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砼的含义

发音为 tong 二声,意为混凝土的意思,拆开看就可以认为是人工石,符合混凝土的特点

砼的含义

2,型号hsz120搅拌站z是什么意思

顺序错了,应该是HZS120搅拌站。Z是代表站的意思。如果是HLS,就是搅拌楼。S代表是双卧轴搅拌机
任务占坑

型号hsz120搅拌站z是什么意思

3,砼的标号及含义是什么

w8:指水工砼的抗渗能力达到8mpa下不渗水。f150:指水工砼的抗冻融能力达到150次冻融循环。hfc40:指砼的抗压强度为40mpa
C后面是强度30就代表30MPa,W代表抗渗4表示能承受0.4MPa的水压力,F代表抗冻融,150说明能承受150次冻融循环,建筑上抗渗用P表示,你说的是水利的用W表示。

砼的标号及含义是什么

4,砼是什么字意思是什么

tong二声 跟同学的同读音相同。砼,是人工石即混凝土。
tong二声水泥浇注的意思吧
砼,是人工石即混凝土。 砼字是现代人造的建筑专业用字
砼(tong),第二声,是混凝土的意思,建筑行业专用字
部首:GOBI,笔顺编号:EDC5笔画数,U,GBK:石:783C:10砼tóng〈名〉混凝土 [concrete]郑码
砼 tóng 混凝土。

5,砼是什么意思

这个字是“混凝土”的同义词,“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
砼 tóng 混凝土。 “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的,特别是搞基本建设的同仁们,大概都认识这个字。但“砼”是谁创造的?什么时候被批准全国通用的?——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迄今正好5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既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和“wto”接轨!真是巧合。
拼音:tóng基本字义 1. 混凝土。
混凝土的简称,(tóng)人工石嘛,人造的石头: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
砼表示混凝土的意思,石人工就是人工创造的石头,符合混凝土的意思。
混凝土

6,砼 这个字的意思是

混凝土
是指混凝土,六十年代一个建筑学家创造的一个新字,由人、工、石三个字组成,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很精确
砼 [tóng]tóng,混凝土的同义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
砼 拼音:tóng 这个就是混凝土的意思。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
tóng,代表“混凝土”,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对“混凝土”的简写示意。“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构形会意为“人工合成的石头,混凝土坚硬如石”。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砼 tóng,混凝土的同意词。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经常把"混凝土"三个字简写为"砼"。

7,砼字什么意思

砼 是混凝土的意思 与“同”是一个音至于金字旁,是在工作中顺手写成的习惯,意思为钢筋混凝土,里面有钢筋的意思,区别没有钢筋的混凝土(素混凝土)。金字旁的好象没有这个字,是大家工作中自己发明的。要想说明是钢筋混凝土,就多打几个字,写成“钢筋砼”就OK了。
砼 是混凝土的意思 与“同”是一个音 至于金字旁,是在工作中顺手写成的习惯,意思为钢筋混凝土。 金字旁的好象没有这个字,是大家工作中自己发明的,因为经常用这两个词语,写起来又很麻烦。 要想说明是钢筋混凝土,就多打几个字,写成“钢筋混凝土”就OK了
金字旁的砼是“钢筋混凝土”的意思,不规范字,不要用。
我们还用“予”、“人”和“石”三个字组成的,表示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是用“钅”、“人”和“石”组成的,不是直接将石字换成钅哦。前面几位大侠说的都没错,最好用正规的,不过砼已经普遍了,字典上也有了。
tóng 混凝土。 “砼”是“混凝土”的同义词。大家都知道的,特别是搞基本建设的同仁们,大概都认识这个字。但“砼”是谁创造的?什么时候被批准全国通用的?——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砼”一字的创造者是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教授。创造时间是1953年!迄今正好50年。当时教学科技落后,没有录音机,也没有复印机……学生上课听讲全靠记笔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词,但笔划太多,写起来费力又费时!于是思维敏捷的蔡方荫就大胆用“人工石”三字代替“混凝土”。因为“混凝土”三字共有三十笔,而“人工石”三字才十笔,可省下二十笔,大大加快了笔记速度!后来“人工石”合成了“砼”!并在大学生中得到推广,一传十,十传百…… 1955年7月,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审定颁布的《结构工程名词》一书中,明确推荐“砼”与“混凝土”一词并用。从此,“砼”被广泛采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1985年6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 另外,“砼”的读音tong(同),正好与法文“be-ton”;德国“be-ton”,俄文“be-toh”混凝土一词的发音基本相同!这样,在建设领域中,既有利于国际学术交流,也有利于和“wto”接轨!真是巧合。
砼:混凝土,读tong第二声。钅仝:钢筋混凝土,是专业习惯用字(词汇表中没有这个字)。

文章TAG:砼z代表什么意思代表  什么  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