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后记录什么不同,心肺复苏地上和床上有区别么
来源:整理 编辑:汇众招标 2023-04-02 07:54:04
本文目录一览
1,心肺复苏地上和床上有区别么
有,由于床铺的表面通常都是柔软有弹性的,因此再实施胸外按压时床面会削弱很大一部分按压力量,从而导致按压效果减弱甚至无效。而在地面上实施心肺复苏时由于坚硬的地面可以给予良好的支撑,所有没有这样的顾虑。一般意义上我们认为这两者的涵义并没有差别。如果要细究,心肺复苏术一般指是是包括了胸外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在内的徒手心肺复苏技术,而心肺复苏则指的是更广义上的所有用于挽救心跳呼吸骤停技术的总称。
2,心肺复苏的ABCDEFI各指什么
意见建议: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中的abc分别指的是开放气道(airway,气道),人工呼吸(breathing,呼吸),人工循环或称胸外按压(circulation,循环)三大步骤。但是有必要指出,在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发布后,被沿用了很久的abc流程发生了改变,变成了cab,即先胸外按压,再开放气道,最后再人工呼吸。
有任何疑问请补充……
3,心肺复苏过程的心率可否记录为按压
恐怕不行…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心率是是用来记录心肺复苏过程中自主心率恢复时的心率参数的,按压产生的数值并不能作为心率计数。最好是在4,5分钟内抢救患者过了时间即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了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方法:呼喊此人2判断患者有无大动脉搏动3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方法:看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出气声4无意识无动脉无呼吸开始实施抢救1开放气道患者平卧松解衣扣和腰带取出口中异物假牙等然后压额举颌捏鼻吹一口气松鼻让患者呼吸同样动作在吹一口气然后实施胸外心脏按压2位置在两乳头间(就是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抢救者两臂垂直借用身体重力和两肩力量垂直按压使胸骨下陷4到5厘米儿童3厘米每分钟按压频率100次按压和吹气比例为30:2(老规定是15:2)5个循环检查一次看意识大动脉搏动呼吸是否恢复如没有继续
4,心肺复苏后苏醒前兆哪些人不能做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一种是用于挽救心跳呼吸停止患者生命的重要急救技术,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包括了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两大技术,其主要作用为依靠正压通气和按压的方式达到人工呼吸和循环支持的目的。一般来说对于心跳呼吸停止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的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真正能恢复自主循环的很少,所以通常建议不要随意终止复苏直到急救人员接手,除非患者有自主运动出现(有不少材料提到每五个循环检查一次生命体征,但实际上这意义并不太大,反而检查会导致按压终止影响复苏)。而对于哪些人不应该做心肺复苏,只有一句话:没有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就不应该做心肺复苏。所以,正确掌握心肺复苏的适应症是最重要的一点,对一般人,遇到有人无意识倒地,没有呼吸(必须要判断呼吸)一般就可以认为是需要进行心肺复苏,不要贸然施救。建议您向我院偏瘫康复科专家咨询,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建议。北京博爱医院-康复医学科-刘根林主任医师
5,心肺复苏abc三个步骤都是什么
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指的是: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心肺复苏的abc三个步骤指的是:第一、开放气道。目的是使气道通畅,清除病人口中的异物和呕吐物,若有松动的假牙应取下。第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首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吹气一秒以上,保证足够的潮气量,使胸廓起伏。第三、胸外按压。频率在100到120次每分,按压的幅度5到6厘米。按压的部位,胸骨的下半部,双乳头连线的中点。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现场心肺复苏应坚持不间断地进行,不可轻易作出停止复苏的决定,如符合下列条件者,现场抢救人员方可考虑终止复苏:患者呼吸和循环已有效恢复;无心搏和自主呼吸,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救援医疗服务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有救援医疗服务人员接手承担复苏或其他人员接替抢救。
6,心肺复苏后的主要护理措施
首先要注意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这些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生命的生命体征平稳.然后再注意?.再然后就是等恢复在这期间要注意褥疮和血栓的形成,一定要多给病人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总之这是一个较长较复杂的综合疾病,也是非常麻烦的疾病.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心肺复苏成功后,还要作进一步的生活支持和延续生命支持,否则还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险。一,维持酸碱平衡二,循环系统的监测三,呼吸系统的监测四,脑缺气的监测五,肾功能的监测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七,防止继发感染首先要注意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这些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生命的生命体征平稳.然后再注意保护大脑、肾、肝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再然后就是等恢复在这期间要注意褥疮和血栓的形成。1.备好各种抢救器械和药品,以备再次心肺复苏。2.继续严密检测心电、血压、呼吸风变化2~3天。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和处理。3.降温:降低体温可降低颅内压和脑代谢。以32℃为宜,不得低于31℃,以免诱发室颤。可用冰帽、冰袋物理降温或加用人工冬眠。对于抽搐和躁动者,适当镇静止痉,防止脑水肿的发展。并加床栏防意外。4.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可应用抗生素。5.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根据病人的尿量、中心静脉压、血压等调节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必要时留置导尿管,防止急性肾衰竭。一,维持酸碱平衡二,循环系统的监测三,呼吸系统的监测四,脑缺气的监测五,肾功能的监测六,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体征七,防止继发感染首先要注意血压、心电图、心率、呼吸这些重要的生命体征变化,以确保生命的生命体征平稳.然后再注意保护大脑、肾、肝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再然后就是等恢复在这期间要注意褥疮和血栓的形成。一定要注意睡眠有足够时间!多喝白开水,多吃清淡食物!多吃水果青菜,保持口腔干净,不抽烟酗酒!食品要多吃一点润心肺的物质,要进补一些山药,大枣,莲子,百合,木耳,梨,胡萝卜,芝麻等!利尿通便,清热解毒!为了确保秋季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去登山,骑自行车,打打太极,跳舞,行走,深呼吸啊都可以,在生活上学会“笑”,多与人交谈提高自身素质,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中医有“常笑宣肺”,不同程度的笑对人体的胸腔,腹腔,肝脏,肠胃,肌肉等有不同程度的按摩和协调作用,对人体消火开胃,生津,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也可以常泡温泉,桑拿等通经活络!
7,心肺脑复苏的名词解释
心肺复苏术简称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就是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就是简称的CPR(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当呼吸终止及心跳停顿时,合并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
认识心脏与了解呼吸作用与血液循环对人体功能的重要性是必要的。心脏分为左右心房及左右心室, 由右心房吸入上下腔静脉自全身运回含二氧化碳之血液经右心室压出由肺动脉送至肺泡经由透析作用换得 含氧之血液再经由肺静脉送入左心房再进入左心室压出经大动脉输送至全身以维持细胞器官组织之生机功 能,其中以心脏与脑细胞对氧需要尤殷。
CPR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CPR的原理:
空气中含百分之八十的氮气,百分之二十之氧气其中包括微量之其他气体而经由人体呼吸再呼出 之空气成分经化验分析氮气仍占约百分之八十,氧气却降低为百分之十六,二氧化碳占了百分之四, 这项分析让我们了解经由正常呼吸所呼出的气体中氧的份量仍足够供应我们正常所需的要求。
利用人工呼吸吹送空气进入肺腔,再配合心外按摩以促使血液从肺部交换氧气再循环到脑部及全 身以维持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之存活。
CPR的重要性:
当人体因呼吸心跳终止时,心脏脑部及器官组织均将因缺乏氧气之供应而渐趋坏死,在临床上我 们可以发现患者的嘴唇、指甲及脸面的肤色由原有呈现的正常色渐趋向深紫色,而眼睛的瞳孔也渐次 的扩大中,当然胸部的起伏及颈动脉的是否跳动更能确定的告知我们生命的讯息。在四分钟内肺中与 血液中原含之氧气尚可维持供应,故在四分钟内迅速急救确实作好 CPR 时将可保住脑细胞之不受损伤 而完全复原,在四到六分钟之间则视情况之不同脑细胞或有损伤之可能,六分钟以上则一定会有不同 程度之损伤,而延迟至十分钟以上则肯定会对脑细胞造成因缺氧而导致之坏死。
CPR的适用时机及步骤
C P R 适用时机:
举凡溺水、心脏病、高血压、车祸、触电、药物中毒、气体中毒、异物堵塞呼吸道等导致之呼吸 终止,心跳停顿在就医前,均可利用心肺复苏术维护脑细胞及器官组织不致坏死。
心肺复苏术
一、心脏复苏术
(一)心前区捶击 在心搏骤停后的1分30秒内,心脏应激性最高,此时拳击心前区,所产生的5-15W.Sr 电能可使心肌兴奋并产生电综合波,促使心脏复跳。
1.方法 右手松握空心拳,小鱼际肌侧朝向病人胸壁,以距胸壁20-30cm高度,垂直向下捶击心前区,即胸骨下段。捶击1-2次,每次1-2秒,力量中等,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变化,应立即改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2.注意事项
(1)捶击不宜反复进行,捶击次数最多不宜超过两下。
(2)捶击时用力不宜过猛。小儿禁用,以防肋骨骨折。
一)手法打开气道
1.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
2.仰面举颏法 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
3.托下颌法 术者位于病人头侧,两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
1.病人体位 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上,头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以保证脑血流量。如有可能应抬高下肢,以增加回心血量。
2.术者体位 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为保证按压力垂直作用于病人胸骨,术者应根据抢救现场的具体情况,采用站立地面或脚凳上,或采用跪式等体位。
3.按压部位 在胸骨下1/3段。确定部位用以下方法:术者用靠近病人足侧一手的食指和中指,确定近侧肋骨下缘,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中指紧靠胸骨切迹(不包括剑突)处,食指紧靠中指。将另一手的掌根(长轴与病人胸骨长轴一致)紧靠前一手的食指置于胸骨上。然后将前一手置于该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手指并拢、分开或互握均可,但不得接触胸壁。
4.按压方法
(1)成人 术者双肘伸直,借身体和上臂的力量,向脊柱方向按压,使胸廓下陷3.5~5cm,尔后迅即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使心脏舒张,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的时间大致相等,放松时掌根部不得离开按压部位,以防位置移动,但放松应充分,以利血液回流。按压频率80-100次/分。
三)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1、检查患者清醒程度:无反应,呼叫救援;有反应,迅速检查伤势及呼救
2、畅通气道,检查呼吸:无呼吸,打开气道;有呼吸,维持气道通畅及呼救;气道不通畅,清除异物;气道通畅,检查颈动脉
3、检查颈动脉:有搏动,施行人工呼吸;无搏动,施行心肺复苏术
(四)心肺复苏术施行有效:
1、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
(五)终止心肺复苏术的条件:
1、已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
2、有医务人到场;
3、操作者已筋疲力尽而无法再施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持续一小时之后,患(伤)者瞳孔散大固定,心电活动、呼吸不恢复,表示脑及心脏死亡。
(六)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让病人平躺,打开气门,即用手提起病人下颚,向上,在做人工呼吸
文章TAG:
心肺复苏后记录什么不同心肺复苏 复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