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冬是什么意思

五冬:冬种、冬造、冬储、冬防、冬修。五冬六夏: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http://baike.baidu.com/view/371243.htm

五冬是什么意思

2,农田冬修申请报告怎么写

这个好写,我教你,你给我分。1、题目:XX单位关于申请招聘XX员工的请求2、写主送单位(就是你上级单位):XXX3、再下一段:写你招聘员工的目的、作用,写作用和意义大一点就行了;再说说现在你们很需要增加人手;再写为了单位更好地开展工作,取得好的成绩,急需马上招聘多少个人员。明白吗?不明再问我。

农田冬修申请报告怎么写

3,修篁干霄森列门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语出陶安《游龙鸣山记》修长高耸的篁竹,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 陶安(1315年~1368年)字主敬,当涂(今属安徽)人。生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元年,年五十四岁。六岁丧父,矢志读书,日记千言,敏悟异常。稍长,投师李习兄弟,博览群书,尤深于《易》。元至正四年(1344年),中浙江乡试,八年,授明道书院山长。十四年冬归省,避乱居家。
修长高耸的篁竹,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中五气与五种分别是

五气:五行之气。古代把五行和四时相配:春为木,夏为火,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阴历六月)为土,秋为金,冬为水。“治五气”是指研究四时节气变化。 艺:种植。 五种:指黍、稷、稻、麦、菽等谷物。 原文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 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 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 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 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史记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五气指寒,暑,燥,湿,风五气,它们分属于五行系统.代指气候状况(温度、湿度等) 也可指;“雨、肠、懊、寒、风”,解释如下: 对于气候的变化规律,《尚书 洪范》说:"庶征: 日雨,曰肠,曰懊,日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叙(序),庶草蕃庞."《尚书大传》中阐明了这些因素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具体作用:"雨以润物,肠以干物,暖以长物,寒以成物,风以动物,五者各以其时,所以为众验." 总之是气候的意思。“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这里面的意思就是调治水土以发展种植业,呵呵

5,修已知到你你却不知修羞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春至苔为叶,冬来雪是花
按我的想法,应该是--- 欧阳修就在你身旁,你却还不知道羞耻!
欧阳修就在你身旁,你却还不知道羞耻!
我还想问呢
从前,有一个单科秀才,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文如锦绣,诗如莲花。四下张望,只有一个叫欧阳修的,能和自己相比。 一日,这秀才背起行囊,拿了一张地图,要对欧阳修进行文学访问。那真是,一脸得意,万种豪情。心想,定要访他个哑口无言,乖乖地亮出免战牌。 说话间,秀才来到河边,上船的时候,歪脑袋看见一棵枇杷树,好秀才,出口成吟:“路旁一批杷,两朵大丫杈。” ——要说嘛,这秀才的前两句还是挺顺当的,可不知怎么,总是后劲不足,后面就憋不出来。 要说天下的事儿,就是一个巧。正巧欧阳修也来过河,随口说道:“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秀才一听,拱手赞道:“想不到老兄也会吟诗,对得还不错,不失我的原意。这可是诗人兴会了。” 说话间,船老大已经开船了,批杷树渐行渐远,秀才见河中有一群鹅,有的鹅潜水,有的鹅灌水,诗兴又起,脱口念道:“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话说秀才两句出口,又没词儿了。欧阳修顺口接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秀才大喜:“嗬!看来老兄肚子里还真有点货,竟能懂得我的诗意。那秀才大步流星,从船头跨到船尾,向欧阳修伸出双手,一边跑一边说:“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连忙把双手高高拱起: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 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道羞吗(什么破秀才,半拉半拉滴,文采有啥莫!我都能说几句,还敢跟咱欧阳修比,知不知道羞!!!!!!!)

6,怎样做好果树冬季修剪

从果树落叶后到翌年发芽前的一段时期内进行修剪的,叫做冬季修剪。大多数树种,冬季修剪一般多在1-2月间进行。冬季修剪的目的,主要是疏剪和短截一些不需要的枝条,如病虫枝、枯枝、密生枝以及无法利用的徒长枝等,养成一定形状的树冠,使树冠各级骨干枝的生长保持平衡,培养组织,促进形成结果枝,以调整生长和结果的关系。果树修剪应遵循: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统筹兼顾,长远规划;均衡树势,从属分明;以轻为主,轻重结合,灵活掌握;抑强扶弱,正确促控;合理用光,枝组健壮。要按照原来的设计规划,整成一定的树形,但不要为整形而整形,一味地强调树形,以牺牲树体发育和早期产量为代价,强造树形。同时也不能“惜枝”(舍不得疏枝),要在考虑早期产量的前提下,该去就去,该留就留。绝不可以因小失大,破坏树体结构,造成以后整形的麻烦。 因树修剪,随枝作形具体修剪时,要“因树制宜”,一株树有一株树的发枝情况,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树体的枝条分布情况,合理整形。该强调中干的,要保持中干的优势;该“落头”的,要及时“落头”。 均衡树势,从属分明树冠是一个整体,上下、大小、左右要均衡合理。如主干疏层形,要下大、上小,第一层三大主枝要均衡排布;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层间距要合理,不可太小或太大。从属分明的意思是凡是延长枝就是要长,中干是中干,主枝是主枝,侧枝是侧枝。一定要主次分明。
葡萄 注意选留优良的一年生枝。这种新梢一般粗而圆,髓部小,节间短,节部突出,枝 条为黄褐色、红褐色,对于节间长、髓部大、芽眼瘪小的径长枝和扁条枝应疏去或短裁, 不宜留用。 注意防止剪口芽风干或损伤。葡萄枝蔓的髓部较大,组织较疏松,水分易蒸发,故 修剪时剪口应距芽眼3厘米~5厘米。 注意剪口的方向。剪口要尽量在剪口芽的对侧。 注意对基部萌蘖枝的培养和利用。萌蘖枝一般节间长,芽子瘪小,应从基部剪除, 但当立、侧蔓衰老时,萌蘖枝可作更新用,架面空缺时,可弥补架面。 注意及早修剪。葡萄落叶后应及早修剪,以方便培土掩埋防寒,绝对不可等到春季 发芽前修剪,以防营养液外流,导致树势衰弱。 枣树 结果初期的枣树。此期树冠尚未形成,仍以营养生长为主,但产量逐年增加。此期 修剪应以疏间、回缩、短截和培养为主,按照“四留五不留”原则进行修剪。“四留” 即外围的枣头要留;骨干枝上的枣头要留;健壮充实有发展前途的枣头要留;具有大量 二次枝和枣股、结果能力强的枣头要留,以达到不断扩大树冠,逐年增加产量的目的。 “五不留”指下垂枝和衰弱枝不留,细弱的斜生枝和重叠枝不留,病虫枝和枯死枝不留, 位置不当和不充实的徒长枝不留, 轮生枝、交叉枝、并生枝及徒长枝不留。短截3年生 以上不作主枝延长枝的枣头和不再继续延长的主枝枣头。对光秃的骨干枝,要逐渐进行 回缩更新。 盛果期的枣树。此期树冠已经形成,生长势减弱,树冠基本稳定,结果能力强。后 期骨干枝先端逐渐弯曲下垂、交叉生长,内膛逐渐枯死,结果部位外移。因此,修剪宜 采用疏缩结合的方式,打开光路,引光入膛,培养内膛枝,防止内部枝条枯死和结果部 位外移,注意结果枝组的培养和更新,延长结果年限。 老枣树的更新修剪。随着树龄的增大,骨干枝逐渐枯萎,树冠变小,生长明显变弱, 枣头生长量小,枣吊短,结果能力显著下降。对这种老树需进行更新修剪,复壮树势。 更新程度要按有效枣股(即活枣股)的数量多少而定。当枣树上有效枣股在300个~500 个时应进行重更新, 就是在骨干枝上选向外生长的壮股处,锯掉骨干枝总长度1/2~2 /3,停止开甲,养树2年~3年;当有效枣股在500个~1000个时可采取中更新,锯掉骨 干枝总长度的1/4~1/3,停止开甲,养树1年~2年;有效枣股在1000个~1500个时, 可进行轻更新,锯掉骨干枝总长度的1/7~1/5,照常开甲。(闫坤) 柿子幼树期 幼树生长旺,顶端生长势强,有明显的层性,分枝角度小。修剪的主要任务是培养 好骨架,整好树形,选留好主侧枝,调整角度,平衡树势。 对中心干延长枝可适当短截。调整搭配好各类枝条的生长势及主从关系,要及时摘 心,轻剪或不剪,增加枝条级次。促进分枝扩冠,促生结果母枝,与夏剪结合,培养枝 组,为早结果结好果打下基础。 定干高度一般在1米~1.5米。 要适时定干,在主干上留5个~6个饱满芽,剪口芽 留在迎风口,防止被风吹断,注意选好方向和角度,保持枝间的均衡,要少疏多截,增 加枝量。 枝条的处理要根据品种的特性进行。如发枝力弱,枝条稀疏的品种,为了增加枝量, 应以短截为主,尽量不疏枝。对发芽多的品种要疏剪。对细弱枝要及时回缩更新,使养 分集中,让枝条由弱转壮,并培养成紧凑性的结果枝组。在修剪过程中要依据整形为主、 结果为辅的原则,树冠形式可灵活掌握,但要树体结构合理,才能完成修剪任务,达到 早结果早丰产的目的。(高寿成) 板栗 一、幼树及初果期树的冬季修剪 幼树及初果期树一般生长旺盛,树冠扩大迅速,新梢生长量大。此期修剪应兼顾整 形和结果两方面。把主枝在饱满芽处短截,使其扩大树冠,疏除细弱枝、多杈枝、重叠 枝,对生长中庸、角度比较开张的枝条缓放,把其培养成结果母枝。对于比较弱的幼树 宜适当短截,多保留健壮枝,以促使其早日形成结果母枝。 二、盛果期树的冬季修剪 板栗进入盛果期,树形已基本形成,产量上升并逐渐稳定,树势缓和。此期主要任 务是调整生长和结果关系,维持树冠,平衡各枝间势力,保证各部位均衡结果,延长盛 果期年限。修剪时根据树冠各部位生长情况,来维持适宜的树冠覆盖率。适当疏除细弱 树枝、过密枝,侧枝局部更新修剪,防止树冠内部郁闭和保证适宜的结果母枝留量,对 结果母枝的修剪以疏除细弱母枝为主,集中养分,保证健壮母枝正常生长。 三、衰老期树的冬季修剪 衰老期树延长枝生长变弱,新梢短,树冠内部开始光秃,只在树冠表面结果,产量 明显降低。此期修剪的主要任务是更新和培养骨干枝,增强树势,刺激隐芽萌发,利用 萌发枝改造形成树冠,更新修剪要及时,发现树势衰弱征兆就要及时处理,本着“去弱 留强”的原则,选留壮枝、壮芽进行更新修剪,通过加强管理使树体恢复一定的产量。 (李华彬) 石榴 冬剪以疏枝、缓放为主,主要疏去主干上的多余萌蘖、树冠中的过密枝、下垂枝、 衰老枝、枯死枝、病虫枝、直立徒长枝,使树冠呈上稀下密、外稀内密、大枝稀、小枝 密的合理布局。平斜枝、中庸枝一般缓放不剪。 石榴树的结果特性一般是在结果母枝上抽生结果枝而开花结果,这些结果枝多为春 季生长的一次枝或初夏生长的二次枝,或停止生长早而发育成的健壮短枝。对于这些枝 不要短截,而对小量的徒长枝和发育枝进行适当短截,以利抽生枝条、扩大树冠。 对于树龄较大的衰老树,要进行更新修剪。具体做法:一是适当缩剪部分衰老的主 侧枝,促下部隐芽、顶芽抽生旺盛枝条并加以培养。二是在适当部位选留2个~3个旺盛 的萌蘖或主干上萌发的徒长枝,将其培养成骨干枝取代衰老枝。必须注意的是,更新修 剪要逐年进行,不可操之过急,若一次回缩过多过重,不但达不到更新的目的,反而会 加重树体的衰老。(范加林) 短枝型苹果 1、 幼树期间修剪,应以促为主。短枝型苹果有成枝力弱,树冠扩大缓慢的特点, 幼树期间,促使多生枝条,加快树冠的形成。 2、 结果期间修剪,对于生长强壮的枝条、饱满的芽,要多加以利用;多疏除一些 花芽,使树体合理负载,以保持健壮中庸的树势;各主枝延长枝延伸生长时,要用壮枝 代头,在中部饱满芽处短截;结果枝组应适当回缩或疏去失去结果能力的枝组;对于临 时性枝条,去弱留强,去平留斜,将直立枝拉斜。 3、 调整上强下弱的生长势。短枝型苹果树极易出现树体上强下弱现象,纠正这种 现象,修剪时一般应该保持下部的主枝开张角度要小于上部主枝的开张角度;如果上部 主枝生长势强时,要用弱枝代头,在弱芽处短截。(

7,佛跳墙是什么怎么做谢谢

佛跳墙是一道菜名,佛跳墙这道菜,相传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年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二种辅料互为融合。其原料有鸡鸭、羊时、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唇、鱼翅、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也有鸽蛋、香菇、笋尖、竹蛏。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后,分层装进坛中。佛跳墙之煨器,多年来一直选用绍兴酒坛,坛中有绍兴名酒与料调合。煨佛跳墙讲究储香保味,料装坛后先用荷叶密封坛口,然后加盖。煨佛跳墙之火种乃严格质纯无烟的炭火,旺火烧沸后用微火煨五六个小时而成。煨成开坛,略略掀开荷叶,便有酒香扑鼻。此菜汤浓色褐,却厚而不腻。食时酒香与各种香气混合,香飘四座,烂而不腐,口味无穷。 关于这道菜的创始,说法颇多。据费孝通先生记,一说,发明此菜者乃一帮要饭的乞丐。这些乞丐拎着破瓦罐,每天四出要饭,把饭铺里各种残羹剩饭全集在一起。据说有一天,有一位饭铺老板出门,偶然闻到街头有一缕奇香飘来,遁香而发现破瓦罐中剩酒与各种剩菜倒在一起,会有不同凡众的异香。这位老板因此而得启悟,回店以各种原料杂烩于一瓮,配之以酒,创造了佛跳墙。 二说,福建风俗,有一个规矩叫“试厨”。按这规矩,新婚媳妇第一天上门,第二天回门,第三天须到夫家在大庭广众面前试厨。这是对新媳妇治家本领的测试,它关系媳妇今后在公婆眼中的地位。相传有一个从小娇惯的女子,不会做菜。出嫁前因此而为即将到来的试厨而发愁。母亲为女儿之应试,想尽了办法,把家藏之山珍海味都翻找出来,一一配制后用荷叶装成小包,反复叮嘱女儿各种原料的烹制方法。谁知这位新娘到了试厨前一天,慌乱中全然忘记各种烹任方法。她到了临晚才到厨房,把母亲包好的各种原料一包包解开,堆了一桌无从下手,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又听公婆要进厨房。新媳妇怕公婆挑剔,见桌边有个酒坛,匆忙就将所带的原料都装入坛内,顺手用包原料的荷叶包住了坛口,又把这酒坛放在了快灭火的灶上。想想明天要试厨,新媳妇生怕自己无法应付,就悄悄溜回了娘家。第二天,宾客都到了,却不见了新媳妇。公婆进厨房,发现灶上有个酒坛,还是热的。刚把盖掀开,就浓香四溢,宾客们闻到香味就齐声叫好,这就成了佛跳墙。 这两说都乃民间传说,姑妄听之。 另一说来自笔记所记,相比较可能可靠一些。按笔记所记,此菜创于光绪丙子年。当时福州官钱局一位官员,设家宴请当时的布政使周莲。这位官员的内眷是位烹任高手,她以鸡鸭、猪肉同入绍兴酒坛内偎制,上桌后香气萦绕。周莲当时在榕城以能诗善饮而为著名,品尝后赞不绝口,命家厨郑春发仿制。郑春发十三岁学艺,曾到京、杭、苏、粤等地从厨深造,也是一把烹任好手。郑春发求教于官员内眷,回来改造原料,多用海鲜少用肉,起名此菜为“坛烧八宝”。光绪丁丑年,郑春发集股开设三友斋菜馆,后又独资,更名为聚春园。聚春园以承办当时福州四司道的官场饮宴为主,这四司道是:布政司、按察司、粮道、盐道。“坛烧八宝”这道菜是聚春园的第一菜。郑春发在聚春园,不断改进此菜的原料配料,最后,针对有食家提出此菜过于厚重荤腻,郑春发以此菜配以酱核桃仁、糖醋萝卜丝、麦花鲍鱼脯、酒醉香螺片、贝汁就鱼汤、香糟醉肥鸡、火腿拌菜心、冬菇炒豆苗八碟小菜,外加两碟小点和甜食冰糖燕菜、应时鲜果搭配,使席间有荤有素,有酸有甜,错落有致。 据聚春园人称,这道佛跳墙前后共改换过三个菜名。刚开始叫“坛烧八宝”,后来叫“福寿全”,再后来才叫“佛跳墙”。 从“坛烧八宝”到“福寿全”,是郑春发为应付官场之需要。“福寿全”这样的名称比较适合于官场。至于从“福寿全”改为“佛跳墙”,也有两种说法。 一说,此菜在聚春园成为佳品后,经常有文人墨客闻名而来。这些文人品评后,赞叹不已,免不了要以诗助兴。一天有一帮秀才宴饮之余,轮流赋诗。其中一位赋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意思是此菜香味太诱人,连佛都会启动凡心。另一说,则此菜启坛后浓香四溢,刚巧隔墙有寺,香气使隔墙和尚垂涎欲滴,于是不顾一切清规戒律,越墙而入,请求入席。此两种说法,后一种当然相比要拙劣很多。 福州口音,“福寿全”与“佛跳墙”,其实发音非常相近。 佛跳墙系冬令佳品。据说有明目养颜、活血舒气、滋阴补阳之效。 其实,此菜也就是集山珍海味于一坛的一道杂烩。《清稗类钞》记,“闽粤人之食品多海味,餐时必佐以汤。”“肩担熟食而市者,人每购而佐餐,为各地所恒有。至随意啖嚼之品,惟点心、粮食、水果耳。闽中则异是,鸡鸭海鲜,烹而陈列担上,并备酱醋等调料,且有匕箸小凳,供人坐啖,沿街唱卖。”这肩担者,也是杂烩,也用酒而调制,不过原料没那么讲究,未能密封于精致的绍兴酒坛中,以致香气不断地流失罢了。 佛跳墙”的做法 原料: 水发鱼翅500克,水发鱼唇、水发刺参、水发猪蹄筋各250克,鱼肚100克,净肥母鸡1只( 重1250克左右),金钱鲍6只,猪蹄、羊肘各1000克,猪肚1只(重约500克),净肥鸭1只 (重约1250克),净火腿腱肉150克,鸽蛋12个,净冬笋块500克,花冬菇200克,水发干 贝100克,白萝卜1500克,上等酱油135克,冰糖75克,葱125克,姜片75克,八角1粒,桂 皮少许,绍酒600克,味精15克,上汤750克,鸡汤1500克,熟猪油、猪肥膘肉各适量,鲜 荷叶两张。 作法: 1、鱼翅洗净去沙,剔整排在竹算上,放进沸水锅中,加葱30克、姜片15克、酒150克,煮 10分钟去腥味,拣去葱、姜,滗去汁,将鱼翅连竹算拿出放在汤碗里,上放猪肥膘肉,加 酒100克,上笼蒸2小时取出,拣去肥膘肉,滗去汁。鱼唇切成7厘米长、4.5厘米宽的块 放进沸水锅中,加葱段30克、绍酒150克、姜片15克,煮10分钟去掉腥味,拣去姜、葱, 滗去汁。 2、金钱鲍放进笼屉,旺火蒸烂,取出洗净,每个片成两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在小碗里 ,加上汤250克、酒15克,上笼蒸30分钟取出,滗去汁。鸽蛋洗净盛在碗里,加清水100克 。上笼蒸30分钟,取出放入清水中浸20分钟,捞出剥去蛋壳,用酱油少许染色。 3、鸡、鸭去头、颈、脚和内脏(鸭肫留用),猪蹄剔去蹄壳、拔净毛,洗净。羊肘刮洗 干净,以上四料各切12块。鸭肫切开去肫膜,洗净与鸡、鸭、猪蹄、羊肘一起放人沸水锅 中氽一下,去掉血水,清水洗净沥干。猪肚洗净,用沸水焯两次,去掉浊味,切成12块, 放入烧沸的250克上汤中,加绍酒12克,氽一下捞起,汤汁不用。 4、海参洗净,每只切成两爿。猪蹄筋洗净,切成7厘米长的段。花冬菇(冬未春初所产的 香菇,面上有花纹),用水发开,洗净。火腿肉放在碗里,加清水150克,上笼用旺火蒸3 0分钟取出,滗去汁,连皮切成1厘米厚的片。冬笋放入沸水锅中氽熟捞起,每只直切成4 块,用刀轻轻拍扁,白萝卜去皮,修削成直径约2.8厘米的圆球,每个重50克。炒锅上旺 火,下熟猪油适量烧至七成热,将上过色的鸽蛋下锅炸两分钟捞起,再将笋和萝卜球下锅 炸两分钟,滗去油,锅放回旺火灶上,下入鸽蛋,倒入上汤250克,放味精5克、酱油50克 ,煨熟捞起装碗。 5、炒锅上旺火,下熟猪油烧至八成热,将鱼肚下锅炸至能折断时捞起,滗去油。将鱼肚 放入清水中浸透后取出,切成4.5厘米长、0.8厘米宽的块。炒锅放旺火上,下熟猪油50 克,烧至七成热,放入葱段35克、姜片45克,煸出香味,放入鸡、鸭、羊肘、猪蹄、鸡肫 、猪肚等炒和,加入酱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绍酒150克、鸡汤、八角、桂皮炒匀, 加盖煮20分钟,捞去葱姜,装在小盆里,汤汁待用。 6、取用中型绍酒坛一个洗净,倒入清水500克,放在烧木炭的炉子上,用微火烧至坛内水 热后,倒掉坛中热水,取一小竹箅放入垫底,先将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猪肚、鸡 肫等放入,然后把鱼翅、火腿、千贝、鲍鱼用净纱布包成长方形,放在鸡、鸭等肉块上面 ,纱布包上摆花冬菇、冬笋、白萝卜球,最后倒入汤汁,用荷叶盖在坛口上封严,再盖上 一只小碗,将装入原料的酒坛放在木炭炉上,用小火煨2小时后启盖,速将刺参、蹄筋、 鱼唇、鱼肚放入坛内,封好坛口,再煨1小时取出。上菜时,将坛中精料倒入菜盆里,将 炸过的鸽蛋摆在上面即成。上席时可跟蓑衣萝卜、油辣芥、熟火腿片拌豆芽、冬菇炒豆苗 各一碟,还有银丝卷和芝麻饼共食(这是福州传统吃法。用料多宜制大型的“佛跳墙”, 制作中小型的,用料可相应减少)。 特点: 食物多样,软糯脆嫩,荤香浓郁,汤浓鲜美,味中有味,回味无穷,营养丰富,并 能明目养颜、活血舒筋、滋阴补身、增进食欲。
"佛跳墙"是闽菜中首屈一指的名牌佳肴。因用料讲究,制法独特,滋味香浓而驰名中外。此菜脍炙人口,还与它的神奇传说不无关系。 那还是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据说一位不知来历的高僧,光临福建传经布法,与他的寺院相毗邻的一家菜馆,时常有一种菜肴飘出异样的香味,令他蠢动凡尘之念。终于有一日,他按捺不住,跳过墙去,一饱口福,以至破了戒规。传说不见经传,却在民间流传,这更充分说明了佛跳墙这道菜经久不衰的魅力。 "佛跳墙"可以考证的历史,距今也有200多年了。清道光年间,福州市聚春园菜馆郑春发曾以烹制此菜蜚声遐迩。郑春发原在清代布政司周莲府中当衙厨。 有一天,周莲应邀赴当地最大的钱庄老板的家宴。钱庄老板娘素有一手绝妙的烹调技艺。那一天为了显显身手,趁机巴结一下周莲,便亮出效法古人用酒坛煨菜的拿手菜。此菜上席后打开坛盖,立即香气四溢,令人垂涎吞液,直吃得坛底朝天,周莲仍不忍放下筷子。 回府之后,他对郑春发绘形绘色地描述此菜的形态和滋味。心有灵犀的郑春发,根据周莲所讲的用料、烹制方法和成品菜肴的色香味形诸般特点,反复试制,反复调整,终于觉得达到了理想的境界,便为周莲献上这道精心烹制的佳肴。周莲不吃则已,一吃拍桌叫绝,夸奖郑春发心灵手巧,不负栽培。郑并不满足依样画葫芦,以后又不断琢磨,主料不拘一格,辅料增添适当的山珍海味,加工方法因料制宜,经多道工序,最后用绍兴酒细细煨制,效果大大超过钱庄老板娘。 入世沧桑,周莲后来破落后,郑春发也离开布政司。为了生活,自己开设了聚春园菜馆,将多年研制的坛煨菜肴作为招牌菜拿出经营,不久便声名大振。 忽一日,有几位秀才慕名而来,专程品尝那道哄传一时的名菜。当店小二捧出一个陈酒坛子,请客启盖享用时,秀才不但不理睬,反而对那陈旧坛子嘲笑一翻。殷勤的店小二上去打开坛盖,那闷足了的香气扑鼻而来,轻狂的秀才们顿时放下了架子,伸着脑袋,吸溜鼻子,流了口水,连称奇哉美哉。有一位脱口说道:"即使佛祖闻菜之香,亦必跳墙破戒偷尝"。另一位动问菜名,店小二答道是"坛子煨菜",秀才连连摆手摇头:太直太俗,不雅不妥,于是即兴唱道:"坛启菜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众人齐声称妙,此菜以"佛跳墙"命名最耐灵味。从此,"坛子煨菜"便得"佛跳墙"的雅称。 2、“佛跳墙”的做法 原 料: 鱼翅、鱼唇、鱼肚、鲍鱼、刺参、干贝、鸡、鸭、羊肘、 火腿肉、猪蹄筋、花冬菇、冬笋等各适量。 调 料: 桂皮、冰糖、绍酒、酱油各适量。 制 法: ①将众原料分别调制妥后分层次摆入绍兴酒坛中加调料以 荷叶封口。 ②坛置木炭旺火上烧沸,再以文火慢煨,原坛上席,启盖, 加过油鸽蛋以小坛分食。 特点: 食物多样,软糯脆嫩,荤香浓郁,汤浓鲜美,味中有味,回味无穷,营养丰富,并 能明目养颜、活血舒筋、滋阴补身、增进食欲。

文章TAG:冬修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什么  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