条 双层结构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隔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宜设计在50Hz以下;空气层的厚度,不宜小于50mm。二、吻合频率不宜出现在中频段。双层结构各层的厚度不宜相同,或采用不同刚度,或加阻尼。三、双层间的连接,应避免出现声桥。双层结构的层与层之间、双层结构与基础之间,宜彼此完全脱开。四、双层结构间宜填充多孔吸声材料。此时的平均隔声量可按增加5dB进行估算。第4.3.3条 设计与选用隔声门窗,必须防止缝隙漏声,并应满足下列要求:一、门扇和窗扇的隔声性能应与缝隙处理的严密性相适应。7二、门扇构造宜选用填充多孔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的夹层结构。多层复合结构的分层,不宜过多。门扇不宜过重,面密度宜控制在60kg/m2 以内。三、门缝宜采用斜企口密封;使用压紧密封条时,密封条必须柔软而富于弹性。企口道数不应超过两道,并应有压紧装置。四、隔声窗的层数,可根据需要的隔声量确定。通常可选用单层或双层。需要隔声量超过25dB而又没有开启要求时,可采用双层固定密封窗,并在两层间的边框上敷设吸声材料。特殊情况下(如需要隔声量超过40dB时),可采用三层。五、需要较高隔声性能的隔声门设计,可采用设置有两道门的声闸。声闸的内壁面,应具有较高的吸声性能。两道门宜错开布置。第4.3.4条 隔声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有大量自动化与各种测量仪表的中心控制室,或高噪声设备试车车间的试验控制室,宜采用以砖、混凝土等建筑材料为主的高性能隔声室。必要时,墙体与屋盖可采用双层结构,门窗等隔声构件宜采用带双道隔声门的门斗与多层隔声窗。围护结构的内表面应有良好的吸声设计。二、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公式τR = 10lg 1 (4.3.4-1)= Σ Σ i i i τ S τ / S (4.3..4-2)式中: R ----- 隔声室的组合隔声量(dB);τ ---- 隔声室的平均透射系数。三、为高噪声车间工人设置临时休息用的活动隔声间,体积不宜超过14m3 ,以便必要时移动。其围护结构宜采用金属或非金属薄板的双层轻结构。通风设备可采用带简易消声器的排风扇。第4.3.5条 隔声罩的设计,应遵守下列规定:一、隔声罩宜采用带有阻尼的、厚度为0.5~2mm的钢板或铝板制作;阻尼层厚度不得小于金属板厚的1~3倍。二、隔声罩内壁面与机械设备间应留有较大的空间,通常应留设备所占空间的1/3以上。各内壁面与设备的空间距离,不得小于100mm。三、罩的内侧面,必须敷设吸声层,吸声材料应有较好的护面层。四、罩内所有焊接缝与拼缝,应避免漏声;罩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应注意密封和固体声的隔离。五、设备的控制与计量开关,宜引到罩外进行操作,并设监视设备运行的观察窗。所有的通风、排烟以及生产工艺开口,均应设有消声器,其消声量应与隔声罩的隔声量相当。8第4.3.6条 隔声屏障的设置,应靠近声源或接收者。室内设置隔声屏时,应在接收者附近做有效的吸声处理。

6,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设计标准

歌舞厅扩声标准标准与法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WH0301一93 1.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歌舞厅的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有扩声设备的各类歌厅、舞厅、卡拉OK厅和类似功能的厅. 2.引用标准 GB3241声和振动分析用1/1和1/3倍频程滤波器GB3661测试电容传声器技术条件GB3785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 GB3947声学名词术语 GB4959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YJ25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 3.术语 3.1扩声系统sound reinforcement system 扩声系统由扩声设备和声场组成.主要包括:声源和它周围的环境,把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传声器,放大电信号并对信号加工的设备、传输线,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扬声器和昕众区的声学环境。3.2空场vacant auditoria除必要的测量技术人员外,厅内没有观众和演员.测量时,厅内设置与相对应的满场正常使用时完全相同.3.3最大声压级maximum sound pressure level 厅内空场稳态时的最大声压级。 3.4最高可用增益maximum available gain 歌舞厅扩声系统在声反馈自激临界状态的增益减去6dB时的增益. 3.5 声反馈acoustic feedback 由于扩声系统中扬声器输出的能量的一部分反馈到传声器而引起的啸叫声或衰变声. 3.6传输频率待性transmission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的平均值相对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或扩声设备输入端电压的幅频响应。3.7传声增益hound]transmission gain 扩声系统达最高可用增益时,厅内各测点处稳态声压级平均值与扩声系统传声器处声压级的差值。3.8声场不均匀度sound field normniformity 有扩声时,歌舞厅内各测点处得到的稳态声压级的极大值和极小值的差值,以分贝表示.3.9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 当扩声系统不工作时,厅内各测点处室内本底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 3.10总噪声over all noise 扩声系统达到最高可用增益,但无有用声信号输入时,厅内各测点处噪声声压级的平均值。 3.11系统失真system distortion扩声系统由输入声信号到输出声信号全过程中产生的非线性畸变。注:当测量由声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有困难时,允许测量由电输入到声输出的非线性失真作为系统失真,但应注明。一般常用谐波失真来近似衡量系统失真。 3.12混响时间reverberation time 声源达到稳态,待停止发声后,室内声压级衰减60dB所需的时间。4.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 标准与法规(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行业标准4.1歌厅、卡拉0K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1表1 声学特性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传声增益 声场不均匀度 总噪声级dB〈A〉失真度一级100~6300Hz≥103dB40~12500Hz以80~8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8dB,且在80~8000Hz内允许≤士4dB 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6dB 100Hz≤10dB1000Hz≤8dB63000Hz≤8dB 35 5%二级(一级卡拉OK厅〉125~4000Hz≥98dB63~8000Hz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125~4000Hz内允许≤+4dB125~4000Hz的平均值≥-6dB1000Hz≤8dB4000Hz≤8dB40 10%二级卡拉OK厅(卡拉OK包间〉250~4000Hz≥93dB100~6300Hz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250~4000Hz内允许≤+4~-6dB 250~4000Hz的平均值≥-10dB1000Hz≤12dB4000Hz≤12dB卡拉OK包间不考核40 13% 4.1歌厅、卡拉0K厅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分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1 表2 声学特性 等级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 声场不均匀度总噪声级dB(A)失真度一级 100~6300Hz≥103dB 40~12500Hz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80~8000Hz内允许≤士4dB125~4000Hz的平均值≥-8dB100Hz≤10dB1000Hz≤8dB6300Hz≤8dB407% 二级125~4000Hz≥98dB63~8000Hz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125~4000Hz内允许≤士4dB. 125~4000Hz的平均值≥-10dB1000Hz≤8dB4000Hz≤8dB40 10% 三级 250~4000Hz≥93dB 100~6300Hz以250~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250~4000Hz内允许+4~-6dB 250~4000Hz的平均值≥-10dB1000Hz≤8dB4000Hz≤8dB 4513% 注:一级歌舞厅声场不均匀度舞池与座席分别考核。二、三级歌舞厅声场除噪声外所有指标仅在舞池测试。4.1迪斯科舞厅扩声系统学特性指标为一、二级,具体指标见表3。表3 声学特性等级 最大声压级(dB)传输频率特性 传声增益 声场不均匀度总噪声级dB(A) 失真度一级 100~6300Hz≥110dB 40~12500Hz以80~8000Hz平均声压级为0dB,且在80~8000Hz内允许≤士4dB125~4000Hz的平均值≥-8dB100Hz≤10dB1000Hz≤8dB6300Hz≤8dB 40 7% 二级 125~4000Hz≥103dB 63~8000Hz以125~4000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允许+4~-10dB,且在125~4000日z内允许≤士4dB. 125~4000Hz的平均值≥-10dB1000Hz≤8dB4000Hz≤8dB45 10%注: ①歌舞厅扩声系统的声压级,正常使用应用9创B以下为宜,短时间最大声压级应控制在110dB以内.②迪斯科舞厅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只在舞池考核. 4.4歌舞厅建筑声学的一般要求歌舞厅新建或改建过程中应进行声学设计. 4.4.1观众厅内各处要求有合适的响度、均匀度、清晰度和丰满度,在歌舞厅内不得出现回声、颤动回声和声聚焦等缺陷. 4.4.2歌舞厅的混响(T60)见附录A. 4.4.3对外界环境的影响 歌舞厅扩声系统在正常工作日时,对外界的影响应满足环保部门的标准要求,短时间音乐高潮平均值允许超出标准15dB.5.测量方法5.1测量条件5.1.1测量前扩声设备须按设计要求在厅堂内安装完毕,并调整扩声系统,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注:如有系统均衡器,则测量前应调整到系统最佳补偿。5.1.2测量时,扩声系统中调音台的多频率补偿置于"平直"位置,功率放大器的音调补偿〈若有的话〉置于正常位置。5.1.3测量时,厅堂内测点的声压级至少高于厅堂,总噪声15dB。混响时间测量时信噪比至少满足35dB要求。5.1.4各项测量一般在空场条件下分别进行。5.1.5所有测点必须离墙1.5m以远,测点高度距地面1.2~1.3m。对于有楼座的厅堂,测点应包括楼座区域。 5.1.6测点应均匀分布在厅内,一般不得少于4一9点。对于对称的歌舞厅其主要活动区的测点的最低要求如下:100平米以下的厅测4点,分布如图1所示.l00~200平米的厅测6点。200平米以上的厅测P点。要求测点均匀分布在对称的一侧。 注:这里所指的对称不仅是建筑上对称,还包括声场对称。 图1 5.2测量仪器本标准不排斥使用达到同样精确度的其它仪器。5.2.1声频信号发生器 5.2.1.1频率范围:20~20000Hz士0.5dB. 5.2.1.2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3%。5.2.2噪声信号发生器 5.2.2.1粉红噪声的频谱密度z20~20000Hz.在其输出端的不均匀度为士1.5dB.5.2.2.2信噪比不低于60dB。 5.2.3功率放大器5.2.3.1频率范围:20~20000Hz,不均匀度优于士0.5dB.5.2.3.2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5%。5.2.3.3额定功率:不小于50W。5.2.4测试传声器 按GB3661所规定的要求。5.2.5滤波器 按GB3241所规定的要求。5.2.6声级计按GB3785中I型声级计要求。5.2.7测量放大器5.2.7.1频率范围t20~20000Hz,不均匀度优于士0.5d氏之A5.2.7.2总谐波失真:不大于0.5%.5.2.8失真度测量仪5.2.8.1频率范围:20~20000Hz.5.2.8.2失真度测量范围:0.1%~10%.5.2.9测试声源 5.2.9.1频率范围:100~10000Hz,不均匀度优于6dB. 5.2.9.2总谐波失真:不大于5%。 5.2.9.3额定功率:10W〈灵敏度>90dB〉. 5.2.10混响时间测试仪 5.2.10.1频率范围:100~8000Hz。5.2.10.2混响时间测试范围:0.3s~10s。5.2.11频率分析仪对时间域的信号能进行频谱分析的仪器,其中滤波器应符合5.2.5条要求。要求滤波器各中心频率档能自动扫描或手动扫描。5.3测量项目5.3.1传输[幅度]频率特性5.3.1.1电输入法测量采用图2所示的点测法,测量步骤如下: a、开启测试系统,输出1/30ct粉红噪声信号,调节噪声源的输出,使扬声器系统的输出满足5.1.3条要求。b、改变1/30ct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并保持各频段电平值恒定,在歌舞厅内的每一测点上用声级计或频谱分析仪分别测量声压级。c、测量在传输频率范围内进行,测试信号按1/30ct中心频率取点。d、测量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 注:用频谱分析仪连续扫频测量时,可以用粉红噪声作为信号源〈图2中去掉滤波器〉,在各测点上用扫频法测量频谱,然后将各测点频谱减去粉红噪声的频谱即可得到传输频率特性。5.3.1.2声输入法测量采用图3所示的点测法,测量步骤如下:a、关闭测试声源系统,调节扩声系统增益,使之达到最高可用增益。b、传声器离测试声源的距离为0.5m。c、开启测试系统,输出1/30ct粉红噪声信号,调节噪声源的输出,使测点的信噪比大于15dB. d、改变l/30ct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在传声器处和歌舞厅内的测点上用声级计或频谱分析仪分别测量声压级。 e、测量时要求控制传声器处声压恒定。f、测量在传输频率范围内进行,测试信号按1/30ct中心频率取点. g、测量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注:用频谱分析仪连续扫频测量时,可以用粉红噪声作为信号源(图3中去掉滤波器),分别在传声器处和各测点上用扫频法测量频谱,然后将各测点的频谱减去传声器处的频谱即可得到传输频率特性 5.3.2传声增益 测量框图同图3. 在按5.3.1.2项测量传输频率特性的同时,把在歌舞厅内各测点上测得的声压级减去传声器所接收的声压级,按频率加以平均即得该频带的传声增益.测试信号的中心频率同5.3.1.2条,也允许按倍频程中心频率测量。5.3.3最大声压级5.3.3.1电输入法 测量框图同图2,测量步骤同5.3.1.1条,要求馈入扬声器系统的电压相当于设计使用功率〈或额定功率〉的电压值的1/K〈K=2~10〉。在系统最大声压级要求频率范围内在每一测点测出每一个1/30ct频带声压级,算出该点在传输频率范围内的总声压级,再加上20LgK后获得相应频带的最大声压级。每一测点的最大声压级用下式计算 式中zLi为第i个1/30ct频带声压级,N为传输频率范围内1/30ct频带数.5.3.4声场不均匀度 根据5.3.1条测量的结果,将每一中心频率在不同测点测到的声压级的值列表或作图即得到相应的声场分布。5.3.5总噪声测量在空场条件下进行。 测量时在歌舞厅内的设备,例如通风、调温等产生噪声的设备及扩声系统设备和可控硅调光系统全部开启.测点按5.1.5条和5.1.6条进行. 扩声系统的增益控制位置同5.3.1.2条。测量用声级计在63~8000Hz范围内按倍频程带宽取值.测量结果绘在同一张记录纸上可获得歌舞厅的噪声谱.测量应包括线性和A计权数据. 注:在测量总噪声的同时,关闭扩声系统设备,按上述步骤测量,则得背景噪声谱。A计权声级大致上为噪声评价曲线NR值加5,即噪声评价数NR=A声级减5.5.3.6系统失真测量框图如图4所示。测试信号经词音台和功率放大器,馈给扬声器系统。要求馈入扬声器系统的电压相当于设计使用功率〈或额定功率〉的电压值的l/K〈K=2~10〉。测试频率点为500Hz,1000Hz,2000比。用频谱分析仪分别测出各频率点的声压级和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声压级,谐波失真值M由下式计算。 其中L总为频谱仪在线性档读出的声压级,L2和L3分别为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的声压级。 其测量点,应在被测扬声器的中心线上,离扬声器2m处.5.3.7混响时间 测量框图同图2,并将声级计接收到的信号馈给混响时间测量仪〈或直接用混响时间测量仪接收和测量〉。 由噪声源发出的l/30ct粉红噪声信号直接馈入扩声系统调音台输入端。调节扩声系统输出,使测点的信噪比满足第5.1.3条要求。在歌舞厅内预定的测点上进行测量。亦可使用外加集中声源进行测量,该声源应置于厅内墙角附近. 当声源停止发声后,用混响时间测量仪测量该频率的混响时间。测量频率的选取至少应有125Hz,250Hz,500Hz,1000Hz,2000Hz,和4000Hz六点附录A 歌舞厅的混响(T60)(补充件) A.1 歌舞厅合适混响时间(500Hz)T(s〉与厅容积V(立方米的关系容许范围内附图1. 厅容积V(m3〉附图1 A.2 歌厅、歌舞厅各频率混响时间与500Hz混响时间的比值为表4所示: 表4频率比值125Hz1.0-1.4 250Hz1.0-1.22000Hz 0.8-1.0 4000Hz0.7-1.0 A.3 卡拉OK包厢的混响时间不考核

7,自动量程万用表的优缺点

当然是自动的好.自动的有全面保护可以防止量程过低而损坏我用的是VC9808A+比我同学用的手动的强多了
自动量程万用表的优点:作为使用者,不必手动选择量程,省去了量程选择过程;量程自动转换功能的过程通过程序控制硬件实现,省去了选择旋钮,从而使得测量过程更为方便。与传统数字万用表相比,提高了测试效率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中,量程自动转换模块采用程控增益放大器PGA实现。缺点:量程选择开关的机械损耗引起的准确度下降。
1.万用表的结构(500型) 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表头:它是一只高灵敏度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上取决于表头的性能。表头的灵敏度是指表头指针满刻度偏转时流过表头的直流电流值,这个值越小,表头的灵敏度愈高。测电压时的内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头上有四条刻度线,它们的功能如下:第一条(从上到下)标有R或Ω,指示的是电阻值,转换开关在欧姆挡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二条标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挡,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三条标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电压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挡,量程在交流10V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四条标有dB,指示的是音频电平。 (2)测量线路 测量线路是用来把各种被测量转换到适合表头测量的微小直流电流的电路,它由电阻、半导体元件及电池组成 它能将各种不同的被测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等)、不同的量程,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整流、分流、分压等)统一变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电流送入表头进行测量。 (3)转换开关 其作用是用来选择各种不同的测量线路,以满足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程的测量要求。转换开关一般有两个,分别标有不同的档位和量程。 2.符号含义 (1)∽ 表示交直流 (2) V-2.5KV 4000Ω/V 表示对于交流电压及2.5KV的直流电压挡,其灵敏度为4000Ω/V (3)A-V-Ω 表示可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 (4)45-65-1000Hz 表示使用频率范围为1000 Hz以下,标准工频范围为45-65Hz (5)2000Ω/V DC 表示直流挡的灵敏度为2000Ω/V 钳表和摇表盘上的符号与上述符号相似(其他因为符号格式不对不能全部写上『表示磁电系整流式有机械反作用力仪表 『表示三级防外磁场『表示水平放置))) 3.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各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进行机械调零。 (3)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及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挡位及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4)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5)测量电压: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要选择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测量大电压,则会有烧表的危险;如果用大量程去测量小电压,那么指针偏转太小,无法读数。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挡,然后逐渐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a交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万用表两表笔和被测电路或负载并联即可。 b直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且“ ”表笔(红表笔)接到高电位处,“-”表笔(黑表笔)接到低电位处,即让电流从“ ”表笔流入,从“-”表笔流出。若表笔接反,表头指针会反方向偏转,容易撞弯指针。 (6)测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时,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50uA到500mA的合适量程上,电流的量程选择和读数方法与电压一样。测量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 ”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误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毁仪表。其读数方法如下: 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7)测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按下列方法*作: a选择合适的倍率挡。万用表欧姆挡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所以倍率挡的选择应使指针停留在刻度线较稀的部分为宜,且指针越接近刻度尺的中间,读数越准确。一般情况下,应使指针指在刻度尺的1/3~2/3间。 b欧姆调零。测量电阻之前,应将2个表笔短接,同时调节“欧姆(电气)调零旋钮”,使指针刚好指在欧姆刻度线右边的零位。如果指针不能调到零位,说明电池电压不足或仪表内部有问题。并且每换一次倍率挡,都要再次进行欧姆调零,以保证测量准确。 c读数:表头的读数乘以倍率,就是所测电阻的电阻值。 (8)注意事项 a在测电流、电压时,不能带电换量程 b选择量程时,要先选大的,后选小的,尽量使被测值接近于量程 c测电阻时,不能带电测量。因为测量电阻时,万用表由内部电池供电,如果带电测量则相当于接入一个额外的电源,可能损坏表头。 d用毕,应使转换开关在交流电压最大挡位或空挡上。 4.数字万用表 现在,数字式测量仪表已成为主流,有取代模拟式仪表的趋势。与模拟式仪表相比,数字式仪表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显示清晰,过载能力强,便于携带,使用更简单。下面以VC9802型数字万用表为例,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b将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 c交直流电压的测量:根据需要将量程开关拨至DCV(直流)或ACV(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并将表笔与被测线路并联,读数即显示。 d交直流电流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DCA(直流)或ACA(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mA孔(<200mA时)或10A孔(>200mA时),黑表笔插入COM孔,并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即可。测量直流量时,数字万用表能自动显示极性。 e电阻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Ω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万用表将显示“1”,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程。测量电阻时,红表笔为正极,黑表笔为负极,这与指针式万用表正好相反。因此,测量晶体管、电解电容器等有极性的元器件时,必须注意表笔的极性。 (2).使用注意事项 a如果无法预先估计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则应先拨至最高量程挡测量一次,再视情况逐渐把量程减小到合适位置。测量完毕,应将量程开关拨到最高电压挡,并关闭电源。 b满量程时,仪表仅在最高位显示数字“1”,其它位均消失,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程。 c测量电压时,应将数字万用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直流量时不必考虑正、负极性。 d当误用交流电压挡去测量直流电压,或者误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交流电压时,显示屏将显示“000”,或低位上的数字出现跳动。 e禁止在测量高电压(220V以上)或大电流(0.5A以上)时换量程,以防止产生电弧,烧毁开关触点。 f当显示“ ”、“BATT”或“LOW BAT” 时,表示电池电压低于工作电压。 二、摇表 摇表又称兆欧表,是用来测量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和高值电阻的仪表,它由一个手摇发电机、表头和三个接线柱(即L:线路端、E:接地端、G:屏蔽端)组成。 1.摇表的选用原则 (1)额定电压等级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额定电压在500V以下的设备,应选用500V或1000V的摇表;额定电压在500V以上的设备,选用1000V~2500V的摇表。 (2)电阻量程范围的选择。摇表的表盘刻度线上有两个小黑点,小黑点之间的区域为准确测量区域。所以在选表时应使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在准确测量区域内。 2.摇表的使用 (1)校表。测量前应将摇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摇表是否良好。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处,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0”处,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良好,否则不能使用。 (2)被测设备与线路断开,对于大电容设备还要进行放电。 (3)选用电压等级符合的摇表。 (4)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测量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被测设备的漏电流较严重时,就要使用“G”端,并将“G”端接屏蔽层或外壳。线路接好后,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摇把,摇动的速度应由慢而快,当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左右时(ZC-25型),保持匀速转动,1分钟后读数,并且要边摇边读数,不能停下来读数。 (5)拆线放电。读数完毕,一边慢摇,一边拆线,然后将被测设备放电。放电方法是将测量时使用的地线从摇表上取下来与被测设备短接一下即可(不是摇表放电)。 4.注意事项 (1)禁止在雷电时或高压设备附近测绝缘电阻,只能在设备不带电,也没有感应电的情况下测量。 (2)摇测过程中,被测设备上不能有人工作。 (3)摇表线不能绞在一起,要分开。 (4)摇表未停止转动之前或被测设备未放电之前,严禁用手触及。拆线时,也不要触及引线的金属部分。 (5)测量结束时,对于大电容设备要放电。 (6)要定期校验其准确度。 三、钳表 钳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正在运行的电气线路的电流大小的仪表,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测量电流。 1.结构及原理 钳表实质上是由一只电流互感器、钳形扳手和一只整流式磁电系有反作用力仪表所组成。 2.使用方法 (1)测量前要机械调零 (2)选择合适的量程,先选大,后选小量程或看铭牌值估算。 (3)当使用最小量程测量,其读数还不明显时,可将被测导线绕几匝,匝数要以钳口中央的匝数为准,则读数=指示值×量程 / 满偏×匝数 (4)测量时,应使被测导线处在钳口的中央,并使钳口闭合紧密,以减少误差。 (5)测量完毕,要将转换开关放在最在量程处。 3.注意事项 (1)被测线路的电压要低于钳表的额定电压。 (2)测高压线路的电流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3)钳口要闭合紧密不能带电换量程。 指针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的比较 指针式与数字式万用表各有优缺点。 指针万用表是一种平均值式仪表,它具有直观、形象的读数指示。(一般读数值与指针摆动角度密切相关,所以很直观)。 数字万用表是瞬时取样式仪表。它采用0.3秒取一次样来显示测量结果,有时每次取样结果只是十分相近,并不完全相同,这对于读取结果就不如指针式方便。 指针式万用表一般内部没有放大器,所以内阻较小,比如MF-10型,直流电压灵敏度为100千欧/伏。MF-500型的直流电压灵敏度为20千欧/伏。 数字式万用表由于内部采用了运放电路,内阻可以做得很大,往往在1M欧或更大。(即可以得到更高的灵敏度)。这使得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可以更小,测量精度较高。 指针式万用表由于内阻较小,且多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分流分压电路。所以频率特性是不均匀的(相对数字式来说),而指针式万用表的频率特性相对好一点。 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结构简单,所以成本较低,功能较少,维护简单,过流过压能力较强。 数字式万用表内部采用了多种振荡,放大、分频保护等电路,所以功能较多。比如可以测量温度、频率(在一个较低的范围)、电容、电感,做信号发生器等等。 数字式万用表由于内部结构多用集成电路所以过载能力较差,(不过现在有些已能自动换档,自动保护等,但使用较复杂),损坏后一般也不易修复。 数字式万用表输出电压较低(通常不超过1伏)。对于一些电压特性特殊的元件的测试不便(如可控硅、发光二极管等)。 指针式万用表输出电压较高,(有10.5伏、12伏等)。电流也大(如MF-500*1欧档最大有100毫安左右)可以方便的测试可控硅、发光二极管等。 对于初学者应当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对于非初学者应当使用两种仪表。
1.万用表的结构(500型) 万用表由表头、测量电路及转换开关等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表头:它是一只高灵敏度的磁电式直流电流表,万用表的主要性能指标基本上取决于表头的性能。表头的灵敏度是指表头指针满刻度偏转时流过表头的直流电流值,这个值越小,表头的灵敏度愈高。测电压时的内阻越大,其性能就越好。表头上有四条刻度线,它们的功能如下:第一条(从上到下)标有R或Ω,指示的是电阻值,转换开关在欧姆挡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二条标有∽和VA,指示的是交、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挡,量程在除交流10V以外的其它位置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三条标有10V,指示的是10V的交流电压值,当转换开关在交、直流电压挡,量程在交流10V时,即读此条刻度线。第四条标有dB,指示的是音频电平。 (2)测量线路 测量线路是用来把各种被测量转换到适合表头测量的微小直流电流的电路,它由电阻、半导体元件及电池组成 它能将各种不同的被测量(如电流、电压、电阻等)、不同的量程,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如整流、分流、分压等)统一变成一定量限的微小直流电流送入表头进行测量。 (3)转换开关 其作用是用来选择各种不同的测量线路,以满足不同种类和不同量程的测量要求。转换开关一般有两个,分别标有不同的档位和量程。 2.符号含义 (1)∽ 表示交直流 (2) V-2.5KV 4000Ω/V 表示对于交流电压及2.5KV的直流电压挡,其灵敏度为4000Ω/V (3)A-V-Ω 表示可测量电流、电压及电阻 (4)45-65-1000Hz 表示使用频率范围为1000 Hz以下,标准工频范围为45-65Hz (5)2000Ω/V DC 表示直流挡的灵敏度为2000Ω/V 钳表和摇表盘上的符号与上述符号相似(其他因为符号格式不对不能全部写上『表示磁电系整流式有机械反作用力仪表 『表示三级防外磁场『表示水平放置))) 3.万用表的使用 (1)熟悉表盘上各符号的意义及各个旋钮和选择开关的主要作用。 (2)进行机械调零。 (3)根据被测量的种类及大小,选择转换开关的挡位及量程,找出对应的刻度线。 (4)选择表笔插孔的位置。 (5)测量电压:测量电压(或电流)时要选择好量程,如果用小量程去测量大电压,则会有烧表的危险;如果用大量程去测量小电压,那么指针偏转太小,无法读数。量程的选择应尽量使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2/3左右。如果事先不清楚被测电压的大小时,应先选择最高量程挡,然后逐渐减小到合适的量程。 a交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万用表两表笔和被测电路或负载并联即可。 b直流电压的测量: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交、直流电压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压的合适量程上,且“+”表笔(红表笔)接到高电位处,“-”表笔(黑表笔)接到低电位处,即让电流从“+”表笔流入,从“-”表笔流出。若表笔接反,表头指针会反方向偏转,容易撞弯指针。 (6)测电流:测量直流电流时,将万用表的一个转换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另一个转换开关置于50uA到500mA的合适量程上,电流的量程选择和读数方法与电压一样。测量时必须先断开电路,然后按照电流从“+”到“-”的方向,将万用表串联到被测电路中,即电流从红表笔流入,从黑表笔流出。如果误将万用表与负载并联,则因表头的内阻很小,会造成短路烧毁仪表。其读数方法如下: 实际值=指示值×量程/满偏 (7)测电阻:用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应按下列方法*作: a选择合适的倍率挡。万用表欧姆挡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所以倍率挡的选择应使指针停留在刻度线较稀的部分为宜,且指针越接近刻度尺的中间,读数越准确。一般情况下,应使指针指在刻度尺的1/3~2/3间。 b欧姆调零。测量电阻之前,应将2个表笔短接,同时调节“欧姆(电气)调零旋钮”,使指针刚好指在欧姆刻度线右边的零位。如果指针不能调到零位,说明电池电压不足或仪表内部有问题。并且每换一次倍率挡,都要再次进行欧姆调零,以保证测量准确。 c读数:表头的读数乘以倍率,就是所测电阻的电阻值。 (8)注意事项 a在测电流、电压时,不能带电换量程 b选择量程时,要先选大的,后选小的,尽量使被测值接近于量程 c测电阻时,不能带电测量。因为测量电阻时,万用表由内部电池供电,如果带电测量则相当于接入一个额外的电源,可能损坏表头。 d用毕,应使转换开关在交流电压最大挡位或空挡上。 4.数字万用表 现在,数字式测量仪表已成为主流,有取代模拟式仪表的趋势。与模拟式仪表相比,数字式仪表灵敏度高,准确度高,显示清晰,过载能力强,便于携带,使用更简单。下面以VC9802型数字万用表为例,简单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使用方法 a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b将电源开关置于ON位置。 c交直流电压的测量:根据需要将量程开关拨至DCV(直流)或ACV(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并将表笔与被测线路并联,读数即显示。 d交直流电流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DCA(直流)或ACA(交流)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mA孔(<200mA时)或10A孔(>200mA时),黑表笔插入COM孔,并将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即可。测量直流量时,数字万用表能自动显示极性。 e电阻的测量:将量程开关拨至Ω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V/Ω孔,黑表笔插入COM孔。如果被测电阻值超出所选择量程的最大值,万用表将显示“1”,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程。测量电阻时,红表笔为正极,黑表笔为负极,这与指针式万用表正好相反。因此,测量晶体管、电解电容器等有极性的元器件时,必须注意表笔的极性。 (2).使用注意事项 a如果无法预先估计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则应先拨至最高量程挡测量一次,再视情况逐渐把量程减小到合适位置。测量完毕,应将量程开关拨到最高电压挡,并关闭电源。 b满量程时,仪表仅在最高位显示数字“1”,其它位均消失,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程。 c测量电压时,应将数字万用表与被测电路并联。测电流时应与被测电路串联,测直流量时不必考虑正、负极性。 d当误用交流电压挡去测量直流电压,或者误用直流电压挡去测量交流电压时,显示屏将显示“000”,或低位上的数字出现跳动。 e禁止在测量高电压(220V以上)或大电流(0.5A以上)时换量程,以防止产生电弧,烧毁开关触点。 f当显示“ ”、“BATT”或“LOW BAT” 时,表示电池电压低于工作电压。 二、摇表 摇表又称兆欧表,是用来测量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和高值电阻的仪表,它由一个手摇发电机、表头和三个接线柱(即L:线路端、E:接地端、G:屏蔽端)组成。 1.摇表的选用原则 (1)额定电压等级的选择。一般情况下,额定电压在500V以下的设备,应选用500V或1000V的摇表;额定电压在500V以上的设备,选用1000V~2500V的摇表。 (2)电阻量程范围的选择。摇表的表盘刻度线上有两个小黑点,小黑点之间的区域为准确测量区域。所以在选表时应使被测设备的绝缘电阻值在准确测量区域内。 2.摇表的使用 (1)校表。测量前应将摇表进行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摇表是否良好。将两连接线开路,摇动手柄,指针应指在“∞”处,再把两连接线短接一下,指针应指在“0”处,符合上述条件者即良好,否则不能使用。 (2)被测设备与线路断开,对于大电容设备还要进行放电。 (3)选用电压等级符合的摇表。 (4)测量绝缘电阻时,一般只用“L”和“E”端,但在测量电缆对地的绝缘电阻或被测设备的漏电流较严重时,就要使用“G”端,并将“G”端接屏蔽层或外壳。线路接好后,可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摇把,摇动的速度应由慢而快,当转速达到每分钟120转左右时(ZC-25型),保持匀速转动,1分钟后读数,并且要边摇边读数,不能停下来读数。 (5)拆线放电。读数完毕,一边慢摇,一边拆线,然后将被测设备放电。放电方法是将测量时使用的地线从摇表上取下来与被测设备短接一下即可(不是摇表放电)。 4.注意事项 (1)禁止在雷电时或高压设备附近测绝缘电阻,只能在设备不带电,也没有感应电的情况下测量。 (2)摇测过程中,被测设备上不能有人工作。 (3)摇表线不能绞在一起,要分开。 (4)摇表未停止转动之前或被测设备未放电之前,严禁用手触及。拆线时,也不要触及引线的金属部分。 (5)测量结束时,对于大电容设备要放电。 (6)要定期校验其准确度。 三、钳表 钳表是一种用于测量正在运行的电气线路的电流大小的仪表,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测量电流。 1.结构及原理 钳表实质上是由一只电流互感器、钳形扳手和一只整流式磁电系有反作用力仪表所组成。 2.使用方法 (1)测量前要机械调零 (2)选择合适的量程,先选大,后选小量程或看铭牌值估算。 (3)当使用最小量程测量,其读数还不明显时,可将被测导线绕几匝,匝数要以钳口中央的匝数为准,则读数=指示值×量程 / 满偏×匝数 (4)测量时,应使被测导线处在钳口的中央,并使钳口闭合紧密,以减少误差。 (5)测量完毕,要将转换开关放在最在量程处。 3.注意事项 (1)被测线路的电压要低于钳表的额定电压。 (2)测高压线路的电流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站在绝缘垫上。 (3)钳口要闭合紧密不能带电换量程。 指针万用表与数字万用表的比较 指针式与数字式万用表各有优缺点。 指针万用表是一种平均值式仪表,它具有直观、形象的读数指示。(一般读数值与指针摆动角度密切相关,所以很直观)。 数字万用表是瞬时取样式仪表。它采用0.3秒取一次样来显示测量结果,有时每次取样结果只是十分相近,并不完全相同,这对于读取结果就不如指针式方便。 指针式万用表一般内部没有放大器,所以内阻较小,比如MF-10型,直流电压灵敏度为100千欧/伏。MF-500型的直流电压灵敏度为20千欧/伏。 数字式万用表由于内部采用了运放电路,内阻可以做得很大,往往在1M欧或更大。(即可以得到更高的灵敏度)。这使得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可以更小,测量精度较高。 指针式万用表由于内阻较小,且多采用分立元件构成分流分压电路。所以频率特性是不均匀的(相对数字式来说),而指针式万用表的频率特性相对好一点。 指针式万用表内部结构简单,所以成本较低,功能较少,维护简单,过流过压能力较强。 数字式万用表内部采用了多种振荡,放大、分频保护等电路,所以功能较多。比如可以测量温度、频率(在一个较低的范围)、电容、电感,做信号发生器等等。 数字式万用表由于内部结构多用集成电路所以过载能力较差,(不过现在有些已能自动换档,自动保护等,但使用较复杂),损坏后一般也不易修复。 数字式万用表输出电压较低(通常不超过1伏)。对于一些电压特性特殊的元件的测试不便(如可控硅、发光二极管等)。 指针式万用表输出电压较高,(有10.5伏、12伏等)。电流也大(如MF-500*1欧档最大有100毫安左右)可以方便的测试可控硅、发光二极管等。 对于初学者应当使用指针式万用表,对于非初学者应当使用两种仪表。
自动的好,手动的不还得调吗?数字万用表没什么缺点吧,莫非你还想拿他量频率????现实点吧

文章TAG:建声标准为什么选取1000和4000hz建声  标准  为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