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贵州省的舟溪在那里

在贵州省凯里市

{0}

2,1牧童一诗写的时间是周围的环境是牧童已经

1、《牧童》一诗写的时间是(黄昏),周围的环境是(草原),(田野)。牧童已经(归来饱  饭),连(蓑衣)也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月亮)。  原诗:(http://baike.baidu.com/view/113457.htm#sub6545924)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2、《舟过安仁》中写了渔船的两位孩童(张伞使风)的一幕,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孩童的(天真  无邪、童稚可爱)。  原诗:(http://baike.baidu.com/view/826840.htm)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3、《清平乐·村居》写的是一幅乡村画面,画面中有(大儿子)、(二儿子)、(小儿子)、  (翁媪)这几个人物,但主要表现的是屋檐下的那一对(老夫妇),陶醉在(美酒和闲聊的  乐趣中)。  原词:(http://baike.baidu.com/view/383866.htm)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

3,桃花潭在哪个省份

安徽省桃花潭在安徽省。桃花潭,长江支流青弋江上游的一段,历史名胜。位于安徽省泾县以西40公里桃花潭镇翟、万二村之间。桃花潭水深碧绿,清澈晶莹,翠峦倒映,山光水色,尤显旖旎。唐代诗人李白一曲《赠汪伦》使潭显名于世,成为历史名胜。桃花潭在安徽省。桃花潭距泾县县城40公里,青弋江上游,介于翟、万二村之间。其名由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见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源记》所述之武陵源,故名之。又云:兹潭十数里而近桃林缤纷,夹岸无杂树,值芳飞红雨之际,适谪仙李白应其地豪士汪伦之邀来游,睹此情景遂得此名。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千古绝唱,使桃花潭更显名于世。桃花潭位于泾县城西南40公里的桃花潭镇境内,系青弋江流经翟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青弋江,古称“清水”、“冷水”或“泾溪”、“泾水”。唐及北宋时称青弋水。青弋江之名始自南宋。源出石台县和黄山北麓,舒溪、麻溪合流后称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斜贯县境,汇合溪、渣溪、濂溪、夏浒溪、徽水、幕溪、孤峰河、琴溪诸水,流经11个乡镇,于马头村(昔为马头镇)北1公里处出境,经南陵县、宣州市至芜湖入长江。桃花潭镇桃花潭西畔的悬崖峭壁间,至今仍随处可见一种根部紫红、叶色翠绿、油嫩欲滴、芳香扑鼻而又不同于家种的野生韭菜。当地人称之为“仙韭”。相传唐代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慕名来此与汪伦泛游于桃花潭上。此间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薄暮之际,宾主二人舍舟登岸,攀悬崖上小山,把盏同饮,对月咏吟,极尽游兴。李白开怀畅饮,竟然酩酊大醉,俯石呕吐。不久,这里便丛生一种野韭菜。村人为怀念诗仙,便把这种自生野韭称之谓“仙韭”,又曰“太白韭”。至今游人来此,出于好奇,大都去悬崖石隙间采摘几束观赏留念。

{2}

4,芦笙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苗族芦笙节是苗族地区最普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正月初三到十七都有。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凯里国际芦笙节在芦笙盛会里,尤以凯里国际芦笙节最为壮观,它集民族风情之精华,以“百牛争霸”、“千对银角”、“万把芦笙”的缤纷壮观场面,融民族文化、体育、饮食、工艺为一体,成为中外芦笙文化交流的盛会,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大舞台。从1999年8月28日首届国际芦笙节成功举办以来,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侗族芦笙节芦笙节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约在农历9月27日举行,为期一周。相传,芦笙管是诸葛亮教苗族人民做的,所以他们又把芦笙管叫做孔明管。据文献记载,早在唐代西南地区就广泛流行吹芦笙了,芦笙节具有悠久的历史。 节日期间,男子穿对襟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头缠青布巾,腰束大带,手持芦笙、锁呐、铜鼓,涌向会场;姑娘们穿着绣有各色花纹、图案的衣裙,头缠青帕,腰束绣花彩带,佩带银饰,边说边笑跟随而来,人们伴随着芦笙的乐曲翩翩起舞。苗族芦笙节是以芦笙踩堂、赛芦笙为主要活动的节日。芦笙节一般以坡会的名称命名的多(如十三坡、古龙坡)。各地芦笙节的时间不尽相同,从正月初三到十七在融水各地苗寨都有,原因是有的来源于古理古规的吉日,有的来源于庆丰收,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舟溪芦笙节先由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地举行小规模的芦笙会,最后到舟溪举行总会。届时小伙子们在自己的芦笙上插上几根野鸡毛,堂内外几百只芦笙同时吹奏,姑娘们盛装起舞,场面非常壮观。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日开始,十八、十九、二十日进入高潮,尤其是十九、二十这两天,又是芦笙会又是赛马斗牛,特别热闹。 芦笙会时,附近市县方圆几十公里的人都来赴会,一时间人山人海,笙声如潮。 人们围成一个个圆圈跳芦笙,小伙子在圈内捧着长长短短的芦笙边吹边跳,姑娘们踏着笙歌的节奏翩翩起舞。 芦笙节不但是 庆丰年祝福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择偶的节日,到了二十一日,公众的狂欢便一转而成为男女青年“游方”的活动,双双对对的情侣用对歌来传情说爱,缠缠绵绵地给芦笙会留下来年再会的盟约。

文章TAG:哪里  贵州  贵州省  那里  嘎醉河在舟溪哪里  
下一篇