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东北易帜有什么意义

标志着国民政府基本上同统一了全国

东北易帜有什么意义

2,皇太极基本完成东北统一标志是

拿下 锦州宁远 一代
好像爱过你是可以的,大师不太颗粒感的

皇太极基本完成东北统一标志是

3,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什么

1279年宋朝厓山兵败,皇帝投海而死,标志着宋朝最后的流亡政府覆灭,也标志元朝统一全国。崖山海战 ,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 等,是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新会南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这场战役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 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部分人评价这场战役,认为其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国(中华)”这一说法。

元朝统一全国的标志是什么

4,看地图时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简称是什么

指向标。地图上一种定向的工具,指向标尖的一头指向的地方一般是北方。一般情况下,地图都是采用北方定向,即使得图幅的中央经线与南北图廓垂直;但是有时制图区域的形状比较特殊(例如中国甘肃省),采用北方定向不利于充分利用标准纸张,此时可以考虑采用斜方位定向。在斜方位定向情况下,若地图上没有表示经纬网,则必须绘出箭形指向标志。北为N,南为S,东为E,西为W。扩展资料1、地图的方向全世界的地方的方向都是统一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但是,古代世界各地的地图是不一样的。2、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图例,指向标。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他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指向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简称 天地无极乾坤剑法
上面是北,下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简称是:N-S-W-E

5,东汉末年曹操意图统一全国是什么战争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搜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战胜,阻止了曹操南下统一天下的武装征讨。曹操大伤元气,回北方屯田练兵。并进一步巩固势力范围,消灭了马腾、张鲁等割据势力,使北方逐步强大起来。刘备则趁机经略西川;孙权则收复南粤。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望采纳 谢谢
没打过街机三国战记嘛 开场CG就说了 赤壁战火粉碎了曹操霸业 魏蜀吴三国争霸从此拉开序幕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肯定对的,我们历史课上上过
赤壁之战中的大败阻碍了曹操意图统一全国的信心。随后的孙刘之间的小战争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曹操的官渡之战是他基本统一北方的标志,为了统一全国,他带兵南下,便于孙权对峙欲赤壁,如果当时曹操在赤壁之战时战胜了孙权,可以说曹操就可以统一全国了,可惜他未能横扫孙刘的联军而败北,至此历史的脚印便于当年隆中里诸葛亮三分天下的构想吻合了希望采纳

6,有什么史实证明两宋之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从东晋开始,经济文化重心就开始南移了。几百万的北方人逃到南方,带来了北方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到隋朝统一天下时,扬州已经取代长安洛阳等北方城市成为最富的城市。隋炀帝开辟了大运河,开始从南方往北方运粮食布匹食盐等,这一直持续到清朝。唐朝时的长安,北宋时的汴梁也一度繁荣,但是整体上南方已经占优了。而到了南宋之后,中国最富裕的地方一直是江南地区,扬州、苏州、南京、松江(现上海)、杭州等城市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明朝时,苏州一府赋税就占全国十分之一。清朝,两江(江苏上海安徽江西)地区的税收的占全国田赋3/10和税收7/10!已经占了绝对的优势。
关于中国古代北方经济重心逐渐向南移动,这是中国史学界的共识,但是,对于北方经济重心什么时候开始向南方转移,什么时候完成了向南方的转移,则众说纷纭,意见不一。民生教授在本书中对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各种学说,都作了简要的介绍。如以张家驹为代表的“两宋经济重心南移说”,以傅筑夫为代表的“东汉说”,以王仲荦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说”,以周殿杰为代表的“隋代说”,以李剑农为代表的“唐代说”,以李伯重为代表的“中唐或安史之说”。对于中国古代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时间,本书也简要地介绍了各种不同说法。计有以李旭为代表的“魏晋南北朝说”,以全汉升为代表的“隋代说”,以冀朝鼎为代表的“隋唐说”,以林志华为代表的“唐代说”,以范文澜为代表的“唐代后期说”,以胡如雷为代表的“五代说”,以吴琦为代表的“北宋说”,以胡道修为代表的“北宋晚期说”,以张家驹为代表的“南宋说”。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看了令人眼花缭乱,莫衷一是。所以作者在介绍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各种学说之后,不无感慨地说:“像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一样,或者说正因为其过程复杂,学术界关于完成这一过程的时间判断居然有跨度1000多年的不同说法。”当然民生教授不单是对繁多的不同学说发出感叹,他在书中对各派不同学说都进行了分析和辩驳,并提出了自己的全面、系统的见解。关于民生教授对北方经济重心演变及南移的观点,在本书第十章最后一段话交待得最为清楚,现转引如下: 我国经济重心地区,长期保持在黄河中下游一线,变化是魏晋以前曾发生过东西移动。西周时期移动到西部的关中地区,春秋时期又移至东部。战国时期,以中原地区为主的北方东部地区完成了开发,正式奠定了经济重心地位。战国末至西汉前期,关中地区再次成为经济重心。西汉中期以后至唐代前期,尽管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有波动,经济重心地位至隋代、唐代前期在华北平原得到充分发挥和巩固。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经济重心地位受到挑战,开始南移,经300多年相峙和反复,直到北宋末年终于完成了南移的历史进程,以宋室南渡为标志,我国的经济重心移至东南地区。即由黄河中下游地区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现今以上海、杭州、南京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发展龙头,就是历史的延续。这种兴衰更替变化,是北方经济关键性的转折,也是我国经济地理格局最大一次划时代的转折。从金朝至明前期,丧失了经济重心的北方社会经济仍在顽强地发展,并没有衰落。北方经济的第二个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明中后期,由原来的发展速度慢于南方而变为衰退。清代前期扭转了这一趋势,但到了清代后期再一次衰退。北方经济的发展变化历程,如同一轮红日,经历了灿烂的朝霞、辉煌的正午、悲壮的黄昏和气息奄奄的沉沦。

7,身份证编码是什么意思

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地址码: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县级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GB/T2260的规定执行。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GB/T7408的规定执行,年、月、日代码之间不用分隔符。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校验码:根据前面十七位数字码,按照ISO 7064:1983.MOD 11-2校验码计算出来的检验码。简单来说,身份证编码的前1、2位数字是所在省份的代码; 第3、4位数字是所在城市的代码; 第5、6位数字是所在区县的代码; 第7~14位数字是出生年、月、日; 第15、16位数字是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 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校检码可以是0~9的数字,有时也用x表示(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 一般是随计算机的随机产生。扩展资料关于X的误会:中国的居民身份证在升位后,一些人的尾号变成了X,这部分人在工作生活中,例如去银行存取钱、去汽车公司租赁汽车或者报名参加考试等等过程中,往往不被检验者理解,认为是假身份证,这样的误会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不便。公安局的同志希望领到X身份证的同志正确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查验身份证的机关和单位更应该清楚这一点。X的意思其实是10,只不过用罗马数字代替了而已,如果不用罗马数字代替的话,那么身份证号将会变成19位数了。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
1、12两位是省一级的数字代码,但是这是根据以前六大行政区的划分来的,第一位数是大行政区的代码,第二位就是省级行政单位在该地区的代码,如:华北地区的以“1”开头,比如北京是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 东北地区以“2”开头,如"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华东地区以“3”开头,如"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这正好就是"华东六省一市".中南地区以“4”开头。 2、34两位数是地级市的代码,基本上省会城市代码是01,像温州的就是033、56两位数代表县区一级的代码4、7到14位是代表出身年月日5、15、16位是当地公安局的代码6、17位是性别代码,奇数是男,偶数时女7、18位是校验码
身份证编码是指居民身份证号码,正式的称谓应该是公民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的编码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根据有关规定,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18位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则:1、第1、2位数字表示:所在省份的代码。2、第3、4位数字表示:所在城市的代码,01-20,51-70表示地级市;21-50表示地区(自治州、盟)。3、第5、6位数字表示:所在区县的代码,01-18表示地级市、自治州、地区、盟辖县级市;21-80表示县(旗);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4、第7~14位数字表示: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其中年份用四位数字表示,年、月、日之间不用分隔符。5、第15、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派出所的代码。6、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7、第18位数字是校检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扩展资料1984年4月6日,中国内地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第一代居民身份证采用印刷和照相翻拍技术塑封而成,比较容易被伪造。从1999年10月1日起,全国实行公民身份证号码制度,居民身份证编号由原15位升至18位。中国的居民身份证在升位后,一些人的尾号变成了X,这部分人在工作生活中,例如去银行存取钱、去汽车公司租赁汽车或者报名参加考试等等过程中,往往不被检验者理解,认为是假身份证,这样的误会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不便。X的意思其实是10,只不过用罗马数字代替了而已,如果不用罗马数字代替的话,那么身份证号将会变成19位数了。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内地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而且内置了数字芯片,采用了数字防伪措施,存有个人图像和信息,可以用机器读取。还采用了更大字库,目的在于解决人名地名中的生僻字问题。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居民身份证号码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身份证
意义有两个: 1.身份证号码具有唯一性,这样有利于人口统计及公民的社会信息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 2.身份证的编码规则—— aabbccyyyymmddnnnc aabbcc——所属区域编码 yyyy——出生年份 mmdd——出生月日 nnn——编号 c——校验位 居民身份证的号码是按照国家的标准编制的,由18位组成:前六位为行政区划代码,第七至第十四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x,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ⅹ是罗马数字的10,用x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文章TAG:什么标志基本统一东北什么  标志  基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